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俗話說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綽號,三國雖然沒有水滸中的綽號齊全,但是重要人物基本都有其綽號顯名於世。

江東猛虎、孫破虜——孫堅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東吳基業的奠基人,孫策、孫權、孫尚香的父親,縣吏出身卻破黃巾,戰羌亂,滅區星,討董卓、斬華雄、退呂布,威震天下,董卓深為忌憚,甚至想招孫堅為女婿。可以說討伐董卓中只有孫堅和董卓的數次大戰中戰績輝煌,董卓放棄洛陽,孫堅當居首功。後來追隨袁術攻打劉表,中黃祖埋伏,身亡。

曾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孫權稱帝后,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江東小霸王、孫郎、猘兒——孫策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孫權兄長,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破劉繇、收太史慈、滅嚴白虎,平定江東,開創江東基業。

《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有因其身長英俊,有風采,時人號為"孫郎”。曹操曾經感嘆孫策“猘兒,謂難與爭鋒”。

碧眼紫鬚、紫髯將軍——孫權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東吳大帝,東吳開國皇帝。因為其天生異相,碧眼紫鬚,三國演義中關羽曾嘲弄“碧眼小兒”,張遼曾言“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

梟姬——孫尚香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孫權之妹,好舞刀弄劍,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姿,又嫁給了有“梟雄”之稱的劉備,因此有“梟姬”之稱

美周郎——周瑜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東吳四將、吳國四狗——程普、黃蓋、韓當、祖茂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東吳元老,最早跟隨孫堅的四位將領,祖茂正史雖有記載為孫堅化解追兵,但未死,三國演義中為孫堅而被華雄斬殺。

江東雙壁——孫策、周瑜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孫策周瑜早年就相識,有總角之好,互為兄弟,孫策平定江東,周瑜出力甚多。

江東四英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東吳歷代軍事統帥,四大都督。

二張——張紘、張昭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孫策平定江東時親自登門邀請,經周瑜介紹,二人出仕為官。孫策去世託孤有“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之言。

懷橘之陸郎——陸績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官至太守,精於天文、曆法。其父康,曾為廬州太守,與袁術交好。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錦帆賊——甘寧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吳書》: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繡,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錦維舟,去或割棄,以示奢也。

因為經常將錦維舟,離開直接割棄,故號“錦帆賊”。

書生、儒生——陸遜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陸遜早年以博學著稱,當時的吳縣人士中,陸績和顧邵以博覽書傳最為知名,陸遜、張敦、卜靜、吾粲次之。因此軍中多以書生指代陸遜,關羽也因此輕視陸遜,直到夷陵之戰火燒劉備八百里才讓人驚歎。

吳下阿蒙——呂蒙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江表傳》:“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蒙 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 ,過蒙言議,常欲受屈。 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虎、神交——諸葛瑾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三諸葛——(龍)諸葛亮、(虎)諸葛瑾、(狗)諸葛誕。諸葛家族一分為三,各為其主,諸葛瑾號稱狗,(狗在古代不全是罵人的,有忠心、功狗之意)

諸葛瑾和孫權君臣之誼非常好,孫權好發脾氣,只有諸葛瑾能不著痕跡的勸解,有心意相通之感,孫權以諸葛瑾和自己的情感號為“神交”

東吳四友、太子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太子孫登的好友,是東吳二代中的佼佼者

藍田生玉——諸葛恪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諸葛恪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孫權的捉弄其父諸葛瑾,牽了一頭驢上面寫了諸葛瑾(諸葛瑾臉長),小小年紀的諸葛恪要來毛筆加了兩個字“之驢”,巧妙牽走了驢,化解了諸葛瑾的尷尬,讓孫權非常欣賞,有稱讚其“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東吳五君——顧邵、諸葛瑾、步騭、嚴畯、張承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東吳五君,指三國時期江東孫吳政權的五位大臣:諸葛瑾、顧邵、步騭、嚴畯、張承。 他們都得到了吳主的器重,當時人也對他們評價頗高。

江表十二虎臣——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三國志》把此十二人合為一卷作傳(卷五五·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盛讚他們為“江表之虎臣”,故名。

遜抗——陸遜、陸抗

三國綽號之東吳篇:四傑、五君、十二虎臣~

東吳後期的頂樑柱,孫皓在後方亂搞,晉也不能攻克東吳,陸抗和陸遜並稱“遜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