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昨天,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佈。數據顯示:2019年人均手機閱讀時長每天超100分鐘;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0.36本。

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略低於2018年的4.67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較2018年的3.32本減少了0.48本。

每年的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佈之後,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是我拖後腿了”;“慚愧,我被平均了”。

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其實,每年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佈後,都會引起一些“血雨腥風”,尤其是過去幾年很多媒體報道:大多數歐美國家的人在高鐵或者航班上會用雜誌來消遣時間,而國人卻是在刷手機。不少網友也表示現在的國人不太喜歡閱讀了,也許這就是中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我們必須承認隨著科技的進步,短視頻、自媒體等方式能夠讓我們更快地瞭解當今世界的信息,手機正在佔據我們的生活。紙質媒體和電子書的閱讀量逐年減少,不少人都在擔憂人們是不是越來越不愛看書了?事實真的像是數據顯示的那樣嗎?

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聽書等新形式成為閱讀的主體

隨著時代的發展,書籍的形式開始有了變化,書籍不再只是紙質的了,他們不單有文字,更有了聲音。隨著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成年國民接觸媒介的主體,有聲閱讀繼續較快增長,聽書成為讀書人的新選擇。

2019年,我國有三成以上(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其中,成年國民的聽書率為30.3%,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了4.3個百分點。0—17週歲未成年人的聽書率為34.7%,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2%)提高了8.5個百分點。

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在這個節奏比較快的時代,很多上班族或者學生們在正常的工作或者學習時間很少有機會能夠進行紙質書籍的閱讀,更多的是在週末進行閱讀。但是對於上班族來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單純的等待到站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既可以滿足自己讀書的需求,又方便的聽書形式便得到國民的認可。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紙質書籍很有可能不再是國民閱讀的主體,單純的統計紙質書籍的閱讀量並不能真實的反應國民的閱讀情況。

但我們卻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隨著抖音、微視等短視頻平臺的不斷髮展,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的熱度不斷提高,大多數國民的生活正在被這些娛樂平臺佔據,而不是閱讀。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撿起我們的書籍們呢?

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小編髮現在疫情期間,不少網友表示因為在家太無聊,網購了很多書來看,並沒有拖後腿。在這個特殊時期,閱讀確實是一種解除乏味的方法,但是我們不應該只在這個假期閱讀,要堅持下去,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種習慣。

閱讀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方式,當我們能夠把閱讀當成一項和吃飯一樣生活必需的動作時,相信成功和機會正在向你招手。在很多校園裡,都會舉辦一些21天養成習慣等諸多的培養習慣的活動,我們在平時培養習慣的時候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但是放棄這個習慣可能只需要一個小時、一天。

所以面對閱讀,我們應該堅持下去,不能只限於突然的心血來潮,買了書讀了幾頁之後,就有迴歸原來的生活了。

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讀好書而不是好讀書

閱讀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我們也要清楚自己需要讀什麼。閱讀更應該是讀好書比如一些經典的書籍可以給人們帶來一些啟迪;而不是好讀書,讀了很多書卻是網絡上的一些無用之書,只在讀的時候有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但當讀完之後,卻沒有留下什麼記憶。

正如央視新聞說的這樣:

要讀歷經滄桑仍被奉為經典的書籍。書太多了,可好書並不多,所以大家要有能夠選擇好書的能力,有些時髦的書籍炒作的成分很大而真正的可閱讀價值太小。


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現在這個時代,網文當道,小編估計很多網友瀏覽過的網文恐怕要比自己看的經典名著還要多。當然之中也有一部分精品,也有的成為了著名的影視作品,但是更多的內容卻很浮躁,還沒有經過時間的篩選。

相反,現在流傳下來的名著以及近些年那些大家們比如劉慈欣的《三體》,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等這些著作會給人們帶來一些關於生活的感悟和想法。楊絳先生說過:”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所以我們只有去讀那些能給你帶來共鳴的好書才能更加體會生活。

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紙質書4.67本,比去年同比降低,你拖後腿了嗎

現在的青年人如果能將每天打遊戲、看直播的部分時間用在讀書上,如果一個月讀一本好書,那麼一年就是12本,或許短期內看不到效果,時間長了肯定會發現與以前的不同。如果去讀一些使用技能或者自己感興趣的書,可能會在畢業或者工作中給自己更多的機會。

閱讀是一種習慣,希望下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佈時,你成為推動閱讀量增多的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