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趁各國應對疫情之際在南海中國調查船附近海域軍演示威


美澳趁各國應對疫情之際在南海中國調查船附近海域軍演示威

據路透社、紐約時報以及星條旗報等多家外國媒體報道,在全球忙於應對新冠疫情危機之時,美國和澳大利亞海軍的四艘軍艦在南海進行了軍事演習,演習雖然沒有實彈射擊但也內容豐富。據澳大利亞國防部在給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所言:“在航路通過演習期間,這些艦船提高了澳大利亞和美國海軍之間的互操作性,演習內容包括海上補給、航空作業,海上機動和通訊演習。”

這也得到了美軍官方的證實。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發言人妮可·史威格曼(Nicole Schwegman)週二表示,美海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USS America amphibious assault ship)和““邦克山號(USS Bunker Hill)”號導彈巡洋艦已經在南中國海部署並在南海作業。“通過我們在南中國海的持續存在,我們正在努力……促進航行和飛越自由,以及支撐印度太平洋安全與繁榮的國際原則。”

美澳趁各國應對疫情之際在南海中國調查船附近海域軍演示威

參加演習的另外兩艘軍艦包括美海軍“巴里(USS Barry)”號導彈驅逐艦和澳大利亞海軍 “帕拉馬塔(HMAS Parramatta)” 號護衛艦。

這場演習除了在南海刷存在感,更是為了向中國的民事船舶示威。所有外媒的報道都強調演習發生的海域也是在中國海洋地質八號科考船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勘探船對峙的海域。中方已經對此予以否認,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調查船是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活動,當時在海上沒有出現所謂“對峙”情況,當前南海形勢總體穩定。

與美澳作為盟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相對應的政治層面,在澳大利亞時間4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4月2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討論了對新冠疫情進行調查事宜,莫里森還與德國、法國領導人進行了通話。這種架勢與之前很多情況類似,美國在國際上採取大動作的時候通常會讓其盟友澳大利亞充當馬前卒。


美澳趁各國應對疫情之際在南海中國調查船附近海域軍演示威

如何認識新冠疫情大背景下的美澳南海軍事演習,談幾點看法:

1. 美澳軍演不是要挑起戰爭,性質上仍然是中美地緣戰略博弈的持續。南海問題本質是中美地緣戰略的博弈。美方認為中國島礁建設改變了南海的地緣戰略平衡,作為美軍印太戰略的實施,美軍在南海的所有軍事行動都是圍繞這一戰略博弈展開,目的是要把中美之間的地緣戰略平衡恢復到島礁建設之前的狀態。近期自媒體聯繫美國全球撤僑從陰謀論角度分析認為美方可能發動戰爭轉嫁責任的推論並無事實依據,美澳在南海的軍演也不屬於這種推想。

2. 美軍恢復南海地緣戰略平衡的舉措多樣,這一博弈包括軍事和政治層面與盟國和夥伴國的互動。這些互動除了美軍自己實施的航行自由行動、海空偵察、軍事測量,還包括拉攏盟國的聯合演習、挑動支持周邊國家開展海上行動和採取國際司法措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美軍近年來將許多此類的行動稱之為“和平穩定行動(security and stability operations)”,這一行動是一種新的軍事行動樣式,還是一種泛泛的稱謂?它僅包括軍事行動,還是也包括政治行動,與法律層面的“航行自由行動”是什麼關係?值得跟蹤研究。

3. 在全球抗疫呼籲合作的大背景下,美澳軍隊在南海秀“肌肉”並對民用船舶示威是不人道的行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此次新冠疫情引發的公共衛生危機稱為二戰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全球危機,隨著疫情向醫療資源和設施不足的非洲、拉美及部分亞洲國家蔓延,控制不好人類恐將面臨最為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古特雷斯專門向全球呼籲各交戰方停火,這種呼籲所倡導的精神也包含了呼籲各方停止敵對的挑釁行動,從人道主義出發把資源放到應對新冠疫情危機挑戰上來。美澳南海軍演仍以戰略競爭為優先考慮,無視聯合國秘書長髮出的這種人道呼籲,應當受到譴責。中美兩國領導人最近一次通話時中方明確提出,希望美方在改善中美關係方面採取實質性行動,雙方共同努力,加強抗疫等領域合作,發展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係。美方的行動也顯然違反了兩國元首的通話精神。

4. 外媒報道一邊倒偏向周邊聲索國立場,“南海仲裁案”影響陰魂不散。在所有外媒的報道當中都只報道中國在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南海聲索國專屬經濟區活動,無視這些海域同時也在中國南海斷續線範圍之內,中國科考船是在中國自己管轄海域開展正常作業。這種一邊倒的報道顯然是美方持續推動仲裁案效力對輿論產生的影響。如何抵消“南海仲裁案”影響,其唯一有效途徑是反覆不斷的踐行自己海洋主張的國家實踐。一是對於外國非法海洋主張不縱容默示,及時發出反對聲音,比如堅決反對美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針對近期周邊國家在國際組織的非法主張表示抗議和反對等等。二是通過各種形式採取行使南海主權和管轄權的行動,宣佈西沙、南沙作為三沙市的兩個管轄區,在南沙島礁進行各種民事活動,海軍例行的戰備巡邏演練等都屬於這類主動行動。只有這種強有力的實踐行動才能抵消那些坐實仲裁案主張或撈取政治好處的非法企圖。

5. 中方應當主動發聲,持續加強南海島礁防禦。美國海軍遠征打擊大隊司令部海軍少將弗雷德·凱徹告訴路透社,他的部隊本週已經與中國海軍在南中國海進行了交往,並在電話採訪中表示:“我們與之進行的所有互動都將繼續保持安全和專業。”對於外國海空力量在本國管轄海域進行的軍事行動進行跟蹤監視是國際慣例。每次中國海空力量在周邊國家和地區活動時對方都會跟蹤監視並公開發布信息,但美澳等外國軍隊在中國管轄海域的活動從來都是美方惡人先告狀,這種輿論上總是被動應對的方式值得研究反思。儘管美方表示與中方艦艇的互動是安全和專業的,但這只是美方的一面之詞。對於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敵對挑釁性軍事行動的外國海空力量,是否安全和專業更應當聽取中方的聲音,因為受到挑釁的是中方。同時,只有中方持續主動發聲,才能讓國內外公眾瞭解美方在南海挑釁和進行軍事化的事實以及對中國南海島礁主權安全構成的威脅,讓國內外受眾更加理解中方必須加強島礁防禦才能應對這種威脅。

6. 中國應聯合愛好和平的國家呼籲在新冠疫情期間減少敵對和挑釁性的軍事行動,

倡導各國軍隊把精力投入到抗擊新冠疫情中去,並在非洲、南亞等醫療設施缺乏的地區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尤其中美歐等海軍力量強大的國家,這個時候軍艦的位置應當是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的國際災難救援合作,而非海上的戰略博弈和衝突對抗。為做好國際合作相關準備工作,中國可以以參與抗擊疫情國際災難救援為背景開展遠海訓練。


美澳趁各國應對疫情之際在南海中國調查船附近海域軍演示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