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科協"典贊2018科普寧夏"五大項目評選結果揭曉

1月25日,由寧夏科協主辦的“典贊·2018科普寧夏”盛典在銀川劇院隆重舉行,盛典公佈 了2018年度“寧夏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寧夏科學場館優秀科普活動”、“寧夏優秀科學傳播自媒體”、“寧夏校園優秀科普活動”、“寧夏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等五大項目評選結果並頒獎,眾多科學界、科普界“大咖”匯聚一堂,帶來一場震撼的科學傳播盛宴。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自治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陳紅纓,副主席張曉玲、副主席李健、副主席吳旭東、自治區相關廳局負責人、評審專家、入圍單位或個人,市縣科協代表等400餘人參加盛典。

《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成全國最大煤制油基地》《寧夏閱海湖隧道管廊工程全線通車》等被評為“2018寧夏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寧夏興農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鵬斌、寧夏醫科大學校長孫濤等獲得2018寧夏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稱號; 《寧夏科技館第三屆青少年科學節》、《寧夏氣象局“小小減災官”西北賽區活動 》等被評為2018寧夏科學場館優秀科普活動;《寧夏科普作家協會》微信公眾號、《寧夏天氣》微信公眾號被評為2018寧夏優秀科學傳播自媒體;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加強科技教育 提高科學素養》、隆德縣第二中學《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被評為2018寧夏校園優秀科普活動。(詳細獲獎名單附後)

寧夏科協

據瞭解,“典贊·2018科普寧夏”評選活動是2018年10月,由寧夏科協組織開展,面向寧夏各市縣(區)科協、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成員單位、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學校、科學場館、企事業機構和有關單位及個人,公開徵集具有影響力及傳播力的科學傳播事件、科學場館優秀科普活動、優秀科學傳播自媒體、校園優秀科普活動、科學傳播人物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共有95個項目進入了網絡集贊環節,網友點贊總數超過了200萬次。

“此類型活動首次在寧夏開展,旨在以“科普中國”為引領,加快寧夏科普信息化建設,打造“科普寧夏”品牌,十大科學傳播事件是根據寧夏科普事件的網絡熱度值等維度初篩,再由初評、終評專家根據事件的社會意義、社會知曉度以及科學性等依據評選而出,在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大科學傳播人物是從全區諸多恪盡職守、孜孜不倦,熱心科學傳播和科學普及的工作者中選擇,旨在創新科學傳播理念,彰顯科學傳播之魅力,擴大科學傳播影響”,寧夏科協科普部趙文象部長表示。

據瞭解,2018年,寧夏科協團結帶領全區廣大科技科普工作者,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向著科技強區的目標努力奮進,依託“科普中國”優質資源,積極實施科普中國•百城千校萬村行動,推動“科普寧夏”成為融合線上線下,覆蓋社區校園農村機關,連接科技人員與社會公眾的樞紐平臺和閃亮品牌,全區註冊“科普中國”APP科普信息員2.6萬餘人,全國排名第6位,傳播文章總數245萬餘篇,全國排名第2位,截止目前,寧夏全區先後建成了科技館和各類專業行業類場館60餘個,自治區級科普教育基地累計達到103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達到16個,全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6.42%,與2015年相比增幅達到54.5%,居於全國前列,提前兩年完成6.3%的目標。

“2019年,寧夏科協將繼續打好“科普寧夏”品牌推廣、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科普信息化發展、科普服務鄉村振興等組合拳,在全社會著力打造支撐全民素質提升的磅礴力量,要以更高水平的協同化形成科普強大的合力,推動跨界融合發展”,寧夏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陳紅纓表示。

“典贊·2018科普寧夏”活動評選結果

一、2018寧夏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1.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成全國最大煤制油基地

2.“創新引領時代 智慧點亮生活”2018年寧夏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成功舉辦

3.四條高鐵“拉手”寧夏闊步進入高鐵時代

4.“科普寧夏全媒體傳播雲平臺”建成運營

5.寧夏賀蘭山東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力推生態文明建設

6.寧夏230場“大眾科學講堂”贏得城鄉群眾追捧

7.寧夏閱海湖隧道管廊工程全線通車

8.2018年寧夏全民科學素質網絡知識競賽和新型農民科技知識競賽走進千家萬戶

9.寧夏節水灌溉技術成功轉移並落地阿曼

10.寧夏科普新媒體微矩陣聯盟初步建成

二、2018寧夏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1.鄧曉明 賀蘭縣科協主席

2.李聚才 寧夏農林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3.劉 浩 寧夏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4.寧夏地質博物館社教部

5.孫 濤 寧夏醫科大學校長

6.王必強 涇源縣香水畜牧獸醫工作站站長

7.楊建軍 寧夏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8.楊鵬斌 寧夏興農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9.張維坤 中寧第五小學校長

10.張守宗 隆德縣中藥材產業辦公室高級農藝師

三、2018寧夏科學場館優秀科普活動

1.寧夏科技館第三屆青少年科學節

2.寧夏氣象局“小小減災官”西北賽區活動

3.吳忠市青少年科技館“給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普教育參觀活動

4.石嘴山科技館第三屆石嘴山市青少年科學節暨“五週年科普惠民系列活動”

5.寧夏地質博物館“流動地質博物館”活動

6.寧夏科技館2018年天文科普系列活動

7.寧夏地質博物館第二屆“寧夏青少年地學科普夏令營”

8.隆德縣第二中學六盤山珍稀植物標本館系列科普活動

9.寧夏昆蟲館“520世界蜜蜂日”大型科普活動

10.寧夏醫科大學生命科學館系列科普活動

四、2018寧夏優秀科學傳播自媒體

6.“寧夏正源青少年眼健康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

五、2018寧夏校園優秀科普活動

1.吳忠高級中學“火箭起航 放飛夢想”第一屆水火箭比賽

2.西夏區第五小學特色航空航天科普系列活動

3.寧夏大學附屬中學第3屆興華國際青少年科技運動會(西部)特別邀請賽

4.固原市第三中學“感受科學 親近科學 實踐科學”校園科技節

5.隆德縣第二中學“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

6.吳忠市馬蓮渠中學“創新引領時代 智慧點亮生活”校園科普活動

7.寧夏醫科大學“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2018年科技活動周系列科普活動

8.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加強科技教育 提高科學素養”校園系列科普活動

9.中衛市第六小學“堅持科學發展 培育科學人才”科普系列活動

10.金鳳區第四回民小學“點燃科學火花 提高科學素養”科普示範系列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