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何炅已經小有所成,那30歲的你在做什麼?

十四年前何炅已經小有所成,那30歲的你在做什麼?

何炅可謂是陪伴了許許多多的80後,90後,從業26年什麼都好像沒沒有變一樣

30歲的何炅,那時候的他蛻去了青澀,慢慢走向成熟。

何炅的《快樂大本營》,已經陪伴我們的20多年來,期間會邀請很多的明星,比如楊紫,楊冪,吳亦凡還有最近很火的蔡徐坤。《快樂大本營》的收視率一直很高,他也是我們看熱門明星的地方,不知道最近大熱的《延禧攻略》的秦嵐和聶遠會不會有機會上。

十四年前何炅已經小有所成,那30歲的你在做什麼?

十四年前何炅剛好30

那今天的你30歲的你在做什麼?

前幾天偶爾翻到知乎上的一個問題 30歲的你做什麼5年後會受益,

十四年前何炅已經小有所成,那30歲的你在做什麼?

十四年前何炅已經小有所成,那30歲的你在做什麼?

我看了有一些感觸,想想當年和自己的一起奮鬥的人有一兩個,已經做到定級別——至少是總監級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於20萬的人;大多數的人大概是80%的人和我一樣依然依然處於一個相對低的位置,無論是職位層級和物質回報,還是個人的價值感,均無法得到較高認同。人家總說二八定律,無論工作,職場還是生活都有這樣神奇的定律。

不時的想起《10000個小時可以變成大家》10000個理論,風靡一時,後來又有個《20個小時可以學習任何技能》都有共同的理論:

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長的領域,至少精耕細作了10年以上。

不少人在20多歲時候不停的跳槽,換不同職業換工作,雖然收入上升了10%,但是對自己專業度是有害的。以上面成功的理論,這樣做是不明智的。

有句老話你還年輕呢?我年輕時候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現在已經快到了30歲,這樣浪費時間,不是我的資本了。不要在有假如可以重來這樣幻想了。

我很幸運有個做人生規劃的朋友,下面是他交給我的經驗之談,分析給大家。

一。改變一些思維方式,把如何賺錢這個課學起來,一本書教你如何賺錢

我們一直在學校裡學習許多生活技能,比如語文,數學,可怕的生物等一些課程,為了一些分數拼上性命。哈哈哈,為啥不開個課,叫做如何賺錢。我一直很疑惑。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推薦一本《窮查理寶典》,還有微軟的比爾蓋茨也推薦這個書。我再次推薦這個書。

十四年前何炅已經小有所成,那30歲的你在做什麼?

2.直線,是取得成功的唯一的捷徑

我們初中就學過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成功捷徑就是直線。

我們要成為什麼人,就去做,然後擁有什麼。

我的一個親戚,算是表舅吧,211工程畢業,英國留學一年,研究生畢業,長相一個字醜,不過有才華,前段時間又換了一份工作,他從25到29歲共換過10份工作。第一次公務員考上,我還陪著一起去,當然他說150多,我記得我就只有100 (大家不要笑)。後來再也不和他一起考試,和學霸考試找虐。

前段時間看他好像還在找工作,媳婦也沒有可惜。

突然想起培根說的孩子你要注重你腳下的地,它是支持你的基礎。做人嘛要有厚度。

只有你在一個方向上堅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報。而且這種回報會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產生一個相對長期的影響。

十四年前何炅已經小有所成,那30歲的你在做什麼?

同時也正是這麼長時間的積累,讓你的基礎非常紮實和牢固,你的腳步也會站得更穩。

最後以《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作為結尾(其實我也寫不下去了):“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你沒有本事成為聖者,但一定要變成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