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上餐桌了,中華鱘還岌岌可危?

拯救白鱘已經基本無望,人們在集體沉痛哀悼了一陣子後,就各自散去,卻不知長江裡還有一條中華鱘急需人們救助。對於這條碩果僅存的長江超大型魚類,因為一直享有足夠的關注度,而且也實現了人工繁育,甚至都上了餐桌,自然就無人問津了。

想要再受人關注,除非也步白鱘的後塵。

都上餐桌了,中華鱘還岌岌可危?

有了對十年禁漁的期望,反而讓人對現狀樂觀

目前,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江所”)最新的統計,全國10齡-20齡的大個體中華鱘,總共約有3000條,大都分散在各個科研機構和民營養殖場內。作為像大熊貓一樣的瀕危明星物種,每年都能零星看到人工放流的新聞,人們肯定是想當然地把它跟大熊貓歸於一類。國家都已經干預了,肯定不會出岔子的。可現實真的跟我們想的一樣?中華鱘真的安全了?

人工增殖放流效果不理想,也難以為繼

我們先來聊聊中華鱘的增殖放流。長江所在內的幾個主要科研機構,在1997年-1999年這三年間,一共放流了體長超過10cm的中華鱘魚苗共計14萬尾,可後續的放流結果評估卻非常不理想。因為放流的魚苗大部分都做了人工標記,可在出海口檢測到的放流魚苗還不到魚苗總數的3%。

都上餐桌了,中華鱘還岌岌可危?

中華鱘的人工繁殖研究一直是個難題。從1983年的初步突破到1997年才將人工種苗培育到12cm的長度,大大提高放流種苗的生存能力,可卻也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放流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非常不理想,成活率還是非常低。由於經費不足,人工放流在1999年後一度中斷,到了2003年才得到一筆專項資金重啟,可到2008年為止,也才放流了不到10萬尾,而這樣的放流數量對於中華鱘野外種群的恢復意義並不大,只能上個標題聽個響。

都上餐桌了,中華鱘還岌岌可危?

長江揚州段發現的疑似中華鱘幼苗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調研數據,2008年,野外中華鱘可繁殖種群數量不足200尾,而科研育苗又只能通過科研捕撈野生親魚才能實現。科研捕撈被叫停以後,很多科研機構就算有錢,沒有親魚來繁殖,也只能面對無魚可放流的局面。

都上餐桌了,中華鱘還岌岌可危?

餐桌上的鱘魚倒是比較繁榮

個別人可能會說民營養殖場的魚苗輸出能力可比科研機構強多了,看看市面上中華鱘的交易量!可以讓它們來提供魚苗或者向他們購買啊!作為以營利為目的民營養殖場,讓它們做公益,是不可能的,而且購買魚苗的成本會非常之高,連著名的長江所都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中華鱘項目,更別提那些地方性的小機構,全國每年放流幾百幾千尾魚苗,只能算是聊勝於無了。

野外種群枯竭,產卵場水文劇變

寄希望於中華鱘野外繁殖?在葛洲壩築壩前,大壩上游至少有16箇中華鱘的歷史產卵點。大壩截流後,也就是1981年後,比較確定的產卵點還剩壩下約五公里處的一塊區域。此後幾年雖然也檢測到自然繁殖現象,可從2013年開始,除了在2014年有過一次自然繁殖現象後就再無發現。2019年最近的一次檢測,雖然有觀察到野生個體,卻也沒能發現自然繁殖現象。

都上餐桌了,中華鱘還岌岌可危?

葛洲壩水利樞紐

很多人會想到魚梯之類的方便洄游性魚類通過大壩的設施,對於中華鱘和白鱘這樣的超級大個子,是不能有效果的。就連我們的四大家魚面對魚梯也是一籌莫展。根據國外調查,唯一能利用魚梯的是游泳能力超強的鹹水鮭魚,

而大壩對於很多淡水魚類基本都是無解的。

中華鱘野外繁殖狀況極不樂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野生中華鱘的種群數量實在是太少,而達到可繁殖年齡的親魚就更少了。中華鱘長達兩年的繁殖洄游旅途,從海里遊向長江中上游的產卵點,途中它們都不再進食,所以親魚的能量儲備是關鍵。

都上餐桌了,中華鱘還岌岌可危?

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的雌性鱘魚體重要達到500公斤以上才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漫長的洄游。可在長江所的700多條鱘魚裡,只有兩條達到了400公斤,其它個體都普遍停留在200公斤甚至以下,而且大都患病,繁殖對它們來說負擔太重了。據科研人員推測,除了野生個體數量少外,江水溫度逐年上升也是影響中華鱘繁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我們的科研機構和民營養殖場裡還有讓人放心的種群數量,可中華鱘的現狀看不到一絲讓人樂觀的跡象。經費的不足更是無限期拖慢了人工繁育的攻關進度。因為沒有專項計劃,很多科研機構可以隨時中斷放流計劃。就像長江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所擔心的那樣,中華鱘至今仍岌岌可危!

參考:《白鱘和那些瀕危的長江魚類》,王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