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广东检察 2020-04-08 12:43:01

亲爱的同学们

度过了一个漫(féi)长(zhái)的寒假后

新学期也在网课中开始了

台检君给大家奉上特殊的开学大礼包啦!是什么呢?

那就是“台检君说法”系列漫画

“防范校园欺凌”法治小课堂

事不宜迟,同学们赶紧搬好小凳子

带上小本本一起来认真学习吧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在校园里,与同学发生矛盾摩擦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以正确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正所谓“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既伤害了他人,自己也同样遭殃,轻者会被行政拘留几天,重者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小案例:

案例一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小丽(15岁)在拿手机自拍的时候,不小心把路过的若若(15岁)拍进了照片,若若发现后质问小丽为何拍她,小丽连忙道歉并将照片删除。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若若当天刚好因不如意的事情在生闷气,于是小题大做,找来朋友刘某等三人(均为17岁)对小丽进行殴打,并将殴打的场面拍成了视频。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公安机关及时介入,抓获了若若和刘某等三人。因若若案发时未满16周岁而未追究刑事责任,责令家长对其加以管教,刘某等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二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16岁的焦某是初二某班的班长,一天在维持课堂秩序的时候与同班的赵某、修某发生矛盾,进而双方约定放学后打架。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焦某的朋友何某、刘某(二人均为16岁)见焦某跟赵某、修某打架一对二容易吃亏,于是将一把折叠刀给了焦某。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案发后,公安机关将焦某等三人抓获,三人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检察官说法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青少年作为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未发展完善,当遭受挫折时容易在情绪上产生冲动和愤怒,产生一定的报复攻击心理和行为,案例中的若若和焦某就是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酿成恶果。

“哥们义气害死人”,案例一中的刘某等三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朋友做错事情不但不制止,反而帮助其作恶;案例二中的何某和刘某也缺乏对法律的正确认识,认为只要不参与打架斗殴就不关自己的事,不知道提供作案工具也属于共同犯罪。

针对校园欺凌,我们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界齐心协力,将“非暴力”理念灌注到未成年人的教育过程之中,合力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无暴力的教育环境。

心理咨询师心声

打伤了别人,你就真的是赢家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彼此谅解,如果我们的个人权益受到侵犯,对方意识到错误主动向自己道歉,应学会原谅对方。如果用武力解决问题,甚至通过网络曝光,就会造成更严重的人身伤害。

出现此类事件,身边的同学应及时发现并对受害者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及生活上的关心,用友谊的力量减轻其内在承受的压力。对于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同学,应及时进行劝阻,必要时向校方及公安机关寻求帮助,遏制此类悲剧的发生。

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心理行为及自控能力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当情感情绪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时,容易产生偏激心理,行事冲动至矛盾冲突发生。

因而,在教育未成年人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做好情绪管理,提高他们的沟通相处能力,从而懂得如何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相互尊重,保持健康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