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姓名念着好

记住姓名念着好

提起姓名,简言之姓和名字,其实就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汉字或符号而已。可现实生活中,却有着非同寻常、可谓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千万不可小觑。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古今中外,人其实最珍惜自己的姓名。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道出了名字的渊源,尤其是近现代人对名字则更重视、更讲究,从国家层面也日趋规范。凡此种种,可见姓名的价值魅力。

在人际交往多元化,角色转换、人员流动多样化的今天,记住人家的姓名则是情商与管理艺术的集中体现。也许有人会置疑,甚至会觉得故弄玄虚,但一个真实的例子令我感触良多。记得在部队连队时,一般墙上都有一块小黑板,上面记录着连队干部诸如连长、指导员等的姓名值班表。某日一个下连队一月有余的新兵任连队值班员时,当他接到一个电话时,满楼道大声反复喊叫“蔡×电话”,孰不知蔡×即是连队指导员,所幸当时蔡×指导员因事外出,否则让部队等级森严的蔡指导员情何以堪,当然这并没影响良好的官兵关系。只是该新兵直呼其名喊电话的“故事”则一时间成了连队笑话。一名与连队干部同吃、同住、同操课,朝夕相处一月有余的新兵,居然不知道连队指导员的姓名,足见这名小伙子“傻”的可爱,也侧面反映出其情商的低下。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部队特定环境下的笑料。现在人际交往中对上级取而代之冠以“领导”称谓,对尊长以“老师、前辈”称呼,还有通用的“帅哥、美女”等交际辞令,足以应付人际交往中不知姓名的窘状,用不着那么复杂地记着别人的姓名。也许相对第一次陌生环境交往不无道理、切实有效,只是频繁接触或较长固定环境下,最起码该记住人家的姓,或一旦生人来访予以指引,不致张冠李戴、一问三不知。当然能记住别人的姓名则更好,在传统礼仪的中国,这些都是对人的起码尊重,更折射出一个人情商的高低。

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单位新老更替已是常态。作为一名领导或管理者,当自己置于一个新的环境或面对团队融入的新鲜“血液”时,首当其中在全面熟悉环境的同时,其中尽快记住部下的姓名则是领导艺术的拷量。也许有的领导或管理者认为,主抓大事的精力都过不来,哪有闲功夫为这些平常小事所累,其实这是对待部下的根本态度与工作作风的显现。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五种需求层次理论,其中就有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著名论断。当出于人生各种目的,有着美好憧憬的“追梦人”汇聚在单位领导手下,每个人都有追求人生价值实现、获得尊重的良好期盼,可理想与现实间的差异却总是令人嘘嘘不已。当一名领导或管理者能与基层员工打成一片,在重大聚会、基层调研等不同场合能够叫出某个底层员工的姓名,无疑将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暖人效果,这比平日空洞的说教强一万倍。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代,迫切需要更多的领导与管理者多“接地气”往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与基层员工架起“连心桥”,让彼此相通的心近些近些再近些。由此不禁幡然联想,高昂的战斗士气、忘我的工作热情从何而来?但愿从发自内心记住人家的姓名开始。

每个人死后能留下的只有姓名,惟其能超越时间,甚至永恒。记住人家的姓名,念着人家的好,这并非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情商、管理艺术的综合体现,是人世间应有的尊重与美德,更是凝心聚力、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