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秋:构建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

在快速“换季”的市场中,如何为持有人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以便获得绝对收益?

本期《言值》,我们邀请了国联安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经理陈立秋,就这个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陈立秋认为,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换季”,需要构建一个合适的投资组合,尤其需要注重组合的“反脆弱性”。那么什么是“反脆弱性”呢?一起来听听吧!

言值 | 陈立秋:构建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


陈立秋

曾任

★ BluePoolCapital投资经理

★ 江海证券有限公司研究主管

★ 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

★ 上海知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 鸿商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2018年12月加入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专户投资部总经理

Q:您是怎么构建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

陈立秋:我的投资组合是根据不同投资者对收益的要求来构建的。

依据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资金使用期限、风险承受能力来制定投资策略。依据投资策略合理调整投资组合中权益资产的占比,并严格根据风险预算来动态管理权益仓位。

如果预期市场有系统性风险,我就会择时用股指期货对冲或者降低仓位的方式来应对。比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酵期间,春节前我担心疫情会发酵,所以当时就大幅降低了权益的净仓位,提升了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

Q:构建投资组合的具体操作是怎样?

陈立秋:我构建投资组合分为2个步骤:

▲ 首先是择时调仓,根据未来3-6个月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和上市公司未来3-5年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及目前估值来确定权益仓位。如果在控制风险预算前提下,判断现阶段权益市场整体投资性价比较高,权益类就会维持相对高的仓位;如果判断权益市场会有系统性风险,就用对冲策略把净仓位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适当增加固定收益配置;

▲ 其次是择优选股,即构建权益仓位的组合,采用Middle-Down和Bottom-Up相结合的研究方法。Middle-Down方法主要用以优选5-8个未来3-5年行业景气度高、趋势向上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Bottom-Up主要用以优选有事件催化、未来3-5年企业价值有重大提升的公司,共同构成组合,并动态优化。

Q:具体到选股和估值上有什么要求呢?

陈立秋:选股方面,首先是选行业:选择具有卓越商业模式或者景气度超预期的行业,然后选择低估值或者合理估值的标的,确保足够安全边际。

估值方面,不管是PB还是PE,都需要持有动态观

▲ 首先,PB要结合公司未来可持续的ROE或者有息负债率来看。如果有息负债率很高,ROE完全是杠杆带来的,那么在经济萧条期的时候,杠杆就会带来伤害,因为企业利润会有下降,但刚性利息支出会上升,这就可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大麻烦。这时低PB、低估值才是合理的。

▲ 其次,PE要考虑公司盈利增长的质量,这里的质量指是否有比较持续的毛利率和持续增长,以及运营利润和净利润是否能转换为运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而不是一直靠并购或借债等投资手段来实现增长。一个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才适合给出相对的高估值。

Q:你对回撤控制很看重,如何来控制风险呢?

陈立秋:第一是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投资目标,来分配我的风险预算;第二是采取多策略投资,来做对冲或者套期保值;第三是结合未来3-6个月A股市场的流动性特征及整体估值情况,进行行业配置、个股选择和仓位管理。

另外,我自己平常会做一些量化统计,来辅助进行择时和行业个股配置,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和“反脆弱性”。

根据量化统计,市场流动性比较强的时候,风险偏好资金主导前提下,科技行业占优;风险偏好比较弱的时候,消费和医药、公用事业等防守行业占优。

Q:您经历了多轮熊市,对于在熊市中的投资您的看法是什么?

陈立秋:很多投资者会认为熊市中估值低就必须买,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逆向投资效果的确是不错的;但如果管理产品的资金性质是偏绝对收益的,考核期限偏12个月的话,对风险容忍度比较高,对回撤控制很在意,那么就需要适当进行仓位管理和对冲。

根据量化统计,权益在熊市中有两种策略是能够实现不错绝对收益的:

1、增加配置信用记录良好的高等级固定收益产品和黄金,同时降低权益类产品的仓位,或者配置和经济周期弱相关的必须消费及医药相关行业标的;

2、进行适当配对交易(做多看好行业的合理或偏低估值优秀上市公司,做空基本面恶化的或者偏高估值的上市公司),或者股指期货的套保。

如2008年,构建投资组合可以通过做多A股市场折价的封闭式基金或者消费医药行业的优质龙头,做空相关的股指期货,提升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同时购买优质的高等级债券也可以提供不错的绝对收益。

又如2015年,你会发现A股某些所谓教育行业龙头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美股中概真正优秀的教育龙头企业了,呈现了泡沫化的状态。我们当年的投资目标已经超额实现,就决定在4-5月市场冲高过程开始减仓,不再贪恋最后一段疯狂上涨的收益。

Q:泡沫阶段最后1000点涨幅是最快的,这时候你如何在市场疯狂抢钱的时候,能够克制人性上的弱点?

陈立秋:实话实说这个阶段踏空是很难受的。但我们评估之后认为,收益风险比已经不够满足我们的资金要求,就放弃了后面的疯狂上涨;虽然可惜,但后来也因为及时放弃,躲过了股灾和熔断,控制了组合整体的回撤,提升了组合的“反脆弱性”。

危险区域是随时有可能坍塌的,我们需要在市场风格与我们投资目标不匹配的时候,适当休息,规避人性的贪婪。

Q:您怎么选择投资组合构建的时机?

陈立秋:这里涉及到三个问题,第一是行业及公司基本面预期改善,第二是估值足够便宜或者合理,第三是市场流动性改善。如果这三个维度都比较好,那么选到好公司并获利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就流动性改善及低估值而言,最典型的时机选择就是2008年底、2012年中以及2018年底。

言值 | 陈立秋:构建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