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用爱与尊重,找回“丢失”的孩子

拿起《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段话映入眼帘,一种强烈的感受扑面而来。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段话,会戳中大部分孩子的内心。

父母与子女之间,常常在控制与反抗中渐行渐远。

正如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距离

然而,在与儿女渐行渐远的过程中,也有父母会及时觉察到与孩子之间的变化和距离,并想重新努力认识自己的孩子,比如,龙应台就想认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

本书的作者龙应台于1952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有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之称。她的文字温柔纤细,深情动人,擅长以温柔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通过以专栏的方式收录的书信。

书中的三十六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关系”而深深困扰着的读者。

这本书消除了母子之间的隔阂和距离,跨越了不同国界间的文化阻隔,也为两代人的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亲爱的安德烈》:用爱与尊重,找回“丢失”的孩子

一、大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我爱你,但是我并不喜欢你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市政府任职。

等她结束工作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已经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驾照,可以进出酒吧,是高校学生了。

脸上早已经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里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

的确,他们既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同时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最不适应的就是父母。我们总是在想念曾经那个可爱的孩子,那个可以让我们拥抱,让我们亲吻,让我们有点牵肠挂肚,还常常因为跑闹而带点汗味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时候不见了的呢?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变得干巴巴的。可能你就坐在他的对面,可他始终默默无语,眼睛手指一刻都不肯离开手机。

但却不是所有父母都和龙应台一样,有这样敏锐的危机意识,有这样迅速又果断的执行力。

成长不可逆转,失去了可爱小男孩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认识自己已经变得成熟了的这个孩子,就像龙应台想要重新认识自己悄悄长大的儿子安德烈。

于是,龙应台想了一个办法,她决定和儿子共同开设一个书信专栏,唯一的条件就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龙应台却没想到儿子一下子就同意了。

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做儿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跟父母依然无法沟通;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亲爱的安德烈》:用爱与尊重,找回“丢失”的孩子

二、亲子关系如何破冰:爱与尊重打破冷漠疏离和对抗的壁垒

在三十六封书信中,安德烈竟然真的和母亲谈自己的喜好、谈彼此对人生、爱情的理解、谈人文、谈价值观、谈民主制度……

他们不再像高高在上的母亲,与叛逆冷漠的儿子,而像是一对至交好友,他们畅所欲言,无所不谈。

安德烈在和妈妈龙应台谈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时这样说: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啊,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品味,搞自己的游戏,设定自己的对和错的标准。一切都是小小的、个人的,因为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有“伟大”的任何特征。”

从孩子成长为年轻人,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

最让人心情紧张的,还是在安德烈和妈妈谈音乐和青春时的情节,旅行回来的安德烈,犹豫着是否能真实告诉妈妈自己都干了什么。

因为,看似放荡不羁的安德烈,还是有些担心自己的妈妈,能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欧洲十八岁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毕竟大多数的父母,都无法理解和接受。对于安德烈和大部分的欧洲青年,他们在青春岁月里的信条就是,“性、药、摇滚乐”。

大多数父母听到这三样中的任何一样,都会心惊胆颤、暴跳如雷,进而拼命压制。龙应台也不能免俗,虽然她并没有发飙,但也立刻给安德烈发了邮件,问他信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

安德烈回信说当然是隐喻,所谓“药”,其实可以是酒精、足球或者任何可以让自己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而“摇滚乐”不仅只是音乐,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品味的总体概念:一种自我解放,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不可知的敢于探索,对人与人关系的联系加深……

德语有个说法: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

安德烈发现自己即使发现,中国的妇女在极不人道的工作环境里,为耐克做苦工,也不会因此而不买耐克的运动鞋。所以他觉得自己是“日子过得太好”的年轻人,是一个百分百的混蛋。

母亲龙应台和他谈起了人际关系和两种道德: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

你必须每一次都做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的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所以我不认为你是个“混蛋”,安德烈,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你可以具体着力的点。但你才十九岁,那个时间会来到,当你必须决定自己行不行动,如何行动?那个时刻会来到,而且我相信那个时候,你会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做不到什么。

这样的书信对话真好,这样的妈妈真的很棒,这样的儿子也很出色,对吧?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安德烈说:所谓家嘛,就是一个能让你懒惰、眩晕、疯狂又放松的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用爱与尊重,找回“丢失”的孩子

三、对于孩子的人生规划和未来发展:只能引导,不能强加干涉

安德烈毕业了。

当时的他正坐在阳台上,近傍晚的阳光穿过树林,把长长的树影洒地面上。刚下过一阵雨,到处还是湿的。

安德烈点起一根烟,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看天空很蓝。烟,缓缓地缭绕,又消失,他开始想那过去的日子。

他马上要去香港了,一个和现在不一样的世界。他发愁的是,他不知道怎么跟他的克伦堡朋友们说再见,又知道,这种再见很可能是永远的。

甚至那些你没有深交、但是很喜欢的人,他还没有机会去告诉他们自己对他们的好感,以后,他们将从自己的人生完全地消失。

安德烈感觉一种遗憾。

或许有人会说,安德烈,人生就是这样,一条线往前走,没什么好遗憾的。他知道,但是,不过还是觉得遗憾,不舍。

所以他坐在这阳台上,细细回想他们共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往前走,但是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每个父母,都特别喜欢介入孩子的人生,甚至有很多孩子,不管从上学选择专业,还是毕业选择工作,又或者是结婚选择对象,甚至连穿衣吃饭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都要以“我是为你好

”的名义,而强加干涉。

每个父母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在读书这件事上,更多的父母都会勉强孩子选择那些他们认为好的学校和专业,强迫孩子要读书。

读书,的确是改变人生最好的捷径,但是强行赋予给自己的孩子,却往往会适得其反,难以得到理想的结果。

之前就有过北大的留学生,控诉父母对自己干预过度,甚至最后拉黑了父母与之断绝关系的案例。

关于读书这件事,龙应台是这样教导儿子的: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是啊,父母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拥有改变命运和生活的能力吗?不就是希望他们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吗?现在,承受一些读书的苦,将来就会少吃社会的苦,就拥有更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的机会。

关于工作、生活和未来,龙应台告诉儿子安德烈: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

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工作的俘虏,

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如果不想与孩子渐行渐远、冷漠疏离,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爱与尊重,允许他不再是你可爱的孩子,允许他只做独立的自己。

正如龙应台在书中所说:

“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如果,你有幸读到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那么,请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可以和孩子平等沟通的父母,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去羡慕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用爱与尊重,找回“丢失”的孩子

本文作者:洛子画,烹字为肴,暖心暖胃,成长治愈。好的文,暖的伴。

共读书籍:《亲爱的安德烈》,作者:龙应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