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最近,冲着王凯去追了两集《清平乐》,谁知主角未登场,却先被太后圈了粉。

剧中,抛去精美考究的服化道不说,鲜活又传奇的历史人物宋仁宗、韩琦、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轮番登场,在增加了故事的真实厚重感的同时,也唤起了大家对语文课本的熟悉记忆。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其实,在宋仁宗赵祯的一生中,名臣将相的功绩固不可少,但有一个女人同样不可忽视,她就是赵祯的嫡母、章献皇后刘氏。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清平乐》中的太后刘娥,原型为宋真宗赵恒的皇后,真名已不可考,但民间文学多称她为“刘娥”。

这位奇女子,从卖唱歌女一路逆袭成为大宋王朝的摄政太后,经历不可谓不精彩。

纵观刘娥的一生,简直就是《甄嬛传》的加强版啊!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比甄嬛更了不起。

因为人家是拿着灰姑娘的剧本,愣生生演出了大女主的故事线!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历史上,刘娥出生于四川华阳,家世贫苦,遭遇惨淡。她出生不久便成了孤儿,由外祖把她养大。刘娥十多岁时跟着一个叫龚美的银匠进了京城,之后不久就被卖入韩王府为奴。

刘娥擅唱鼓儿词,又兼貌美,颇得韩王宠爱,但由于出身寒微,一直没有名分。直到韩王成了后来的宋真宗,刘娥才被封为四品美人。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刘娥入宫后,有了更多的机会读书识政,加上性格机敏,真宗对她更加信赖。

刘娥自身也非常争气。此后,她用了八年时间,一路从美人晋升到德妃,直至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真宗患病,政事多由皇后刘娥处理。两年后,真宗病逝,11岁的小皇帝仁宗即位,刘娥又从皇后变成了垂帘摄政的太后。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据史书记载,刘太后生活简朴,赏罚分明,重用贤臣,约束亲族。

她不仅在真宗病重时,凭借杰出的政治智慧保障了皇权顺利交接,还通过垂帘听政,发行交子,创设谏院,为后来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基础。

因此史书称赞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其实,抛开历史人物原型的加持,单就剧中人物而言,刘太后的智慧气度,较之大女主剧的鼻祖甄嬛,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在第二集中,皇后跑去找她发牢骚,吐槽皇帝不待见自己。旁观者清的太后说了这么几句话,堪称经典:

“我能让官家娶你,但是没有办法让她爱你,我能给你中宫之位,却给不了你中宫之尊。你想接近官家,可是你无才无智,又不闲不顺,我又能如何呢?”

这话说得通透!夫妻之间也好,职场之中也罢,别人可以给你位置,但守不守得住,全凭个人本事。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没实力,怨天怨地怨空气也没用。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皇后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又接着为自己辩解,说因为心里苦,才一时忍不住,情绪爆发的。

对此,太后又说:

“这世上,没有谁能日日开心,谁没有愤懑难抑制啊?欲得他人之惧,先有慑人之能,欲得他人之敬,先有服人之德。”

看到这儿,作为观众的我,不禁要为太后击节叫好了。难怪她能成为太后,活得实在太通透了!

没错,情绪谁都会有,并不是你一个人受尽委屈。

但一味地发泄情绪并不能解决事情,有发脾气的功夫,不如静下来反思反思自己。


刘太后不仅是在家庭问题、为人处世上通透豁达,对朝政上的人事任免,也别有格局。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剧中,大臣晏殊因为责罚侍从、导致其磕断门牙一事,被御史参奏。有人认为这种小事不值一提,有人则觉得晏殊失仪,应当重罚。

对此,刘太后最后做出决断:

“执国便如执秤,不过是以公而求平。不平则不稳,不稳乃是国之祸首。是以,吾为这一平字,须得取舍。”

“晏相为官忠直,既能且惠,惜乎少年成名,难免凌傲之气,不屑中下之才,于人过苛。此番严罚,不单是警群臣,也是让晏殊磨磨傲气。

遂将晏殊贬黜出京,任职应天府。

这一番处理,可谓有理有据,令在场所有大臣包括晏殊在内,全都心服口服。

《清平乐》刘娥:三句话道出高格局,她是比甄嬛还厉害的大女主!

与甄嬛一生囿困于家族得失、男女之爱,周旋于后宫的方寸之间的小巧相比,不得不说,刘太后的言行格局,才是真正的大女主风范!


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