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譁與騷動》:淺析時代變革之際大家族人物命運走向及現實意義

《喧譁與騷動》的作者是美國著名意識流作家福克納,書名出自莎士比亞《麥克白》中的一句臺詞“人生就像痴人說夢,充滿著喧譁與騷動”。該書作者福克納在1949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還獲得了美國最高權威的普利策獎,被譽為世界文學巨匠。而《喧譁與騷動》這本書是作者本人福克納花心血最多,也是他最喜愛的一部作品。


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之後,南方的一個顯赫的貴族家庭固守傳統觀念,沒有革新思想,無法適應時代潮流,最終走向土崩瓦解的故事。


美國南方的種植園經濟曾經風光無限,康普森家族祖上靠種植園發家,擁有廣袤的土地,成群的黑奴,出過州長和將軍榮耀家族的優秀人物。就是這樣的一個家世顯赫的名門望族在南北戰爭之後,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工業經濟對傳統畜奴制的種植園經濟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南方的貴族們的生活狀況大不如前,康普森一家久久沉浸在家族過去的榮耀裡,不願面對現實,註定要釀成一出出悲劇命運。


那麼這篇文章我將來分析分析在社會變革之際,這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人物的性格觀念及命運走向,我將會從這個家族的父母康普森夫婦以及四個孩子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文章最後一部分我會闡述這個家族的命運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思考。


《喧譁與騷動》:淺析時代變革之際大家族人物命運走向及現實意義



一:作為家長的康普生夫婦,關係冷漠,互相嘲諷蔑視。


康普生先生是個極度的“虛無主義者”,沉浸在家族過去的繁榮歲月裡,不願面對現實。
他自稱是個律師,卻從不見他接案子,嘲諷自己的妻子以及那賴在自己家的毛萊小舅子。整日以酗酒麻醉自己來逃避生活,講一些雞零狗碎的虛無主義哲學,憤世嫉俗,他偏愛長子昆丁和女兒凱蒂,厭惡被妻子稱為像自己孃家人的傑森。他的思想觀念深深影響了振興家族希望的長子昆丁,昆丁自殺後,他唯一的希望也隨之磨滅了,不久後就病死離世了。


康普生太太是個極度自私冷漠的人,整日怨天尤人,哭哭啼啼,她總是忘不了自己曾是大家閨秀的身份,認為下嫁給了康普生家,她對丈夫充滿了抱怨,對孩子們莫不關係,她只把二兒子傑生當作是自己的親骨肉,認為只有他像自己孃家康巴斯家族的人,可惜這“唯一的骨肉”傑生也是個像她一樣極度冷漠自私的人,私下裡對她態度也極其惡劣,哄騙她的錢財,她的一生都是在哀怨中度過的。


在我看來,康普生夫婦的自私冷漠不僅釀成了自己的悲慘命運,對後代以及這個家族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四個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關係不和,父愛失衡,母愛缺失的家庭裡,心靈變得扭曲,甚至導致了孩子之間的畸形關係。凱蒂和班吉像母子,昆丁和凱蒂像情人,傑生和凱蒂又像不共戴天的仇人。


《喧譁與騷動》:淺析時代變革之際大家族人物命運走向及現實意義



二:長子昆丁本性善良,卻是個守舊觀念嚴重又懦弱的人


昆丁是家裡的長子,肩負著維護家族榮譽,重振家族雄風的重任。搖搖欲墜的沒落家族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了昆丁身上,家裡變賣了土地供他去哈弗上學。他深受父親及南方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南方貴族淑女是一定要保持貞操的,在妹妹凱蒂失貞後深陷痛苦與羞辱無法自拔,久久走不出心魔,他的時間一直停留在過去,停留在往日南方貴族家庭的光榮歲月,停留在妹妹凱蒂失貞的那些畫面。他去找過使妹妹失貞的那個男人決鬥,軟弱的他卻在壯實的敵人面前嚇得癱軟;他想用刀子殺死失貞的妹妹,自己再自殺同妹妹一起下地獄,但手抖得丟掉了刀。終日走不出陰影的他最終選擇了投河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我看來,昆丁的性格深受父親的影響。沉浸於家族過去的榮耀裡,不願面對未來。守舊的思想嚴重,對女性的貞操極為苛刻。時間的虛無主義者,父親給過他一塊祖上留下來的懷錶,他敲碎了手表,折斷了時針,可他依然能聽見時間在懷錶裡滴滴答答地響,他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深感絕望,於是他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讓一切靜止。


《喧譁與騷動》:淺析時代變革之際大家族人物命運走向及現實意義



二:次子傑森冷酷貪婪,他對康普生家的所有人都充滿了仇恨,他只愛他自己


搖搖欲墜的沒落家族,為了給女兒凱蒂準備辦婚禮的錢以及長子昆丁上哈弗大學的學費,變賣了家裡的土地。而凱蒂結婚後因失貞隱情暴露,又被丈夫拋棄,傑森因此也失去了姐夫承諾幫忙找的銀行工作,他因為這件事恨了凱蒂一輩子,辱罵她虐待她的女兒小昆丁,偷偷將凱蒂每月寄給女兒的贍養費佔為己有;家裡花了那麼多錢讓昆丁去哈弗上學,最後他卻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傑森卻沒從這個家得到任何好處,他早早輟學在雜貨店幹活,靠自己的辛勞幾毛幾分地攢著錢,最終卻被凱蒂的女兒小昆丁全部偷走。他恨透了傑普森家族的人,渴望與它儘早分割。母親一死,他就變賣了祖宅,遣散了僕人,把白痴弟弟本吉明送進了精神病院。搬到了他的那家農具店的樓上的一套辦公室裡去住,在世俗世界裡求生存。


在我看來,傑生是一個可恨又可悲的人物,他在傳統南方奴隸主思想和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的夾縫裡求生存,他既無法擺脫自己作為曾經的南方貴族的身份,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祖上是出過州長和將軍的,他也像父母,哥哥昆丁一樣特別在意自己在外人眼裡的形象,不容自己顏面受損,同時他又是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家,金錢至上,唯利是圖,學資本家們炒股,可惜在資本市場裡還太嫩,玩不過真正的資本家們。他後來就成了一個在世俗裡討生活的小人物,做了一輩子的單身漢。


《喧譁與騷動》:淺析時代變革之際大家族人物命運走向及現實意義



三.小兒子本吉明,他是一個智障人,33歲只有3歲的智商,他對姐姐凱蒂極度依戀


白痴兒子本吉明一直被康普生太太認為是上帝對她的懲罰,他得不到母親的愛,姐姐凱蒂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扮演了母親的角色,他對姐姐極度依戀,他認為姐姐身上有樹的香味,在姐姐第一次噴了香水後,失貞後,結婚後,他大呼小叫,他的感覺是簡單而又靈敏的,他知道要失去姐姐了。姐姐離開這個家後,他失去了最有力的保護傘,最終被二哥傑森閹割,送進瘋人院。


在我看來,本吉明就像傑普森家的一面鏡子,每個人的人性善與惡在他面前都展露無遺,因為他無法給任何人提供利益與價值,人們在他面前不用偽裝,因為他,更讓我們看到了凱蒂的正直與善良,看到了傑森的冷漠無情。痴人說的夢,充滿了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康普生家族的下一代在重複著上一代的悲劇,註定最終灰飛煙滅。


《喧譁與騷動》:淺析時代變革之際大家族人物命運走向及現實意義



四.凱蒂,吉普生家的唯一女兒,善良,勇敢,正直,具有反叛精神,敢於突破傳統禮教,追求自由和真我


凱蒂從小就很善良,勇敢,正直。作為姐姐,她像母親般呵護著自己的智障弟弟班吉明,當她的母親對班吉明說“我可憐的小寶貝”,轉身就離開時,凱蒂耐心地哄弟弟說班吉明才不是可憐的小寶貝呢,班有凱蒂姐姐呢。每當傑森欺負班吉明時,凱蒂總是挺身而出保護班吉明。她在這個思想腐朽的家族裡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愛,當她跳出家庭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時,遭到了所有的遺棄,當她跟喜歡的人約會時失貞時,母親穿孝服為她弔喪;父親為此傷心斷言女人天生就不是純潔的;昆丁久久無法釋懷最後自殺死去;班吉明聞到了不一樣的凱蒂,哭鬧著將她推進浴室;傑森辱罵了她一輩子。


這個腐朽的家族給她施加的壓力太大了,在她被母親硬塞給她的第一任丈夫拋棄後,禁止她再踏入康普生家的門。她只能去他鄉謀生活,但她從未自暴自棄過,依然保持著心底的善良,她心心念念著自己的女兒,每月給自己的女兒寄贍養費,努力爭取要回自己的女兒。


在我看來,凱蒂比自己的母親盡責太多了,她比冷血的傑森善良太多了。凱蒂的墮落不是這個家族沒落的原罪,真正的元兇是這個家族頂樑柱的兩個懦弱守舊的男人:康普生先生和長子昆丁。康普生一生事業一無所成,把腐朽守舊的思想觀念灌輸給長子昆丁,兩人都是是時間的虛無主義者,頂樑柱無所作為,死揪著這個家族唯一一個女孩的貞操不放,註定無法走出家族沒落的命運。

凱蒂是這個家族裡唯一一個勇於拋棄舊貴族頭銜,追求自由新生活的人。她是康普生家族裡最清醒的人,她聞到了這個家族的腐朽氣息,卻無回天之力,在家庭與時代的裹夾衝擊下,流離失所的她最終淪為德國軍官的情婦。


《喧譁與騷動》:淺析時代變革之際大家族人物命運走向及現實意義



五.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康普生家族,榮耀無比的老南方貴族,在1933年,隨著康普生夫人的去世,次子傑生賣掉了老宅子,這個家族最終走下了歷史舞臺。那麼,一個沒落家族的命運走向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現實意義思考呢?


1.父母關係,家庭氛圍是孩子性格及思想觀念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


康普生夫婦關係冷漠,夫妻間總是互相埋怨。丈夫無心事業,憤世嫉俗,整日以酗酒躲避現實;妻子自私冷漠,情緒消極,對孩子對家庭莫不關心。夫妻倆都因循守舊,沉浸在過去的榮耀裡,這樣的觀念以及家庭氛圍使孩子們的心理變得扭曲。昆丁性格及思想觀念很像父親,他接受不了妹妹凱蒂的失貞,自殺身亡;傑森的性格很像母親,自私冷漠,辱罵敲詐勒索親妹妹凱蒂;班吉明很依戀姐姐凱蒂,無法忍受她失貞,一再將她推進浴室洗禮;凱蒂想要逃離這個沒有愛,思想腐朽充滿壓迫的家庭,一路反叛著奔向自由,又奔向毀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一個家庭最真實的寫照。父母朝夕相處營造的家庭氛圍,影響著孩子三觀的形成。

父母的本職應該是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不要隨意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對於多子女家庭,更要引導孩子如何去與人相處。衡量好愛的分配,切勿嚴重愛失衡。


2.因循守舊,沒有革新思維的人註定要被歷史洪流淹沒


康普生一家除了凱蒂活得清醒些,內心充滿了反叛,追求自由的意志,其他人基本都沉浸在過去的榮耀裡,康普生夫婦,昆丁,沒有智商的班吉明都喜歡抱著舊的東西不放,傑森倒是順應了資本主義的潮流,但也是到處炫耀自己的祖上曾經出過將軍和州長,他是一個在傳統種植園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夾縫裡求生存的人,這個家族最終以傑森賣掉老宅土崩瓦解。


商業世界裡,諾基亞,曾經的手裡霸主,一個輝煌的時代,誰也沒想過它會有走下歷史舞臺的一天,但當手機智能系統興起,市場發生了傾向之時,這個商業大佬似乎反應太慢,未趕上時代變革的步伐,最終一步步土崩瓦解,走向了沒落。


大潤發在2017年被阿里巴巴收購,他的創始人離職時說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話: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的確,號稱19年不倒一家店的傳奇商場,在找下實體店領域沒有人能打敗他,包括沃爾瑪,家樂福,但最終卻輸給了互聯網大亨阿里巴巴。只因對時代變革的反映太慢,像馬大帥說的起初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最終建立飛牛網的時候卻來不及了!這隻牛最終被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


商業競爭如此殘酷,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沒有及其的革新思維就要被淘汰,對於我們個人而言,也要保持對時代變革的敏感性,適時學習新興食物,保持新思維。唐山收費站的那個大姐說“除了收費,我啥也不會”還耳畔猶存吧?相信新的變革造成像這位大姐一樣困境的遠遠不止一人,無論何時不要放棄學習新事物,因循守舊,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終將會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