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不能搞反了“讀書”與“考試”的順序——我的讀書日思考

前天,無錫的張原老師給我發來一個《故鄉》教學設計。張老師說,想了解一下我怎麼看這個設計?特意交待“並非完全肯定”。於是,我把該課例讀了兩遍。結合自己對語文教學的粗淺理解,與張老師交流了自己的一些意見。沒想到,我與張老師的看法近乎一致。與張老師的交流,我已有很多收穫,本不想寫下來。但今天到某校聽課,看到了語文課堂教學類似的現象,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談談自己的一些意見。

張老師轉發給我的《故鄉》課例,分四課時教學,分別為梳理小說情節、人物形象分析、小說中自然環境描寫、小說中含義豐富的語句理解。按照設計者的意圖,本課的教學“結合文體特點、考點,目標明確,不玩花招”。的確,從小說常規理論和應試的角度看,這節課的確很紮實。但問題是,用“情節、人物、環境”的小說三要素理論和敘事文中考考點來“套”故鄉的教學,是否真的就貼合《故鄉》文本特點。

語文課,不能搞反了“讀書”與“考試”的順序——我的讀書日思考

以該設計“情節的概括”的教學內容為例,還是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梳理小說“情節”。這個梳理真的就能概括《故鄉》的“情節”嗎?按照現代小說理論,“情節”是具有因果關係的事件。那麼如此“三段式”的梳理,是不能反映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的。而這一梳理,準確點說是作者的“寫作思路”。把“作者思路”當成“小說故事情節”,這反映出設計者對“小說理論”的誤會。前幾年,王榮生教授針對語文教師語文知識落後現象展開研究,提出了語文教師要掌握“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並呼籲語文教師要更新語文知識,儘快與當前語文教學前沿理論接軌,以此保證語文教學的科學性。時至今天,此話題並非是語文教學領域的“明日黃花”,除了亂花眯眼的新名詞層出不窮,那些決定語文教學質量最本質的“知識“依然是教師急需的“營養品”。

概括故事情節,是中考敘事文的一個考點。但是針對小說教學,我們該怎麼指導學生概括故事情節,這是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由此,我們就引發出一個問題,究竟語文教學是圍繞“考點”,還是圍繞文體、文本特點呢?這個問題,我的看法,三者並非矛盾對立,而是統一的。圍繞文體、文本特點教學本身就是“考點”教學。相反,僅僅圍繞“考點”組織教學,極易忽略文本、文體特點,並且教學也很容易陷進教學內容、教學思路“同質化”的惡性循環中。畢竟中考試題的考點設計,有時候也要考慮文本本身的特點。如果所選文本沒有理想的考點,那麼命題人會通過對文本的刪改,從而實現考查考點的目的。這也就是張原老師所說,用圍繞考點進行教學,指導應試可以,但提高閱讀能力很困難。

語文課,不能搞反了“讀書”與“考試”的順序——我的讀書日思考


以《故鄉》教學“概括情節”來說,合理的教學應該是指導學生概括出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比如,因為“中年閏土的一聲老爺”,所以喊掉了“我與閏土童年純真的關係”;因為“中年閏土的一聲老爺”,所以消解了“我頭腦中少年閏土的英雄形象”;因為“我與閏土童年一個月的友誼經過二十多年的冷卻”,所以“我們再次相見就有了地位和時間的隔膜”;因為“我與閏土曾經關係的瓦解”,所以“我思考水生與宏兒未來的關係”。

這樣的概括,愚以為才能真正指導學生讀懂小說“情節”,讀懂小說。畢竟,小說情節是為塑造人物、反映社會現實服務的。其次,這樣的概括不也是訓練敘事文“情節概括”考點嗎?

在教學實踐中,不可否認,有些老師往往把“考點”作為教學準則,把語文教學“矮化”為“應試”。教學只看到“試卷”,看不到文本、文體,看不到學生。教學離“教學參考書”越來越近,離學生的生活生命越來越遠。這樣荒蕪的語文課,我們能看到語文的風景,生活的詩意嗎?於漪老師說,教師要“目中有人”;肖培東老師說,“語文教學要從學情出發,從文本出發。”我們從“考點”出發,語文或許能抵達“分數”,但潤澤生命如何“抵達”呢?分數是語文教學的底線,但語文教學遠不止如此。

語文課,不能搞反了“讀書”與“考試”的順序——我的讀書日思考

汲安慶教授認為,語文閱讀應當有四重境界:守住“體性”;辨識“類性”;開掘“篇性”;彰顯“言語性”。前三重境界分別著眼於語文閱讀教育教什麼、怎麼教。彰顯“言語性”是語文閱讀教學進入第四重境界的重要標識,只有進入這一層,堪稱入了“道”。寫到此,不由得想到“我即語文”的倡導者陳日亮先生的“三以教學”——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傳言。陳日亮先生說,他的語文課,注重學生閱讀感悟,課堂時常默默的。但是這樣的語文課,因為有“心”,教學就有了最本真的精彩。

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主張,語文教學要培養讀書“種子”。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應試”,讀書是為了滋養生命。統編教材編寫人員之一程翔老師在《論專業閱讀》一文中說,“初中階段開始大量閱讀,使學生形成一般性的專業閱讀技能。”今天的語文課,是為了培養明天的專業閱讀者。語文課我們千萬不能搞反了“讀書”與“考試”的順序!

因此,語文教學,抓住文本、文體特點開展最本真的讀寫實踐活動,讀出語言精彩,品出語文味,讓思維與語言齊飛,那就是對“考點”最好的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