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放火、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如何成了最终的王者

《水浒》里108个草莽人物,下场多数都很悲惨,而鲁智深却能修成正果,达到了一些高僧都不能企及的高度,颇为让人好奇。

他在五台山出家之时,众位和尚都厌相貌凶恶,举止粗鲁,是智真长老力排众议为他剃度,收他入了山门,并指日后他是正果非凡之人。

一个整日打打杀杀的人,是如何做到正果非凡、立地顿悟的?

杀人放火、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如何成了最终的王者

$ 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大惠禅师曾说鲁智深是:“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若细看他每次杀人的动机,却都是一个理由:救人。

按书中所描述鲁智深杀的第一个人是镇关西,鲁智深初始没想把他打死,只是为了彻底救金翠莲父女,拖延时间并教训一下他,不料想自己三拳下去,把人给打死了。鲁智深只好仓惶逃离。为了救素昧平生的两个人,毁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公职和前程,他却分毫没感觉自己吃亏。

杀人放火、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如何成了最终的王者

人在社会飘,谁都会挨刀,只要是社会,就会有不平。碰到这样的事,大多数人的态度就像在场的茶客,愤世嫉俗一下,或是站在道德高度声援几声,少数人跟李忠一样给点银子,博取众人赞许,而像鲁智深这样亲自出手,费心费力,最后反被牵连的人几乎没有。

佛陀只一片赤诚待人,何曾有过半点私心!

再后来瓦罐寺的那次杀人,本来于他毫无瓜葛,他开始动手时也没能打过人家,但他吃饱后再跑回来,定要除掉这对为非作歹、奸淫妇女的凶僧恶道,后来更是一把火烧了这个藏污纳垢的破败之地,他心底容不下这等腌臜的去处。

鲁智深的行事准则就是“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强就打”,他觉得不对的事,不纠正过来他是不会罢手的。

再一次起杀人的念头,是在野猪林救命悬一线的林冲,为防止两名衙役再次暗害林冲,他起了杀意,被林冲阻拦只好放弃。

“救人救到底”的他一路护送把林冲送到了沧州,鲁智深这一次救了兄弟,又坑了自己,再也回不去寺院快活的看菜园子,他开始了浪迹江湖的生活。

杀人放火、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如何成了最终的王者

水泊梁山上的好汉们杀人放火,多是为了个人私利或是江湖义气,哪怕被金圣叹赞为“天人”的武松也是如此。鲁智深是唯一一个,每次动手杀人必然是为了救人的个例。

他用最凶残的手段,来践行他心中的正义,做事无私无畏,无愧于心。

$ 随遇而安,众生平等

鲁智深提辖做得、和尚也做得、就算是做土匪也能坦然自若,现实把他放逐到那里,他都能活的有滋有味,在他的世界观里人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是非对错。

他在看菜园子时,跟一群泼皮无赖天天喝酒耍乐,并不认为自己看菜园子是大材小用,更不觉得那地痞流氓有什么低贱,只要不做违背天理之事,在他看来就是可交之人。

在林冲的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之时,林冲尚且忍气吞声,而鲁智深却是要撸袖子上前揍人,他才不管对方有权有势,错了就要被教训。

在宋江商议招安之时,鲁智深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杀人放火、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如何成了最终的王者

高高在上的文武百官在他看来,个个污浊不堪,在他眼里大概还不如瓦罐寺的老和尚干净,三六九等在他这里毫无用处,他是真正的一视同仁,只讲事实,不看出身。

鲁智深终其一生都是这种心态,没有被后天的环境影响,这种众生平等的心态,不要说市井小民,就是名门佛刹的修行人恐怕也有所不及。

鲁智深不打坐、不念佛,却秉性纯良,不畏权势,只做惩恶扬善的莽汉,却胜过了千万个满嘴仁义道德的名人。

$ 无牵无挂,全部放下

鲁达从经略府提辖,到打死镇关西避祸出走,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后为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这一路走来是跌宕起伏,豪情万丈。

因其背部刺有花绣,江湖人称:花和尚,花名在外,却不掩其英雄本色。

杀人放火、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如何成了最终的王者

但人生有高潮就会有落幕,当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后,梁山好汉死的死,散的散,鲁智深看似外表粗鲁,内心却细腻,自然有他自己的感触。

他无父无母,无妻无子,唯一欣赏的女性是林冲的夫人,他觉得她身上有种美好的品质,值得尊重,但这份美好被黑暗无情的吞没了。他最为看重的推心置腹的兄弟,以为能够一起走下去,结果却转眼都散了,他成了漫无目的的孤鹰。

在梁山好汉征讨方腊起义军时,鲁智深生擒方腊,立了大功,宋江曾劝他还俗,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鲁智深回到:

“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他不贪做官时的虚荣,不图称霸时的威武,对他来说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都是负累,他始终是一个自在不受羁绊的人。

他在钱塘江听到潮声,以为是战鼓再起,拿起禅杖奔了出去,只见风清云淡,水天共碧,他忽然间彻悟,潮起潮落如约而至,世间万物早有定数。

杀人放火、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如何成了最终的王者

曾经杀过的人,遇到的事,都有自己的定数,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救了自己该救的人,一路走来,见证了本心,看清了自我。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无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世人被外部世界所迷惑,早忘了做人的初衷,整日各种烦恼妄想,从不曾真正清醒过,鲁智深却能始终保持本来的样子,赤子之心,从未改变,他确实是个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