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说|元妃省亲,大观园应该怎么挂标语?

红楼小说|元妃省亲,大观园应该怎么挂标语?

《红楼梦》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又蒙皇帝眷顾,允许她回家省亲。这对于贾府、对于整部《红楼梦》而言,都是件大事,自然要大操大办起来。

首先,贵妃回来,不能直接到原来的家里,起坐都不方便。所以要另外造院子——搞基建。

这对于贾府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那时候贾家还有点钱,何况声名在外,这种“上头”给脸的事情,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借着搞基建、盖院子的事情,可能还能顺带理清一些历史残留的产权问题。比如,书中写到大观园圈地的时候说:

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

红楼小说|元妃省亲,大观园应该怎么挂标语?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大观园至少占用了——

宁国府的地产;

荣国府大房贾赦的地产;

同时,还强拆了荣国府下人的一批住宅,

还有一条本来可供自由同行的小巷。

贾赦先不去说他,都是荣国府的人。他和贾政再不和睦,心里mmp,脸上还是要笑嘻嘻。

宁国府肯定更不乐意,而且强拆这件事放在平时很容易酿成群体事件。

但是因为元妃要省亲、要造大观园,这是“政治任务”,大家只有乖乖服从。

大观园造好了。

死的装饰——亭台楼阁、门帘坐垫应有应有尽有。

活的摆设——花鸟鱼虫,乃至小戏子、小道姑、小尼姑也是无不齐备。

红楼小说|元妃省亲,大观园应该怎么挂标语?

但是,制作是精良了,接下来就要考虑“艺术精深”,怎么进行“文化加持”的问题了。不然,岂不是显得自己和暴发户没两样。

如何体现文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给那些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题写匾额,用今天的说法就是——挂标语。

你不要以为这是件小事情,是锦上添花。标语挂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元妃省亲元宵主题晚会”是否圆满成功。

照理说,那些匾额该写些什么?元妃应该事先下发80条“规范用语”,供贾府选择使用。但可能当时的元妃也刚从惨烈的宫斗中险胜而出,一时顾不得这些琐碎小事。于是,贾府众人只能惶恐地揣测“圣意”。

在这件事上,一直深藏不露的政老爹显示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政老爹看上去不通俗务,官做得十分憋屈,但起起落落,即便贾府抄家,也没落什么大罪名,自然有人家的一套本事)。

首先,政老爹在选择写标语的人上,就非常有水平——他选了贾宝玉。

为什么选贾宝玉?曹雪芹唯恐读者不能体会他的良苦用心,在书中还郑重地借“石兄”之口跳出来详细解释一番:

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坐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据此论之,竟大相矛盾了。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贾母,刻未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之意。

总结一下——

贾府自然找得到比贾宝玉有水平的作者。但是写标语这种事情,不是你文学水平高就可以了。标语要讲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并且,思想正确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投领导所好,但是领导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又是很难拿捏的(这点我们后面也会提到)。

所以,一般人都不敢随便接这个活。干得好未必有赏;万一出点差错很可能成为“背锅侠”丢了饭碗甚至脑袋。贾府也不敢随便派活,万一出点纰漏了,也不是一句“临时工”可以简单搪塞的。

但是贾宝玉不同,他是元妃的弟弟,小时候又是元妃亲自教养的,这层血缘关系很重要。就好像现在也有些单位会会招个“二代”坐办公室,不指望你干多大事,图的是方便与上层通气。

其二,贾宝玉当时还是个孩子,一般人总不能和孩子太较真,顶多说一句“以后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

就比如说,后来省亲的时候,元妃把“红香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这并不妨碍贾宝玉后来成为怡红院的主人。如果换成这个匾是詹光题的,可能正月十六他就要卷铺盖走人了。

当然,即便如此。思想性还是不能放松的。比如“武陵源”“秦人旧舍”这类容易让人联想到暴政、乱世的字眼,必须立刻掐死在摇篮里。

不过,这也是谁说了算得问题。后文元妃给“有凤来仪”题名“潇湘馆”。“潇湘”摆明了是娥皇女英哭舜帝的故事。皇帝好好的,你咒谁呢?这时候,大家集体装作没文化:“‘潇湘’是什么典故?我们不知道呀!”

至于第二点艺术性么,基本水准要有,要体现出贾府的教育成果,但是也不能尽善尽美。如果你题的匾额都毫无瑕疵,让元妃怎么改?不改,怎么体现领导总是比一般群众更高明的?

所以,贾宝玉这个人选,真是太合适了!

红楼小说|元妃省亲,大观园应该怎么挂标语?

后文,元妃省亲的时候,一口气改了不少标语,文采好坏我们不讨论。但总之——元妃很高兴、气氛很欢乐。“元妃省亲元宵主题晚会”总体很成功。

于是,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晚会进入了最后的互动环节——元妃与众姐妹(包括宝玉)一同吟诗作赋。

元妃是今晚的主角,但是她到底不是终级大boss,而且新上位不久,根基不稳固。她深知这一晚上身边的宫女太监都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回去很可能形成文字呈送皇帝。所以,她其实很紧张,这也直接影响了她的正常发挥。无论是题匾额还是作诗,基本上除了思想正确之外,已经顾不得艺术水准了。

例如“省亲别墅”这类匾额,简直如同“公共厕所”一样无比正确而绝对废话。

至于姐妹们的表现,也是非常耐人寻味。一贯绝尘脱俗的林妹妹在巨大的权势威压面前也难免生出一些争宠的心思。但她好歹是个有操守的诗人。一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虽然是赤裸裸的颂圣,但巧妙地设置了反问以凸显与众不同,同时也带着一丝不合作的倔强。总算不是太掉价!

而宝钗的表现则是赤裸裸的学者型政客。她看到宝玉的《怡红快绿》时,根本不关心全诗写的是什么?第一眼就抓住了“敏感词”——绿玉。(这种素质,放在现在绝对是优秀的网络审核员)。

于是,她告诉贾宝玉——这个字是领导不喜欢的,你必须换掉。哪怕影响整首诗的艺术性也要换,哪怕换成了狗屁不通也要换!

其实,薛宝钗压根不知道元妃为什么不喜欢“绿玉”?甚至她压根不确定元妃不喜欢的是不是“绿玉”?

元妃只是把“红香绿玉”换成了“怡红快绿”。可能她是觉得“红香绿玉”不贴切眼前的景色。或者她不喜欢的只是“红香”,为了对仗只能把“绿玉”一起改了。但是这不重要,你也不能凑到元妃面前问:“您为什么要改啊?”

“绿玉”和“绿蜡”哪个更好,后世红学家写过不少文章争论。但这根本不重要,薛宝钗提醒贾宝玉改,本来也不是出于艺术的考虑。

晚会上写过的这些诗,除了元妃题的匾额被大张旗鼓地裱了起来,挂了起来。其余的,谁还会当真记得呢?

“绿玉”还是“绿蜡”,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