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弟子30余,与木为伴50载 ——洪泽最后的箍桶匠薛传江

沿着东风路向西走到红心桥,桥头的巷子口能闻到阵阵刨花的清香,再向里走十步便是箍桶匠薛传江的店了。年近古稀的他,手脚却不输年轻人,一手箍桶的功夫更是洪泽一绝。

木匠活计,又细分为“大木”“小木”“方木”“圆木”。建造房屋的称“大木”;根雕木刻的为“小木”;打制家具叫“方木”;而如他这般箍桶的,则属于“圆木”。据徒弟介绍,洪泽精通“四木”的全才,薛师傅怕是硕果仅存的一人了。

门下弟子30余,与木为伴50载 ——洪泽最后的箍桶匠薛传江

薛传江是西顺河镇人,父亲早逝,他由母亲拉扯大。17岁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跟着一位顾姓师傅学习木匠活。凭着远超常人的刻苦,他深得师傅青睐,作为“大师兄”的他常代师傅教授更小的师弟们。三年艺满后,20岁的薛传江怀揣着走南闯北的梦想离开了家乡。苏州、南通、上海、天津、济南、广州,祖国的各地留下了他年轻的足迹,踏四季、走八方,吃百家饭,他的技术也在旅途中一天天成熟,除了木工活的四大门类,他还触类旁通地掌握了油漆和玻璃切割技术,也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众多弟子。

40岁那年,徒弟们一起合计给薛传江过生日。宴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7名弟子齐齐向薛传江敬上了一杯授业酒,那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门下弟子30余,与木为伴50载 ——洪泽最后的箍桶匠薛传江


门下弟子30余,与木为伴50载 ——洪泽最后的箍桶匠薛传江

53岁时,薛传江结束了漂泊在外的生活,回到了家乡洪泽。他在城西不起眼处开了一个小小的箍桶店。“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位置偏僻,但他做的木桶却供不应求,每天早早就要起来选材、锯木、箍桶,到傍晚才收工。邻居们打趣说:“他呀,一年三百六十天,大年初一歇一天”。

门下弟子30余,与木为伴50载 ——洪泽最后的箍桶匠薛传江

箍木桶是一门复杂的手艺。木板之间用单凭销子连接,再用金属圈箍紧,不依靠胶水粘合。薛传江制作的木桶严丝合缝,烈日暴晒后不漏不散,口碑声传省外。

为盱眙925厂制作月牙壶,一直是他津津乐道的一件事。“那是一种月牙型的特种水壶,适合军人背着在野外行动,”薛传江说,“它的构造与过去所做的圆桶截然不同,部队对桶的要求又极严格。”他与盱眙当地的木匠们同吃同住,一起研究讨论。圆周率、弧度、外观完全没有前例可供参考,全部需要重新演。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月牙壶终于完成了。

“完成样品后,我们又手工制作了1000多只。”这批月牙壶密封性极好,开水在其中能长久不冷,是薛传江平生得意之作。

门下弟子30余,与木为伴50载 ——洪泽最后的箍桶匠薛传江

如今的薛传江与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他说自己身子骨还硬朗,不想早早“享清福”,不过木匠手艺却早一点点传给了女婿。今年69岁的薛传江不会上网,更不用说玩微信、刷抖音和线上销售了。他的店铺无名无匾,只在门板上简单写了个电话号码,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

“手艺人靠手不靠嘴!”他始终信奉着这句师傅传下的老话,用心做桶,朴实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