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没有载入史册的碑形墓石,却是北魏艺术的上乘之作——韩弩真妻王亿变碑

殷宪(1943-2015)太原人,曾任大同市得胜五七中学党支部书记、得胜公社党委副书记,新荣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大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大同高专党委书记等。平生致力于北魏平城书迹研究,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曾获华北书法奖、山西省书法突出贡献奖,为山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他于北朝历史尤其是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为第七届、第八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第九届后为学会顾问、荣誉副会长,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北朝研究会会长、《北朝研究》主编、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平城史稿》《北魏平城书迹研究》《云朔骋怀六辑》《大同新出唐辽金元志石新解》《持志斋吟草》《殷宪诗文书法集》《殷宪书法集》。

一通没有载入史册的碑形墓石,却是北魏艺术的上乘之作——韩弩真妻王亿变碑

韩弩真妻王亿变碑原石

  《韩弩真妻王亿变碑》,20世纪90年代末见于大同市坊间,几经辗转,终归云冈石窟陈列馆收藏。出土地应为大同古城东南不远的挖沙工地。石高44厘米,宽24厘米,铭石尺寸不大,但却是标准的碑形。其上为圆弧形,有双龙交尾戏珠螭首。下为“平国侯韩弩真妻碑”八字篆额,为魏晋习见的具有装饰意味的倒薤篆,虽略显草率,却颇为生动。碑文9行,凡63字。其文云:
  维大代兴安三年,岁次鹑火,春正月己亥朔廿六日,冥大幽州范阳郡方城县民,平远将军,平国侯韩弩真故妻王亿变,春秋六十有二,寿终。故建立斯碑以记之耳。
  铭文为森严峻整的隶意楷书。结体为方形,宽博劲健,体势略向右昂,这些都是楷书的特点。点画也多为楷法,方折、方挑和捺脚都是当时手写体中才可以看到的楷法(日、月、记,己、城、民、范,火、春、秋、建、以等),多数长横两头双翘(大、六等),这是北魏早期即平城时期铭刻书迹的标志性特征,而横笔竖画的方起(真、故等),则是出现于其后的魏碑北邙体的突出特点。然而,在平城时代,以隶书上石的习惯势力还颇为牢固,所以此刻难免会有一些隶书的结体和笔致,如“维”“韩”“碑”等字的方平,“年”“岁”“变”“寿”等字的字法,“月”“朔”“兴”“立”等字的钩笔和出锋,等等,都可看出隶书的痕迹。总体看,此石书刻都很精到,书体规范整肃、简洁清峻。形端体正,举止平和,堪称平城墓铭中的上乘之作。


  此铭主人王亿变之夫韩弩真,官平远将军,爵平国侯,依北魏太和十八年前的官制,平远将军为从三品,散侯为从二品,可谓官高位显了,但其事迹并不见于史传。其籍里幽州范阳郡方城县应在今河北固安一带,幽州治于蓟城,今属北京;范阳郡即两汉涿郡,即今河北涿县;方城县,其址在今廊坊市固安县方城村,北魏时境内有临乡城、方城、韩侯城。此韩侯是否与平国侯韩弩真有关,不得而知。平国二字,义有二焉,一为倾国,二即为国名。倾国之义固不可取,那么就是以郡国封侯了。检诸史籍,在北魏及其前,与平国有联系的郡国有三,东平国,属兖州,安平国,属冀州,广平国,属定州。定州就是慕容燕后期的国都中山。因此,平国侯的爵位亦应与定州广平郡有关。这支韩氏极有可能是道武帝攻慕容燕平中山而入魏的后燕旧臣。
  我在《北魏王礼斑妻舆砖、王斑残砖及其书法》一文中,讲到了东来的两燕旧臣仍然以姻亲关系组成一种政治活动圈。其中讲到,乐浪遂城王氏,昌黎棘城韩氏,长乐信都冯氏,这些慕容燕、冯燕的故臣旧主们,从龙城到中山,再到平城,一直保持着根深蒂固的联姻关系。北魏的冠军将军、齐州刺史,假魏昌侯韩麒麟的祖母是乐浪王氏;韩麒麟妻为慕容燕散骑常侍、平西将军、给事黄门侍郎、晋阳侯王礼班之子库部给事、冠军将军、并州刺史、博平男王定国之女乐浪王氏;其婿王道岷是乐浪王氏,他的两个孙子又都娶了乐浪王氏。韩弩真与王亿变又是一桩韩王联姻,但韩弩真是幽州范阳郡方城县而不是昌黎棘城人氏。那么,韩弩真是不是慕容垂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由昌黎郡迁至中山附近并占籍幽州方城呢?

  史载韩麒麟卒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享年56岁,则其生于太武帝延和二年(433)。王亿变卒于文成帝兴安三年(454),享年62岁,则其生年为道武帝登国八年(393),比韩麒麟长40岁,应与韩麒麟之父韩瑚是一代人。韩弩真夫妇就该是西入平城的第一代韩氏人物。
  前已述及,《韩弩真妻王亿变碑》,石小却以碑为形,以铭为名。这可能是在大同地区见到的最早的平城时期的碑形墓铭了。我还注意到,大同地区出土的北魏碑式墓石,除平城时期的《司马金龙墓表》《墓铭》,还有迁洛以后归葬平城的《封和突墓志铭》,名称是墓志,但样式却仍然是带有篆额的碑形。连更后一些的宣武帝永平元年(508)的拓跋魏皇族裔孙平城镇将《元淑墓志》也是标标准准的碑式墓志。那么,碑形墓石是不是北魏平城时期墓铭的基本形制呢?这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去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