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促进城市高品质发展”,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专题座谈

围绕“促进城市高品质发展”,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专题座谈

4月22日,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围绕建言“十四五”规划,召开 “借鉴国际城市发展先进理念,促进上海城市科学规划和高品质发展”专题座谈会。与会委员、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就借鉴中央活动区理念,打造高品质都市核心区中的交通和城市功能集约化设计、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在都市核心区规划发展中如何依托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交通综合系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副主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认为,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相关基础设施要在“十四五”规划中充分予以考虑。她提出,交通规划要考虑整个城市其他设施布局的衔接,“可以建设一张数字地图,在规划中进一步实施模拟设计”;政府各职能单位在政策制定时可以跨部门互联互通,在整个城市管理中注入数字交通的概念,管理体系、管理方式也要适合智慧交通的发展态势。

针对中央活动区的公共交通规划问题,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总工程师张安峰提出,城市交通规划不仅要快速发展,更要向高品质发展,向安全、人性化的方向转变,“不能只是强调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品质”。上海市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俞雪雷关注的是慢行系统,他提出,要注重慢行的品质和安全,处理好生产要素和通勤要素的冲突;要注重设施保障、街道空间释放、细节品质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市交通委二级调研员吴心宏认为,要进一步巩固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建设TOD实施规范、形成体系和标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孙健则认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应更多考虑慢行、景观、文化,外围副中心则是地铁站点,轨道交通带领CBD,远郊要注重的是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

中心城市核心区有大量地下空间,如何发挥其功能?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伍爱群提出“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市政设施与生活活动一体化,充分利用好轨道交通,布置地下人行网络和商业活动空间,创造宜人的商业环境和空间品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认为,城市更新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原有的地下空间资源;应连通原有的地下空间,以公共交通为引导,结合新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交通枢纽站乘一体化。

对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会长、上海铁路局原党委书记任纪善提出,要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考虑城市高品质发展,综合交通开发要做到质量和数量的平衡,在交通规划中注重增强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规划技术部高级经理应伯宣则强调,要从单一的交通规划向综合服务方向拓展,和都市核心区开发结合起来,向综合服务TOD方面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宗传宏关注的是都市核心区整体规划科学性问题。他提出,要注重外部环境的分析,要从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做好高端的地标性规划。新鸿基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监武楠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在项目开发中,制度规范的制定速度要和项目开发的速度配套,要充分考虑城市土地的集约性使用。

此外,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副主委、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主任王慧敏,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健康与养老研究室主任胡苏云等,还先后就都市核心区规划中的文化功能、公共服务建设问题发表见解。她们认为,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人与自然的融合,要用文化的柔性思维,潜移默化地去渗透来做上海精细化的“工笔画”,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然后再到“文化绣带”的发展。

座谈会上,市交通委、市应急局、市民防办、市商务委、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先后汇报了相关情况,并就委员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