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加薪,我失眠:致睡前刷朋友圈的你

文|CC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肩颈。洗完热水澡后,躺在软绵绵的床上准备休息,拿起了身边的手机,来看看今天朋友圈又有什么有意思的新鲜事吧。


朋友加薪,我失眠:致睡前刷朋友圈的你

第一条:小A超性感的两张自拍,她又去打卡某网红店了

(我使劲放大她的照片,想看到她大长腿旁边的背景有没有被p变形。然而失落地发现:并没有。)


第二条:小B晒出了一家三口:帅气的老公,可爱的宝宝,还有略微憔悴却满脸幸福的她。

(我猛然惊醒,今天几号来着?马上过年回老家,亲戚又该催我找男朋友了。)


第三条:小C发了张坐在车里与新男友的自拍,似有意似无意露出了豪车的标志。

(我开始陷入自我怀疑:我是该努力挣钱,还是努力找个富二代男朋友?)


第四条:小D拍了一张普通风景照,配上了三个字:好美呀。共同好友几乎都点了赞

(我托着腮帮子点开自己文艺的朋友圈:赞数寥寥。我不得怀疑自己的人际关系真的那么差劲吗?)


第五条:平时消失在朋友圈的小E居然发了朋友圈!将近600字的小短文,表达了他在一年内快速成长并升职加薪的感受

(我有些失落:为什么同一年入职的小E就比我优秀那么多?)

朋友加薪,我失眠:致睡前刷朋友圈的你

我悠悠叹了口气,关了灯却辗转反侧。脑子构建了朋友们的美好生活:高颜值大长腿、幸福的一家三口、美好的机遇、良好的人缘……

那为什么看到身边的(同龄人)比我们更好时,我们会感到焦虑和沮丧呢?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一下刷朋友圈时我们容易产生的心理感受。




一、朋友不济,你难过;朋友发达,你更难过

——为何朋友圈会增加你的焦虑恐慌?这可能要追溯到我们儿时就可能会产生的“同伴压力”。


孩子时代,我看着其他孩子都拥有流行的玩具,我扯着妈妈的衣角哭喊着“我也要”。

学生时代,我期盼挤入班级中那个人手名牌的小群体,生怕被别人瞧不起。

成人时代,我在临睡前刷了朋友圈,我看到小E发了一条升值加薪的朋友圈,我失眠了。明明我们是同一时间进入职场,怎么他就比我强这么多。


这种我们总是无法克制地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同龄人)的心理行为叫做“同伴压力”。在儿时它通常被父母看做是一种”攀比“的现象,当我们大了以后被自己看作是一种“嫉妒”的心理活动。随着现在的社交网络增强了信息的传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优秀的同龄人。这便容易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大家都是成功的,就只有我不成功。


我们都渴望被接纳,被认可,被承认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了避免我们被自己的圈子所剔除,往往会因此感到

焦虑而产生心理压力。这也就是“从众型”的同伴压力,确保自己不掉队。与之相对,便是“竞争型”的同伴压力,确保自己在这个圈子中是名列前茅的佼佼者。


不可避免地,这种同伴压力会伴随我们一生。只要我们身在群体当中,从小时候所在意的玩具、青春期更在意的成绩、青年时期在意的事业……根据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我们的压力源也各不相同。


朋友加薪,我失眠:致睡前刷朋友圈的你


二、为何朋友圈会增加你的焦虑恐慌?

——被塑造的朋友圈,藏着你理想生活的模样。


很久不联系的微信好友可能早已对你这个人没有了什么印象,但若是说到你偶尔发的朋友圈。没准他琢磨一会儿不仅能想起来你朋友圈的风格,还能以此做个推论,推出你现在生活的大致水平。


对陌生人来讲,你的朋友圈相当于你的“活名片”。他对你的第一印象有可能不再是初次见面,而是你朋友圈的内容。


基于朋友圈延伸出的作用,它不再等同于我们当年随意发心情的“qq空间”。在这里,我们发的朋友圈要尽可能体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展现出我们生活中最光鲜的一刻


但当我们被埋在朋友圈,沮丧于大部分朋友过得都比我好时,其实很难记得那些照片也是被他们加了“滤镜”精心处理过的。时间一长,我们就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不如意当中。而被朋友们修饰的朋友圈,却成为了我们理想生活的状态


“女孩到这个年龄都应该结婚生子了吧。”“小A那样的漂亮姑娘就应该过上轻松愉悦的生活。”“唉,生活应该是那个样子的。”


“应该”,伪装成了我们生活的最高目标,模糊了我们真实生活和“朋友圈”生活的边界。

使我们持续陷入一种“不可得”的生活焦虑中。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那被精心修饰过的“理想状态”,渐渐地我们忘却了不加修饰的生活本真。


若我们只想要幸福,这很简单;但当我们要比别人过得幸福,却难于上青天。因为我们总是把别人想象的比他们实际快乐的多。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


所以想想你现在的追求,究竟那是你真切的目标,还是那些被朋友精心修饰过的精致呢?


朋友加薪,我失眠:致睡前刷朋友圈的你

对策


虽然同伴压力和朋友圈期待会给你带来并不舒适的感受,但也不要过分消极看待它,那样只会增加你的焦虑。同样一件事情,仅仅因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就有可能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你可以换几个角度去看待:


1. 时刻记住朋友圈的内容都经过精心美化,明确属于你自己的目标。

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状态各不相同。在别人眼中几乎完美的生活也许并不适合你,而最适合自己的才可能是最好的。


2.焦虑促使你进步, 它告诉你,你还有很大的自我提升空间,可以超越自己。

有没有一个时候,当你觉得已经到达自己极限,并且疲于再往上走的时候。你发现你的同事竟然轻而易举就解决使你精疲力尽的问题。在你万分崩溃怀疑人生之时,你不得不重新振作。继续颤颤悠悠地向那个“没有顶峰”的山,继续行进。而这个时候你有没有发现,

身处群体之中的进步,要比一个人时候的进步更有“劲头”吗?


3.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全面评价自己。

如果你无法避免自己跟更优秀的同伴进行比较,那么你应该采取“多方面”比较去全面评估你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单方面只跟更优秀的人去比较。因为,在别人眼里,你可能也是那个“更优秀”的人呀。

朋友加薪,我失眠:致睡前刷朋友圈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