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蘭山區脫貧攻堅在行動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冷水溝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沂堂鎮西南7公里,地處羅莊區、蘭陵縣交界,是羅莊區西南最偏僻的自然村。全村共有310戶、1068人,其中貧困戶23戶、57人,耕地1600餘畝,山嶺地佔一半以上。長期以來,村莊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落後,村民主要從事外出務工和傳統農業種植,村集體無收入,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

  市交通運輸局選派第一書記李先鋒、尹海洋駐村後,立足當地實際、順應群眾期盼、及時破解出行難題,大力改造傳統產業,引進鮮切花項目、積極發展鄉村旅遊,不斷激活脫貧內生動力。在較短時間內,讓一個“窮亂差”貧困村蛻變為“紅富美”小康村。

  一是讓道路打通民心。到村報到的第一天,我們看到坑窪不平的道路,聽著汽車底盤被刮的吱吱聲,就暗下決心要修路。在隨後的走訪中,我們發現修路幾乎是全村上下的普遍共識,於是我們及時聯繫勘測人員,一週內就確定了“一環三連”的路網規劃。三個月後,總投資330萬元、全長4.1公里的東向和南向兩條出村道路竣工,並配套綠化各類苗木4萬株,安裝太陽能路燈97盞。此後,我們協調資金800多萬元,為沂堂鎮西部修建了一條連接另外7個貧困村的“幸福小康路”環線,引進公交線路,使沿途及周邊9個村莊1.5萬名群眾在家門口上車一站直達城區。嶄新的柏油路方便了村莊與外界的聯繫,也為接下來的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被鄉親們形象地稱為“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