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溢“稅”月路

情溢“稅”月路

三十八載稅事春秋,三十八年人生旅程,說不盡的千言萬語,盡在“稅”月路上。

“稅”月有痕,人生有景,漫步人生路,情溢“稅”時光。在稅務機構從一窮二白到稅收事業伴隨著耒陽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中,我走向成熟,從夢想走進現實,我熱愛我的稅收,我熱愛我的耒陽,我追隨著金色的稅徽,與耒陽的改革開放、稅收發展一同走來,走過近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與自己、與朋友、與同事共同分享。

我作為一名徵稅人,與共和國稅收走過了近四十春秋,見證了耒陽稅收發展與改革的歷程。改革開放四十年,耒陽經歷了多次稅制改革。1982年至1983年正逢財政、稅務分家,我趕上時機,參加稅務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稅務系統,成為耒陽縣稅務局的一名新兵。剛參加工作,我穿上嶄新的制服,戴上深藍色的帽子,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威嚴,因為稅收與每個公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也覺得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所長語重心長的叮囑我:“年輕人,收稅重要啊!是代表國家機關執法,要收好稅不容易,要吃得苦,經得起考驗。”所長的話我寫在日記裡,銘刻於心中。

那時,馬水、坪田鄉是耒陽最艱苦最偏遠的地方,外出靠兩條腿跑路,夜晚常停電,要點煤油燈,沒有自來水,用麻繩繫著鐵桶打井水喝。第一次上耒陽海拔最高的元明坳農戶家收稅,山高路遠坡又陡,穿行於竹山石路之中腿直打顫,回到稅務所已是夜晚,累得精疲力竭。

我最難忘的一次還是所長帶我去查屠宰稅,那屠夫為逃稅軟硬兼施,把屠刀一舉,氣勢洶洶大喊:“你們這些雜種,憑啥收我貧下中農的稅。我沒賺錢,我就不交稅!”所長毫不畏懼奪下屠刀,嚴厲斥責:“偷稅可恥,抗稅犯法,國家稅收誰也不能少!”所長浩然正氣之舉,竟把那屠夫鎮住,他老老實實把稅交了。在稅收之路上,所長的敢擔當精神使我震撼,影響著我的人生。我忠於職守,默默奉獻,在那偏遠的山區度過了青春的輝煌時期。連年獲得“先進工作者”的稱號,還被批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調入機關當了一名宣教幹事,我認真履職組織好本系統幹部“充電”學習,提高大家的業務能力;我積極撰寫新聞通訊經驗材料,為稅收工作鼓與呼,傳遞正能量;我卓有成效的工作,收穫的是年年被評為“優秀通訊員”。

1994年稅制改革的春風再次吹起,稅務機構分設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分到地稅的89人著裝整齊扛舉著“耒陽市地方稅務局”的條牌繞城一圈,掛到新的辦公樓大門上,開始了新的征程。當時許多納稅人不理解甚至歧視地稅工作,並表示:“我只交國稅,不交地稅,要交地稅也是表示一下。”在這關鍵時期,我們不等不靠,轉變觀念。走千家萬戶,穿大街小巷,深入鄉村企業,喊破嗓子,磨爛嘴皮,宣傳稅制改革政策,消除矛盾,澄清稅源,重新調整好徵管範圍,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使地稅工作很快走上正軌,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多年的歷練,我受到了組織的關心與培養,被組織任命為基層分局局長。我牢記責任,迅速轉變角色,著力於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植稅源,促產增收,不折不扣執行稅收政策,做納稅戶的服務員、貼心人。遙田鎮被塘村一家小型冶煉企業,廠長賀洪輝,為人誠實,把村裡的殘疾人安排到廠裡,通過民政部門報批認證為福利企業。我與專管員多次上門瞭解情況,核對證件,輔導財會人員整理資料,講解興辦福利企業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及減免稅政策。廠長深受感動,按時報送有關資料並申報納稅。目睹廠長拿到減免稅批覆時那滿意的笑容與村裡的殘疾人都有工可做,我感到無比欣慰。冶煉廠申報納稅風雨無阻,從不拖欠,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廠裡過春節殺了頭豬,廠長派會計來申報交屠宰稅。納稅戶的信任,納稅人的主動申報,使稅企徵納關係日益融洽,地稅徵管不斷強化。我帶領分局同志依靠當地黨政齊抓共管,既抱西瓜又撿芝麻,攻堅克難,勤徵細管,探索新辦法,創新了屠商個人所得稅等農村稅收徵管辦法,並被衡陽市地稅局推廣,分局連年超額完成任務,獲得了衡陽市委“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及《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再次吹響了稅制改革的號角。6月15日,各省市國地稅合併統一掛牌。7月份,市縣級相繼掛牌合併,從體制上解決了過去國稅與地稅的系統信息不暢、標準不一等問題,降低了徵管成本,提高了徵管效率,強化了非稅收入規範和統一徵管,穩定了財政收入,順應了發展條件和社會經濟結構調整。我見證了稅務從“分到合”的改變。耒陽稅務邁入了一個新的起點,只有改革才有發展,隨著稅制改革的深化,耒陽的經濟又將迎來發展的春天,稅收又將煥發新的活力。

風雨滄桑四十年,耒陽稅收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太陽,充滿光明和溫暖,又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滿勃勃生機和活力。稅收的興旺,讓我感慨萬千。我們曾經披荊斬棘、勇擔責任;我們曾經收穫果實、收穫歡笑;我們曾經不離不棄、攜手共進;我們曾經默默付出、用智慧創造奇蹟;我們曾經懷著陽光心態、追求幸福快樂。稅務已是今非昔比,交通工具日益改變,辦公環境大為改善,全面推進信息化管理時代。電話、網上等多元化申報,計算機、視頻和辦公自動化技術運用提高了辦稅效率,減少了徵收成本,特別是為納稅人提供了和諧快捷的綠色通道,體現了稅通人和、融洽互信。網絡信息技術運行,辦稅服務廳的多方位,簡捷便利的服務帶動了稅收管理的高效率,新型和諧的一網通“便民辦稅”綠皮車運行在GDP高速發展的軌道上,稅收徵管一步一個臺階,稅收收入從1994年的4000多萬元增升到2017年的20個多億。稅收突飛猛進,日新月異······

四十年風雨共濟,是激情、是承諾;四十年曆程印證,是感動、是分享;真情至今觸動心絃,太多的幸福歷歷在目。昨天是耕耘和奮鬥,今天是收穫和快樂,明天是成功和幸福!

如歌的歲月,已漸漸遠去,化為美好回憶,藏於心中。在國地稅合併的新時代,我熱血沸騰,自感責任重大,誓要追逐夢想,在有生之年積極投身於徵管體制改革,服務於耒陽經濟建設當中。在新的征程上,滿載著歷史的收穫,踏著風雨泥濘,自強不息,駿馬追風春潮湧,蹄疾步穩再出發······

“稅月”如歌,逐夢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