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上餐桌了,中华鲟还岌岌可危?

拯救白鲟已经基本无望,人们在集体沉痛哀悼了一阵子后,就各自散去,却不知长江里还有一条中华鲟急需人们救助。对于这条硕果仅存的长江超大型鱼类,因为一直享有足够的关注度,而且也实现了人工繁育,甚至都上了餐桌,自然就无人问津了。

想要再受人关注,除非也步白鲟的后尘。

都上餐桌了,中华鲟还岌岌可危?

有了对十年禁渔的期望,反而让人对现状乐观

目前,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最新的统计,全国10龄-20龄的大个体中华鲟,总共约有3000条,大都分散在各个科研机构和民营养殖场内。作为像大熊猫一样的濒危明星物种,每年都能零星看到人工放流的新闻,人们肯定是想当然地把它跟大熊猫归于一类。国家都已经干预了,肯定不会出岔子的。可现实真的跟我们想的一样?中华鲟真的安全了?

人工增殖放流效果不理想,也难以为继

我们先来聊聊中华鲟的增殖放流。长江所在内的几个主要科研机构,在1997年-1999年这三年间,一共放流了体长超过10cm的中华鲟鱼苗共计14万尾,可后续的放流结果评估却非常不理想。因为放流的鱼苗大部分都做了人工标记,可在出海口检测到的放流鱼苗还不到鱼苗总数的3%。

都上餐桌了,中华鲟还岌岌可危?

中华鲟的人工繁殖研究一直是个难题。从1983年的初步突破到1997年才将人工种苗培育到12cm的长度,大大提高放流种苗的生存能力,可却也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放流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非常不理想,成活率还是非常低。由于经费不足,人工放流在1999年后一度中断,到了2003年才得到一笔专项资金重启,可到2008年为止,也才放流了不到10万尾,而这样的放流数量对于中华鲟野外种群的恢复意义并不大,只能上个标题听个响。

都上餐桌了,中华鲟还岌岌可危?

长江扬州段发现的疑似中华鲟幼苗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调研数据,2008年,野外中华鲟可繁殖种群数量不足200尾,而科研育苗又只能通过科研捕捞野生亲鱼才能实现。科研捕捞被叫停以后,很多科研机构就算有钱,没有亲鱼来繁殖,也只能面对无鱼可放流的局面。

都上餐桌了,中华鲟还岌岌可危?

餐桌上的鲟鱼倒是比较繁荣

个别人可能会说民营养殖场的鱼苗输出能力可比科研机构强多了,看看市面上中华鲟的交易量!可以让它们来提供鱼苗或者向他们购买啊!作为以营利为目的民营养殖场,让它们做公益,是不可能的,而且购买鱼苗的成本会非常之高,连著名的长江所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中华鲟项目,更别提那些地方性的小机构,全国每年放流几百几千尾鱼苗,只能算是聊胜于无了。

野外种群枯竭,产卵场水文剧变

寄希望于中华鲟野外繁殖?在葛洲坝筑坝前,大坝上游至少有16个中华鲟的历史产卵点。大坝截流后,也就是1981年后,比较确定的产卵点还剩坝下约五公里处的一块区域。此后几年虽然也检测到自然繁殖现象,可从2013年开始,除了在2014年有过一次自然繁殖现象后就再无发现。2019年最近的一次检测,虽然有观察到野生个体,却也没能发现自然繁殖现象。

都上餐桌了,中华鲟还岌岌可危?

葛洲坝水利枢纽

很多人会想到鱼梯之类的方便洄游性鱼类通过大坝的设施,对于中华鲟和白鲟这样的超级大个子,是不能有效果的。就连我们的四大家鱼面对鱼梯也是一筹莫展。根据国外调查,唯一能利用鱼梯的是游泳能力超强的咸水鲑鱼,

而大坝对于很多淡水鱼类基本都是无解的。

中华鲟野外繁殖状况极不乐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野生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实在是太少,而达到可繁殖年龄的亲鱼就更少了。中华鲟长达两年的繁殖洄游旅途,从海里游向长江中上游的产卵点,途中它们都不再进食,所以亲鱼的能量储备是关键。

都上餐桌了,中华鲟还岌岌可危?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雌性鲟鱼体重要达到500公斤以上才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漫长的洄游。可在长江所的700多条鲟鱼里,只有两条达到了400公斤,其它个体都普遍停留在200公斤甚至以下,而且大都患病,繁殖对它们来说负担太重了。据科研人员推测,除了野生个体数量少外,江水温度逐年上升也是影响中华鲟繁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我们的科研机构和民营养殖场里还有让人放心的种群数量,可中华鲟的现状看不到一丝让人乐观的迹象。经费的不足更是无限期拖慢了人工繁育的攻关进度。因为没有专项计划,很多科研机构可以随时中断放流计划。就像长江所首席科学家危起伟所担心的那样,中华鲟至今仍岌岌可危!

参考:《白鲟和那些濒危的长江鱼类》,王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