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八德、戲園子,小蘑菇,這些你必須知道的相聲名詞解釋!


相聲八德、戲園子,小蘑菇,這些你必須知道的相聲名詞解釋!

1、老北京戲園子的變遷


天橋諸戲園——天橋是勞動人民活動場所,天橋市場形成於清末至民國初年,這裡也是許多藝術家的搖籃。天橋早期的茶園有泰軒園,萬勝軒,開桂園,小桃園,小小戲園,小吉祥戲園等,規模小,設備簡陋,以演曲藝,雜耍和評戲,梆子為主。有“天橋馬連良”之稱的梁益鳴,組織了天橋京劇班,長期在天樂戲園演出。

2、相聲開山祖


相聲究竟有多少年的歷史?起於哪個朝代?有人考證,春秋戰國時代的宮廷小丑俳優,是相聲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說,漢朝善於講笑話的東方朔,是相聲藝人的祖師爺;還有人說,相聲是清代咸豐年間落魄文人朱少文創始的。
第一種說法,把相聲史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太遙遠了。俳優確有逗笑的地方,但還不能說那就是早期的相聲。
第二種說法,可能是由於相聲藝人供奉東方朔偶像而得出來的結論。說相聲的如同唱戲的供唐明皇的塑像那樣,也供一尊泥塑木雕的偶像。他的相貌跟唐明皇有明顯的區別:唐明皇沒有鬍鬚,而他卻有五綹鬍鬚。這個偶像就是東方朔。東方朔滑稽得很,和漢武帝在一起都敢開玩笑。類似東方朔一類的人物,歷朝歷代都有一些,如三國時的楊修。儘管他們都有逗人樂的本領,但是他們既沒有以此為業,又沒有傳授後人,所以作為相聲史,還不能從他們這些人物寫起。


第三種說法比較接近史實。朱少文,一作朱紹文,綽號“窮不怕”,是相聲界公認的“開山祖”。相聲就是他首創的嗎?還不是。在朱少文之前,就有說相聲的張三祿。朱不算是張三祿的徒弟,但稱張為老師。張三祿是當初北京“管兒張”家的先輩。張三祿既變戲法,又使口技,穿插著也使“貫口”、說笑話。張三祿比朱少文年齡大四十來歲,朱二、三十歲時,張六、七十歲。張三祿是北京東城和西城藝人的頭目。他人熟地靈,打個地呀,照顧一下藝人呀,認識他的人很多。朱少文主要唱太平歌詞,然後再說段笑話,逗個哏,有些是從張三祿那裡學來的。
從朱少文這一代開始,行業上有說相聲這一行道了,有師徒關係和行會觀念了,從而也就有了相聲宗譜。從這時算起,相聲的歷史,至今也就是一百五、六十年,最多二百年。
相聲這行業雖然從張三祿開始的,但相聲界的習慣,還是把朱少文作為第一代。


3、平地摳餅對面拿賊


天橋市場自明代以來為民間雜藝藝人的謀生之地,世稱五方雜處、藏龍臥虎之所。藝人撂地賣藝叫“平地餅”,但要摳出餅也非易事,它要求藝人有超人精湛的技藝,還要忍受各種欺辱。名為“畫鍋”,實際是藝人在平地用白粉畫圈賣藝,演出者的化妝、服飾更不講究,打零錢為收費方式,錢數多少由觀者隨意給,若無錢或執意不給亦可。


4、相聲巨人王世臣


王世臣先生,漢族。1922年3月20日生於北京。因家境貧寒,10歲時拜著名相聲藝人陳雨亭(藝名陳大頭)為師,邊學藝邊在北京隆福寺、護國寺等撂地演出。14歲出師曾與戴少甫合作演出相聲並在冀東電臺錄音演播。17歲與班德貴搭檔在天津“三不管”、“鳥市”、“謙德莊”等撂地,常與馬三立、馬桂元、高桂清、劉寶瑞、閆笑儒等名家同臺獻藝並受諸前輩點化,相聲技藝大有長進遂名聲鵲起。20歲以後,王世臣先生活躍於北京“啟明”、濟南“晨光”及天津各相聲場所,與張壽臣、侯一塵、常連安、郭榮啟等合作演出。陳先生過世後,以微薄收入贍養師孃


1951年應邀去上海與孫書筠、張伯揚等合作演出。回京後與譚鳳元、良小樓等組建“北京實驗曲藝團”,任團長。1952年參加赴朝慰問團演出,受到志願軍戰士歡迎和好評。1953年加入北京曲藝三團與高鳳山、孫寶才、高得明、羅榮壽、王長友等演出“相聲大會”。


10年動亂,王世臣先生被迫離開舞臺。1978年復出,曾應聘擔任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相聲教師。1985年,王世臣先生自北京市曲藝團退休。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王世臣先生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他颱風瀟灑,表演火爆,基本功紮實,捧、逗、膩俱佳,擅長“倒口”以仿學見長,注重人物刻畫,使“包袱”盡在情理之中。相聲名家馬季先生評價王世臣說:“在我心目中,除了侯寶林,相聲界就數他形象高大”。王世臣先生代表節目有傳統相聲《拉洋片》、《怯洗澡》、《批捉放》、《鬧公堂》、《賣布頭》、《白吃猴》、《怯拉車》、《汾河灣》、《朱夫子》等;反映新生活的作品有《昨天》、《不離婚》、《找對象》、《借錢》、《孤兒不孤》以及化妝相聲《跳神兒》、《耍猴兒》等。


王世臣先生因病於2001年10月3日12時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週歲。


5、相聲八德


馬德祿,師從春長龍(馬三立的父親,高壽亭,郭榮起的師父);


周德山又名瑞山,藝名周蛤蟆,師從範有緣(馬三立的師父);
裕德隆,德字輩大師兄,藝名瞪眼玉子,師從富有根;
焦德海師從徐有祿(張壽臣,朱闊泉,常連安的師父);
劉德智師從徐有祿(郭啟儒的師父);
李德鍚藝名萬人迷,師從恩緒(馬桂元的師父);
李德祥師從恩緒(馬壽巖的師父);
盧德俊師從徐有祿(何壽亭的師父)

6、北京市曲藝團學員班


北京市曲藝團學員班開辦於1957年11月。最初統稱北京市京劇、評劇、曲藝聯合會學員班。由北京市文化局責成北京市曲藝雜技工作者聯合會籌辦其中的曲藝學員班。前後共辦兩期,學制皆為三年。


第一期學員班經過初試、複試,最後錄取演員、伴奏員二十五名。班主任侯寶林,副主任高鳳山。這是有史以來北京開辦的第一個曲藝教學組織,北京市副市長王昆倉、文化部藝術局局長周巍峙,京劇演員梅蘭芳、馬連良等百餘人出席了開學典禮。學員班聘請霍連仲、秀翠峰、王文瑞、龐玉山、白鳳巖等任教,1958年又聘請了良小樓、王萬芳任教。科目有京韻大鼓、梅花大鼓、曲藝伴奏等。


北京市文化局藝術處,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北京市京劇、評劇、曲藝聯合會,以及中央廣播說唱團、北京市曲藝團等單位,給予學員班大力支持,參與研究教學方案、講課、示範演出,並給予各種業務觀摩和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1959年,該班移交北京市曲藝團,改名北京市曲藝團學員班。除良小樓、王萬芳隨班轉入曲藝團繼續任教外,教員多改由曲藝團演員擔任,由韓德福、譚鳳元、劉淑慧等授課。第一期學員班學員除中途輟學者外,到1960年畢業時有十四名,1961年舉行了畢業公演。


第二期學員班於1960年開始,共收學員四十七名(包括曲劇學員二十一名)。由譚鳳元、王長友、譚伯如、馬忠翠、馬玉萍、孫雅君等任教,科目有京韻大鼓、單絃、西河大鼓、相聲、河南墜子等。
1963年第二期學員畢業後停辦。(哪位能提供頭科學員的名單,不勝感激)

7、衛青兒


衛青蘿蔔,衛所指產地天津衛,青即指蘿蔔皮、肉均為綠色,幹香、甜、脆、嫩中略帶辣味,吃起來清涼爽口.衛青蘿蔔屬十字花科植物,自古栽培,品種繁多,是天津特有的名產,是蘿蔔的優質品種之一。天津人常說:“小劉莊的蘿蔔,倆味的”。20世紀初,天津市河西區小劉莊掛甲寺一帶盛產青蘿蔔。後因修建工廠,蘿蔔不得不易地。而被天津的沙窩蘿蔔,葛沽蘿蔔所替代。舊時,每至冬日,津城專賣蘿蔔的小商販,揹簍提籃,走街串巷,吆喝著“嘎崩脆的青蘿蔔,賽梨不辣”。一家人茶餘飯後,切個青蘿蔔,消食順氣,有益健康。旅店、澡塘、戲院、茶社也都有賣青蘿蔔、小販的足跡。他們用小刀把蘿蔔切成片,幾分錢就可以買。

8、翻頭


解放前,藝人為了安身立命,養家餬口,進而在藝術上出類拔粹,獨樹一幟,就必須拼命地苦練基本功,鑽研技藝,否則,別說吃蹦蝦仁兒,就是喝稀粥恐怕都找不著地方。而且,哪時的劇壇,尤如春秋戰國,群雄爭鬥,你沒有地道的玩意兒,沒有相當數量的劇目,“上帝”就不買你的賬。據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李洪春老先生說,陪三老闆(王鴻壽)演馬童的劉長林曾對他說:“一次在北京崇文門外茶食衚衕廣興園演出,在後臺譚鑫培與三老闆坐在水牌前桌子的兩旁喝茶,突然譚先生站起來提筆在水牌上寫‘譚鑫培演戲一年不翻頭’,三老闆跟著也寫了‘三麻子演三國、列國戲三年不翻頭’。這種說法可能有所誇張,但兩位宗師所會甚多則是不爭的事實。翻頭的字面意思是從頭開始,藝人水平高,身上的活兒多才能做到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因黔驢技窮而不得不重複演出老段子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