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百業興 奮起正當時——睢縣復工復產復學紀實

春回百業興 奮起正當時

睢縣復工復產復學紀實

核心提示

4月16日,行走在睢縣大地,寒意漸消,草長鶯飛,一片復甦景象。

睢縣足力健生產廠區,裁斷、針車、成型、包裝等4條“ZPS一條龍生產模式”生產線正開足馬力不停地運轉,一輛輛滿載產品的卡車發往全國各地。

城鄉大街上,車水馬龍,超市、服飾、建材、餐飲、理髮等商鋪人來人往,井然有序,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全縣118個扶貧車間,全線復工復產。

田野間,大棚裡的花生、草莓、蔬菜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勤勞的農民在田地裡澆水、施肥、打藥、播種,宛如跳動的音符,奏響春之曲……

黨建引領 “紅色引擎”推動復工復產

“烈火煉真金,考驗見本色。”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睢縣全縣上下迅速響應,1154個黨組織迅速進入“戰時”狀態,一個個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一名名黨員幹部衝鋒在前,一面面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屬地防控、行業防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等聯防聯控機制即刻成型,組成了一張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疫情防控大網。

隨著疫情形勢的持續向好,睢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按照中央、省、市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有序推進春耕春種、復工復產、復市復學,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該縣成立了企業復工復產領導組,縣級領導幹部積極與所聯繫企業溝通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困難,並組建復工復產服務專項工作小組,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駐廠服務,實施網格化管理機制,建立網格員隊伍,引導工業園區、企業設立黨員服務崗、黨員先鋒隊,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指導幫助企業建立消殺、通風換氣、員工分餐或錯時就餐等制度,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後機器、用工、資金不足等問題,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成為企業復工復產的“主心骨”。


創新服務 助力企業“渡難關”

“在疫情防控初期,睢縣涉及民生的安琪酵母、豫糧酒精廠、豫糧海鼎飼料、六合飼料等4家企業在做好嚴格檢測、消毒的情況下就開始復工了。”該縣工信局局長袁東風說,為確保防疫物資市場供應和養殖戶原材料的需求,睢縣及時成立了復工復產領導組,派專項工作人員入駐企業,網上招聘人員,開闢健康綠色通道,為企業的用工、原材料供應等紓危解困。

“自2月1日起,我們一線員工就開始上班了,並且實現了三班兩倒制,機器每天24小時不停生產。”豫糧集團睢縣農業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安說。

為全面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該縣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睢縣人民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關於做好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復工開工“十條”措施,製作發放了《企業問卷調查表》,及時瞭解企業需求,並堅持問題導向,列出問題清單,逐項解決、對賬銷號,儘快復工復產。針對區域差異,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專題研究、特事特辦。

“為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幫助企業老員工返廠,我們實行網上招工,並抓住外出農民工不能出去打工的良好機遇,迅速啟動春季招工工作。”該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張琦說,同時協調金融部門降低反擔保門檻,縮短貸款審批及發放時間,加大對企業貸款支持力度,2月至3月,共向全縣19家工業企業發放貸款7055萬元,已對接23家企業,計劃放貸1.78億元。

目前,該縣金振源電子、嘉鴻鞋業等100家規模以上企業已經全部復工生產,復工人數達15682人,全縣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1913家,復工率達100%。


搶抓機遇 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在各項優惠政策下,該縣掀起了返鄉農民工創業高潮。目前返鄉農民工創業達2.5萬人, 新增私營企業2285個,登記個體工商戶21346個,創辦農業專業合作社1369個,帶動就業11萬人。

家住匡城鄉陳莊村的返鄉創業人士馬正偉告訴記者,他今年回鄉投資5000萬元,在該村的廢棄窯場建立了佔地40畝的麵筋加工食品廠。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完成了各項審批手續,機械設備已安裝就緒,有望在5月初投產運行。項目建成後,將為本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帶動優質、高效小麥種植面積5000餘畝。

“勞務經濟是我們鄉的支柱產業,我們鄉僅建築業‘大老闆’就有200多個。”白樓鄉黨委書記李洪昌說,該鄉依託勞務資源優勢,聯合100多名企業家組建了返鄉創業孵化園 ,不僅使他們實現了資源共享,更拓寬了本鄉及周邊村群眾的就業渠道,同時引導他們返鄉創業,反哺家鄉。目前該鄉已建立了廣植產業園、海濤農機合作社、義坤養殖合作社等10個種植養殖產業園,有各類企業140多個,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外出務工人員1.5萬餘人。

為抓好春耕生產及麥田管理,睢縣組織農業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開展“百名科技人員包百村”科技下鄉服務,在給農民群眾帶去新品種、新技術的同時,加強對農民尤其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人員的指導與培訓;按照“南筍北椒中果蔬”農業產業佈局,發展優質花生30萬畝、蔬菜18萬畝、蘆筍3萬畝、辣椒8.5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5.5萬畝,並圍繞“一鄉一園、一村一業”戰略格局,打造出潮莊蘆筍小鎮、中順辣椒小鎮、雲騰生態小鎮、袁莊草莓小鎮、G343、S211、S214、惠濟河沿線“四鎮四帶”產業帶,同時推進河堤蘑菇、周堂葡萄、澗崗西瓜等蔬菜大棚生產。


統籌推進 全線復產奪勝利

在穩步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睢縣對標小康補短板,全力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以脫貧“百日會戰”為統領,在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基礎上,強化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和發展後勁,快速增加農民收入。強化環境衛生整治力度,“三場一街一廁”建設和“四美鄉村”“五美庭院”創建活動及“廁所革命”,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縣118個扶貧車間已陸續開工,就業人數接近春節前水平。

以“不讓病毒進校園,確保師生安全”為目標,統籌做好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和教育重點工作。在疫情防控初期,睢縣按照“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工作思路,開辦“空中課堂”,讓教師、學生利用電視、電腦、手機等終端,進行師生互動輔導、佈置作業、答疑解惑、學習評價,以提升學習效果。

在復學工作中,睢縣全力做好學校防疫物資儲備、重點場所消毒及開學後監測管理工作,並根據各校實際,採取“一校一策”“一校一案”“一班一冊”“一人一檔”等方案,逐項對照,保證開學後師生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和正常的教學秩序。

為儘快全面恢復群眾的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群眾的日常生活,該縣還制定出臺了《關於部分門店商鋪有序復工的通知》,要求除網吧、洗浴中心等群眾聚集性場所繼續暫停營業外,餐飲行業開通網上訂餐,大型超市、藥店、農貿市場、理髮店、維修服務、建材裝飾等民生行業在滿足復工條件下,由政府指導陸續有序復工復業,相繼開通了城內公交和到商丘、鄭州等地的客運班車,商貿市場、交通呈現出繁榮的局面。

為統籌推進睢縣林業各項工作穩步開展,該縣著力構建“一網、一村、三園、七廊道、一基地”的生態建設佈局。去冬今春以來,該縣新建完善農田林網10萬畝;建成鐵佛寺郊野公園、利民公園、省級榆廂森林公園;依託睢蓼路、蓼黃路、羅馮路、帝胡路、石平路、潮白路、申家溝等各級道路及小型河流組成的生態廊道網絡建設,綠化總長度約130公里,綠化面積1萬餘畝;建設林木育苗基地2000畝,全縣累計植樹60萬餘株,造林6500餘畝,從而實現了國土綠化、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有機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