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认识武汉,最开始是从初高中地理课本上,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

“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长江和汉江在这里交汇,因此使其被“一分为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隔江鼎力的格局也因此形成。如今的武汉,经过不断的努力,发展,更是成为了长江经济带上的核心城市之一,说它是大城市一点也不为过。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前来武汉旅游的外地游客,我想武汉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比如:让人垂涎欲滴的小龙虾;极具仪式感的“过早文化”;绚丽多彩的长江灯光秀等等。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对于吃货而言,在去武汉之前多半都心心念念着户部巷,毕竟这里汇聚了太多武汉美食,虽然类似的小吃街变得已经越来越商业化,但依旧阻挡不了游客们的热情,或许这就是“不来后悔一辈子,来了后悔一阵子”的游客内心真实写照。沿着户部巷一直往走,不一会就来到了江边,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当地人和外地人都纷纷汇聚于此,如果你看到沿江跑步的,冬泳的那多半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而拿着手机相机对着大桥拍照的则是外地游客,他们身后的背景正是我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武汉的地标性建筑,不仅让武汉人引以为傲,更是一度让国人在国际上也扬眉吐气了。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这是一座平谈无奇的老桥,但它在修通之前,人们乘坐火车经过汉口或者武昌南下或者北上,往往需要换乘轮渡过江,如果遇到恶劣的气候条件或者涨洪水的情况,轮渡就会停航,自然也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中央政府部门最终决定以较快的速度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从而达到打通这一南北交通大动脉的目的,在如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个人乃至国家而言,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开始动工修建,它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全长1670米,共有八座桥墩,每一个之间的间隔为128米。大桥的原定工期为四年零一个月,但通过工人们的努力,最终只用了两年的时间,自此以后,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更是因此得以贯通。(历史背景:当时的建设者们来自全国各地,一共有2万多人,据说机械化水平太低,大桥上多达100多万课的铆钉,全都是工人们依靠手工方式进行铆合的,正是大家夜以继日的努力,才让大桥原定工期提前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150公里长的武汉长江江段上早已新建起了11座大桥,2条过江隧道,尤其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大桥,更是将武汉装扮的格外美丽,相比较而言,武汉长江大桥似乎显得有点暗淡,但它在武汉人心中的地位却是无法动摇的,而很多游客到武汉旅游,打卡的第一个景点往往也都是武汉长江大桥。从不同角度欣赏武汉长江大桥,它所呈现出的美也不同,比如:傍晚十分,乘坐轮渡,耳边此起彼伏的汽笛声,远处璀璨闪耀的灯光秀,照亮了最绚丽的武汉夜空,随着轮渡的不断行进,武汉长江大桥时而近,忽而远,偶尔还会有飞速跑过的高铁,构成了一幅最别样的武汉夜景图。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不难想象,在水陆最繁盛的时期,江两岸商贾云集,整个江面帆船林立,可以说是一幅不分昼夜,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武汉水陆运输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但这座城市的发展却是不断向前的,曾经的帆船变成了如今林立的高楼,阻挡三镇的江水上也修建起了一座又一座跨江大桥。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座城市就像是滔滔江水一样,永远都没有停止其不断向前发展的脚步。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游客没有资格,也没有机会近距离到铁路桥上看火车,高铁飞驰的景象,但却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充分感受一下车辆行驶在武汉长江大桥的速度和激情。从车窗外看武汉长江大桥,包括江两岸的美景,不觉会感叹时间的神奇魔力。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如果你想要向别人证明你去过武汉,或许仅仅只需要拿出相册,然后告诉他们:你看,这是我和武汉长江大桥的合影!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武汉,有一座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桥,游客们争相合影留念

你喜欢武汉吗?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