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齣戲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看《鬢邊不是海棠紅》,第一集剛開場,就被劇中民國京劇名伶商細蕊的戲痴所吸引。

做為男性旦角兒藝人,為了揣摩女性手勢姿態的美感,商細蕊專門上青樓找最美的姑娘喝酒聊天。

他眼裡,姑娘毫無美感的手,只能稱為爪。他蘭指微翹,於鬢邊輕輕一抹說,這,才叫美。

商老闆這舉手投足的嫵媚,真是比女人還女人,不愧是北平城裡最叫座的名角兒。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有多少觀眾和我一樣,看著劇中的商細蕊就出了戲,瞬間想到了張雲雷老師表演的柳銀環和竇夫人。

想當初,舞臺上的張雲雷鬢間簪花,手中持扇,把大家閨秀的柔美貴氣演繹到極致,若稱其為相聲舞臺無法超越的高度,一點都不為過。

後來經歷了種種,張雲雷悄悄摘掉了鬢邊花,放下手中扇,僅靠一方素帕,依然演繹出柳銀環端莊素雅的美。


這精彩動人的背後,是張雲雷骨子裡的對錶演的痴迷,是舞臺下默默承受的苦功。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看《鬢邊不是海棠紅》,劇中一會兒喊著二爺二奶奶,一會兒是臺上的名角兒臺下的喝彩。和看張雲雷專場如此太相似的場景,想不出戲都難。

劇中黃曉明扮演的程二爺看完了商細蕊的《長生殿》,被他扮演的楊貴妃深深打動,視其為心靈知己。

演出結束後,二人深夜對飲,商老闆不勝酒力,開始站立不穩,他晃動著身體卻仍然不肯坐下。因為,怕坐皺了這身行頭。

前面還有過一場戲,商細蕊收到新定製的戲服,拿著放大鏡趴在衣服上檢查做工,發現有一根絲線跳線,就要求退貨重做。

這是真真兒的是把戲當魂,把行頭當命的角兒。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這樣的角兒,我們身邊也有一位,張雲雷。

張雲雷視相聲為生死之交,他把演出穿的大褂當做朋友一樣珍惜、尊重。

一件黃大褂穿了七年,依然嶄新如初。講起與大褂有關的故事,他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言辭間的親切和疼惜就像說起家人和密友。

未出名時,他曾赴堂會演出。演出結束後穿過酒店後廚。在狹窄的操作間不小心蹭髒了大褂。回到家,他把大褂掛好,鄭重地給大褂鞠躬致歉,說聲對不起。

原來,藝術造詣高超的角兒,對藝術都有著來自靈魂的“瘋魔”,對行頭有著由衷的尊重。

你尊重它,它才會好好為你出力。大褂,對張老師來說,是有生命的。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商細蕊受了傷堅持上臺,一連串的跟頭也得翻。“座兒”(觀眾)花了錢,就得讓人家的錢花得值。怎麼辦?忍著,提著一口氣,再疼也得把跟頭翻了。

這在梨園行裡不算稀奇,哪個成名成角兒的人,不是一路吃苦捱打過來的?


但在如今的年輕藝人中,能從小吃這個苦的可不多見了。所以,張雲雷的存在,就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

張雲雷九歲學藝,被師父郭德綱送到外面練形體,壓腿下腰,疼啊,十來歲的孩子本能地想抗拒。抗拒也沒用,旁邊好幾個人按住你,再疼也得忍著。

可也是這樣逼迫式的訓練,讓張雲雷練就了過硬的童子功。


不僅舞臺上表演動作舒展漂亮,就是簡單的入場退場,舉止投足,都自帶貴氣,氣度不凡。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說到帶傷上場,張雲雷更是一點都不輸京劇名伶商細蕊。經歷南京事故,短短半年之後,張雲雷就帶著一身鋼板鋼釘重回舞臺。

一場活下來,短則四十分鐘,長則一個多小時。張雲雷曾經因為站立太久活動量太大,鋼釘穿透皮‘肉,血染鞋襪。亦常常因疼痛額頭冒汗,他不動聲色地用紙巾擦掉汗珠,依然從容的演出。

低頭皺眉,抬頭微笑,這是張雲雷留在臺上最動人又最令人心疼的表情。也是一個藝人最美最令人尊重的樣子。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觀眾看商細蕊想到張雲雷,還有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京劇。

《鬢邊不是海棠紅紅》的製片人於正說,拍這部劇,我想讓大家看到是京劇,是國粹!

張雲雷在舞臺上唱京劇《鎖麟囊》,帶動九零後零零後粉絲,進劇場看京劇。


儘管經歷過種種非議,張雲雷依然以光明磊落,捧出一顆熱愛國粹的初心,在傳承非遺的路上從未停歇。

很多觀眾一邊看劇,一邊感慨,真希望看到張雲雷能出演一次民國名伶。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張雲雷說,他最喜歡穿越的年代是民國,因為可以穿大褂。張雲雷穿大褂的形象氣度不凡,被粉絲們誇做: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看過了商細蕊,我覺得,張老師若生在民國,或許會多一位藝壓群芳的張老闆。

張雲雷這份非凡氣度不僅來源於那身大褂,更是他深植於心的傳統文化濡染,從小練就的精湛技藝,以及他弘揚傳統文化的晶瑩初心。

我們一邊欣賞《鬢邊不是海棠紅》後面精彩的故事,同時也共同期待某一天看到張雲雷版的“商細蕊”。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著商細蕊,出戏張雲雷,成角兒的人都如此瘋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