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林,燃油大王

兴隆集团的创始人林恩强有燃油大王之称,叱吒新加坡石油交易市场近半个世纪。林恩强的发迹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OK林,燃油大王

进军国际石油贸易和航运业务

林恩强祖籍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其父早年在新加坡经商,12岁那年,母亲带着林恩强迁居新加坡。1963年,林恩强一个人开着油车往返于新加坡的运输公司、郊区电厂、以及建筑工地,为他们提供柴油。其业务渠道也日渐扩大,并开始招兵买马,购买油槽车,成立了兴隆集团。

OK林,燃油大王

1968年,兴隆集团购入了第一艘100吨油船——“海狮”号,这艘油船也成为兴隆集团走向财富之旅的转折点。凭借这艘油船,兴隆集团开始为新加坡过往船舶提供加油服务,相对稳固的收入为兴隆集团提供了事业腾飞的平台。随后,林恩强决定进军国际石油贸易和航运业务,开始逐步购入大型油船参与石油贸易,并出租油船供跨国石油公司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兴隆集团开始进口原油在新加坡进行提炼。多元化的经营以及贸易量的剧增促使林恩强不得不进一步扩充船队,1985年,兴隆集团第一次自行订造远洋油船“海洋公主”号。80年代末期,兴隆集团成为新加坡本地仅有的两家持有“核准石油贸易商资格”的本地公司。十年过后,林恩强大手笔购入5艘VLCC,并定制了19艘特殊油船。

1998年,兴隆集团通过1艘价值1.2亿美元的“Ellen Masek”号油船一次性购入46万吨柴油,一举奠定了在新加坡柴油贸易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国内投资发展兴建石油仓储

90年代起,林恩强把事业发展回国内。兴隆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最早在1995年,当时林恩强在福州兴建了一座可以停靠3万吨级油船的现代化码头,储油库总储量为8.5万立方米。但该项目遇到了挫折,林恩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000多万美元的投资几乎打了水漂”,只能租给中石化使用。

2011年,兴隆集团在福建湄州湾港先期砸下了50亿人民币,用于建设亚洲规模最大的石油仓储基地。福建湄州湾港储油设备的初期容量即达1000万桶,之后多项扩张计划还包括在人工岛屿上兴建许多储油槽,并打造能够停靠2-3艘VLCC的船位。

OK林,燃油大王

林恩强计划为这一亚洲最大石油仓储基地项目投资17亿美元。2013年,林恩强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湄洲湾港是个世界少有中国唯一的港口、有广大的腹地,很好的基础设施,还依靠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不过,林恩强当时也表示,由于项目规模较大,这一工程仍需等待来自中国监管层的批复。一旦项目获得批准,兴隆集团也将寻找中国一家大型国有石油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新加坡“OK林”

作为叱吒新加坡燃料油市场的商人,他的外号为“OK林”,即如果想要在新加坡买卖燃料油,必须要新加坡油王林恩强点头说OK。

2019年,林恩强在《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18位,财富净值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07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