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


新冠疫情下,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


1.整体调节作用于多个环节治疗—多靶点。

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芳香温通通络治标,补虚化痰活血治本

3.预防为主——“治未病”。

4.毒副作用少。

二、心血管科常用中成药分类

1.活血化瘀类--侧重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此类药物药性走窜,易伤人正气,故一般在病人症状缓解后应减量或停药,即中医所谓的“中病即止”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

2.芳香温通类--侧重对血管的作用和保护,在病人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多选用芳香温通药。如麝香保心丸、心宝丸等。

3.扶正宁心类,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

三、心血管科常用中成药(括号内为CNKI可检索的研究文章数量)

口服药

速效救心丸1426 宁心宝胶囊32

麝香保心丸1700 稳心颗粒2767

复方丹参滴丸4302 参松养心胶囊1863

冠心丹参滴丸102 心灵丸61

通窍救心油6 宽胸气雾剂47

复方丹参片904 松龄血脉康胶囊239

注射剂

大株红景天注射剂

丹红注射剂

苦碟子注射剂

参麦注射剂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红花黄色素注射剂

舒血宁注射剂

四、心脑血管常用口服中成药介绍

复方丹参滴丸

【成 份】丹参、三七、冰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一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本品无毒性,偶见胃肠道不适,停药后症状消失。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冠心丹参滴丸

【成 份】三七、丹参、降香油。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冠心丹参滴丸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一定的作用,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减少心肌组织中丙二醛的生成,保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增强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功 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所致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

【用法用量】舌下含服,一次10粒,一日3次。


血府逐瘀胶囊

[成  份] 桃仁(炒)、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牛膝、柴胡、桔梗、枳壳(麸炒)、甘草。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

[注意事项] 1.气虚血瘀者慎用。2.本品含活血行气药物,孕妇忌用。3.忌食生冷、油腻之品。4.体弱无瘀者不宜使用。


心宝丸

【主要成份】冰片、蟾酥、附子、鹿茸、人参、肉桂、三七、麝香、洋金花。

【药理作用】药理研究证实,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加强心肌收缩作用。本方可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改善心功能,服用本品15~30分钟后,胸闷改善。1小时后心电图缺血型ST—T段开始改善,8~12小时达高峰,24小时回复到原来水平。服药第3天心功能明显改善,服药5~7天疗效达到高峰。

【功能主治】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心肾阳虚,心脉瘀阻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动过缓、病窦综合症以及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用法用量】口服,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心功能1、2、3级一次分别服用120、240、360毫克,一日3次,一疗程为2个月;在心功能正常后改为日维持量60-120毫克。病窦综合症病情严重者一次300-600毫克,一日3次,疗程为3-6个月。其他心律失常(期外收缩)及房颤,心肌缺血或心绞痛一次120-240毫克,一日3次,一疗程为1-2个月。

【注意事项】孕妇、青光眼患者忌服。


稳心颗粒

【主要成份】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药理作用】经动物试验,其结果表明,本品对心律失常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并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属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4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头晕、恶心,一般不影响用药。


参松养心胶囊

【成 份】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期间可出现胃胀。


五、临床常见不合理使用情况

1. 不合理联用:如3~4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用,

2. 适应症不合理

3. 不辨证使用——小柴胡汤事件

4. 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缺乏科学性:如苏合香丸、朱砂安神丸等因含汞,禁止与西药碘化物、溴化物、亚铁盐类药物合用,以免导致药源性肠炎。含有有机酸的中成药,如大山楂丸、人参健脾丸,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曾出现过结晶尿、血尿等; 含有钙、铁等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等,不宜与四环素类药物合用,曾报道出现过胃肠刺激等

5. 用法用量超常规用量


六、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1.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2.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3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4 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5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6 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7.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8.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给药途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


新冠疫情下,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