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家”之姜宸英草书扇面,附临书王献之帖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

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今浙江慈溪)人。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擅书法,以摹古为本,融合各家之长,飘逸俊秀,晚年始宗法晋人,为清代帖学的代表人物。著有《西溟全集》、《湛园题跋》。

杨宾 《大瓢偶笔》:西溟少时学米、董书有名,至戊辰后,方用第四指学晋人书,丁丑后方用大指,专工小楷,是时年已七十矣。使其少时即知笔法,力学至老,岂非丰劳功后一人哉?

梁同书《频罗庵论书》:苇间先生每临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不似而似,所以妙也 。

“康熙四家”之姜宸英草书扇面,附临书王献之帖

点击放大看高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书為永嘉老词兄。宸英。

作品书写的是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此作流畅清丽,笔饱墨浓,用笔绵韧,笔画轻重粗细得体,过渡自然,气氛淡雅,格调简远,已属佳作。

可惜每行首字都一般大小,上面就像压着一层,气息失少通透。行笔谨慎,小心计较,所以潇洒气度差点意思。


“康熙四家”之姜宸英草书扇面,附临书王献之帖

点击放大看高清

献之等再拜 不审海监法舍上下动静 比复常忧之 姊告无他事 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

姜宸英

这是抄帖了,用平常的手势运笔参以王献之书体,这是一种创作的模式。


白云隐峰书法传密,以最书法醉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