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本文字數:4932|預計8分鐘讀完

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為何此次動盪如此嚴重?全球經濟何去何從?危機中的中國機會又是什麼?以下,Enjoy: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01 不談陰謀論,

全球經濟到底怎麼了?

為何油價暴跌會導致金融市場發生連鎖暴跌反應?

如果不討論陰謀論,當前引發全球經濟動盪的核心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問題一、疫情成為金融暴跌的導火索

目前全球的制度、文化以及醫療資源,無法支撐大規模的疫情防控,疫情成為金融暴跌的導火索。

全球角度看,疫情的增長曲線目前依舊非常迅猛。

從3月23日起,美國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病例均超過1萬,確診病例累計超過8萬,成為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日本、意大利、法國病例數都在快速增長,雖然韓國初步控制,但伊朗等中東國家仍在失控。

這對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世界經濟來說,確實是感受到了災難來臨的感覺。

從全球角度看,大面積的感染會導致幾個嚴重的經濟衰退連鎖反應:

1)全球貿易和全球人口流動會因為疫情導致明顯衰減,現在幾乎各大國際機場都是空空蕩蕩的,不少國家主動選擇關閉入境,這對航空、物流、旅遊、進出口等行業都有明顯打擊。

尤其是有一些以文旅為主的小國,防控設施無法跟進,經濟又全面崩潰。

2)疫情可能帶來全球產業鏈的多環節停產,比如對中國來說,中國臺灣地區、日本、韓國的疫情情況直接會影響中國的產業供應鏈供給;而中國、越南等國的停產情況,又會影響美國的供應鏈情況。

全球貿易分工決定,一個環節出問題,全球可能就會有多個環節出問題。

3)一旦疫情導致各種相關開支減少,則意味著全球需求衰減,對於很多外貿型經濟體來說,則會導致大量富裕產能,但折舊、資金成本、房租等剛性成本必不可少,從而引發經濟全面下行以及經濟連鎖反應。

以中國為例,將近2個月的疫情導致中國經濟僅是疫情相關支出就達到千億級,這還不算關聯產業造成的損失。

那如果全球經濟停擺一個月,損失會有多大?很多小國都會因此出現財政危機。

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問題二、對歐洲影響更重

看上去是石油危機三國互殺,但是更有可能由此引發歐洲經濟危機。

本次石油危機看表面好像是俄羅斯和沙特兩國互撕,但其實本質則是因為美國頁岩油技術的出現打破了歐佩克對石油定價權的單方面壟斷。

但是當前因為油價暴跌,以及全球疫情擴散,對歐洲的影響反而更重。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歐洲經濟已經處在衰退之中

作為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德國,2019年的GDP增速只有0.6%,而德國的代表性產業之一汽車行業也在面臨需求下滑的危機,德國汽車的第一大消費市場中國正在經歷著新車銷售量增速下降。

而其他幾個國家,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幾個歐洲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都在1%上下,持續增長壓力非常大。

同時,歐洲部分國家包括丹麥挪威等國家,也依賴石油出口,而且荷蘭的皇家殼牌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油價波動同樣影響歐洲。

在過去我們理解中的“23個全球發達國家”歐洲佔據了三分之二,但現在看來,這些國家幾乎都在經濟增長降速的泥潭中。

2)歐洲債務問題可能出現集中爆發

歐債問題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問題,因為增速下降,同時要保障就業率問題,持續的刺激導致歐洲整體負債累累。

以意大利為例,意大利的經濟規模只有2萬億美金,但是債務累計有接近2.5萬億美金,相當於中國七分之一的GDP,卻有中國一半的債務。

隨著疫情擴散導致需求減少、產業停供、工人失業,作為歐洲的前幾大經濟體,一旦意大利出問題,意味著歐洲將出現連鎖反應。

意大利一旦債務出問題,歐洲的銀行和保險就得出問題,那意味著歐元就得出問題,甚至可能歐洲區域內會出現連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3月初,黎巴嫩已經宣佈無法支付即將到期的12億美元的歐洲債務。

3)歐洲的體制與文化問題

即使疫情已經嚴重到了當前這個地步,很多歐洲的居民還是和過去一樣自由散漫,這對當前的疫情防控會有非常大的挑戰。

疫情無法防控,反過來又加劇未來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從而進一步放大歐洲的經濟問題。

所以相比之下,疊加疫情之下的歐洲經濟,加上石油危機,很可能最先倒下的是歐洲。

問題三、連續12年的美國牛市無法持續

美國連續12年的牛市導致股市高位,槓桿疊加,負債高企,漲無可漲,無法持續。

在2008年危機之後,美國經濟經歷了一輪漫長的刺激與恢復過程,股票市場也在此過程中走出了慢牛行情,但尤其最近五年,美國為了持續維持股票市場高位,連續通過各種金融槓桿、回購等方法維持資本市場的持續繁榮。

但其中最不可持續的問題是,經過2008年之後連續7年的貨幣寬鬆,連續的低利率以及鉅額債務赤字導致美國經濟強勢週期不可持續。

這無疑是埋在美國經濟體系中的一個地雷,甚至這可能會是未來的超級黑天鵝。

所以,美國當前最大的問題之一是“過度金融化”。

因為各種衍生品、槓桿等各種金融工具,量化交易反覆疊加;美國居民財富中超過68%的比例是配置在金融相關資產。

股市上漲需要資金,股市下跌只需要恐懼,當前的疫情預期以及石油價格暴跌,導致負面情緒疊加,資金集中賣出,直接導致美國股市也出現“兌付踩踏效應”。

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02 百年未有之戰略機遇期,

中國的7個關鍵機會

可能誰都沒有想到,最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劇情會以如此方式展開。

雖然說全球疫情下,經濟領域肯定沒有絕對的贏家,而且當前中國經濟整體情況也在緩慢恢復狀態中,但是如果放眼當前全球局面看,中國其實具備一些在逆勢之中的先發性戰略機遇。

其中關鍵戰略機會點,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

1)中國70%的對外石油依存度,此次波動有助於中國鎖定未來能源保障

中國目前每年的石油進口量在12000億人民幣左右,這意味著石油價格如果下降50%,則整體中國經濟運行成本會有明顯緩解,這對中國當前經濟階段來說,有明顯好處。

雖然短期可能會有部分國家因為價格下跌導致惜售,不增加配額,但是從中期角度來看,石油價格低位一定會導致很多國家要以量換價,保障財政平衡。

這對中國能源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緩衝窗口,因為對中國來說,量一定比價更重要。

2)中國是唯一能夠大規模對外輸出醫療資源和醫療支持的國家,必然推動國內崛起一批相關產業機會

因為中國具備前置性的醫療物資、防控經驗、產能優勢,這必然導致了中國能夠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對很多國家進行對外醫療支持。

甚至說嚴重些,很多國家連隔離醫院都不夠、口罩不夠、呼吸機不夠、核酸試劑盒不夠,這些全球產能大部分在中國,中國將處於一個產業優勢地位,對各國進行醫療資源、建設資源、經驗資源的輸出,這相當於是全球範圍內的災情戰備資源,這意味著國內相關產業機會的崛起。

就好像二戰期間,全球需求支撐起了美國軍工產業和製造業的崛起。

3)經濟衰退,可能催生新一輪全球資產抄底機會

當前環境可能導致很多中小國家抵禦不住經濟下行的壓力,這就帶來了新一輪的全球資產抄底機會。

上一輪歐債危機之時,中國一舉拿下了希臘港口30年的運營權,這在正常情況下是很難發生的,每一輪經濟週期的切換之時,都是全球資源的重組機會。

如何利用好危機之下帶來的戰略機遇期,這是每一個戰略大家都需要把握和拿捏的問題。

4)當前局面也有助於中美貿易二階段談判的緩和

雖然短期中美在各方面分歧較大,但不容否認的問題是美國當前局面較為被動,美國為了美股救市甚至推動了無限流動性方案,競爭對手後院起火,雖然短期可能會導致矛盾更激烈,但其實對方的持久戰能力肯定會衰弱。

原本困難重重的貿易戰二階段談判,中國反而多了一些更有利的談判籌碼。談判桌上,誰著急誰就輸了。

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5)大國責任背後意味著大國戰略,未來中國全球話語權會進一步加大

從全球經濟一體化角度來看,雖然中國無法獨善其身的繼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但不可否認,即使是在疫情之下,中國依舊是全球經濟增長主動力。

這意味著中國未來幾年在全球政治經濟舞臺上的話語權會進一步加重,這對當前階段的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6)中國醫療資源可能推動中國新一輪的對外資源獲取

因為具備全球醫療資源、防控經驗等各方面的優勢,這對中國提升國際政治地位,國際認同,甚至是多年被封鎖的產業資源,都有提供較好的談判空間,所以未來口罩換光刻機,口罩換芯片,口罩換人民幣結算權,口罩換石油、口罩換資源等等事情,也都是情理之中的選擇。

7)石油危機三國博弈帶來的的立場選擇紅利

當前俄、美、沙在石油問題上相互博弈,沙特要將俄羅斯逼回談判桌,俄羅斯希望美國一起談減產,美國希望不要崩盤,大家都希望油價不要過低。

在三方角力的時候,第四方的選擇紅利則會變大。打個比方,就好像一個公司有三個33%的股東,則剩下的那個1%的股權,意見權重則最大。當前中國就處於這麼個局面之中。

從目前的局面看,中國和美國分歧較大,沙特背後是美國支持,大概率會導致中國和俄羅斯的配合更加緊密。

3月19日,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與普京通電話,表達兩國要相互支持,局面形勢可想而知。

俄羅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是靠石油,而俄羅斯又是中國的第一大能源供應商,如果中國能站在俄羅斯背後,很可能俄羅斯和沙特、美國的博弈籌碼的財務賬得重新計算,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買家之一。

關於均勢博弈下第四方力量的戰略與選擇,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代或者戰國時代就是案例。

至於當前各種陰謀論,雖然不絕於耳,其實也沒有必要過度討論,因為從過往看,歷史是無法提前彩排。歷史其實很多時候真的是多個偶然因素的疊加,至今還有人在討論911是不是美國人自己乾的。但再有腦洞的編劇可能都寫不出當前這樣的國際政治經濟劇情,三個月前全球都在圍觀中國,三個月之後劇情神反轉。

而當前中國也有很明確的戰略訴求,那就是要在全球疫情和石油暴跌的環境下,保障四個安全,即“能源安全、金融安全、資源保障安全、經濟增長安全”。

只要能做好這四件事情,中國將進一步鞏固當前的戰略機遇期。中國“東出”,戰略正當時。

以上七個機會,是當前全球疫情情況之下,給中國帶來確定性戰略機會。這些機會都會或直接或間接的反應在國內的各個產業基礎上。

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03 大變局之下,

中國4大產業機會

當前環境導致全球經濟真正面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種戰略機會與格局,主要體現在國內四個方面的產業機會:

1. 相關基礎物資型行業在國內面臨著整合做大機會

中國基礎物資行業未來承接的不但是中國的需求,還是全世界的需求,包括口罩、呼吸機、試劑盒、疫苗、藥物等等醫療器械醫療藥物,還包括臨建醫院等各種醫療建設項目以及各種康復醫療服務等。

現在海康威視的市值已經超過了愛立信+諾基亞,這意味著中國一定能趁勢崛起一批相關產業的全球龍頭公司。

2. 中國龍頭企業走出去的逆勢佈局

當前全球資產價格下降,意味著具備現金儲備優勢,具備產業雄厚基礎的龍頭公司,可以關注全球細分行業的各種海外隱形冠軍,這些公司往往正常情況下盈利豐厚,沒有下手機會,但因為此輪全球資產價格下降,具備了這樣的機會,甚至有投行給中石油出建議,只要千億美金就能啟動收購BP石油。

全球收購核心技術、核心品牌、核心產品的機會又來了。每一輪股市暴跌,都是產業拾貝者的機會。

3.中國“雲經濟”相關產業的全球模式輸出

疫情之下,中國在線經濟逆勢而出,幾乎成為了一種產業潮流,所有行業都在討論如何“在線+”,在線娛樂、在線會議、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網紅直播…一時之間,在雲經濟的板塊之中,似乎疫情反而全面加速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崛起。

放眼全球,當前世界各地都處於要被隔離,禁止出門的狀態,如何把傳統經濟和在線經濟做結合,是所有全球產業都要開始思考的過程,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在線經濟已經先行一步,有大量的實踐經驗與產業實踐,這都能夠很好的幫助中國雲經濟模式走出去,推動海外經濟的“中國雲模式”。

4. 中國產業鏈的全球替代機會

誰先走出疫情,誰先恢復生產,就意味著誰先搶奪產業先機。

當前很多行業都面臨著全球產業鏈斷供,在斷供背景下,很可能導致很多產業鏈環節只有中國有產能,各種小家電、電子行業、元器件、專用設備等,以前被國外把持的產業鏈機會,正好可以在當前極端環境下重構。

甚至一旦國外因為疫情停產斷供國內,這反而是倒逼中國產業鏈完成徹底閉環的關鍵時期,機會當前,不進則退。

這次危機,是危也是機,關鍵在於你如何思考,如何應對,機會永遠只留給能夠主動出擊的人。

如提前預判,積極應對,大膽創新,則化險為夷,柳暗花明;如灰心喪氣,人云亦云,恐慌焦慮,則大勢已去,怨天尤人。

拉長到更長的週期,其實每一次危機,都是對我們進化能力的考驗,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自然選擇。

天助自助者。

百年未有!中國正迎來7大戰略機會,4個崛起產業(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