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检查有哪些“套路”?(一)

一名优秀的税务稽查人员,除了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税务知识外,还要掌握有效的税务稽查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套路”,它就像税务人员手中的一把“利剑”,可以使税务稽查人员轻松化解难题,面对海量的账目、资料和数据,也能在有限制的时间内将涉税问题“一网打尽”。依笔者的工作感受,税务稽查方法,实践重于理论,在“战斗”中成长,在实践中总结意义重大。

“套路”一:案头分析

“案头分析”是税务检查正式实施前一个重要工作环节,这一环节要求检查人员要通过税务机关信息平台、上市公司公告、房产、国土管理部门等各种途径广泛搜集与被查单位有关的涉税信息,如各税申报缴纳信息、财产信息、经营信息、股东信息等,在掌握大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财务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发现涉税疑点、求证涉税疑点。案头分析虽然不是执法环节,但对涉税案件的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真、仔细的进行案头分析,不仅能为正式检查广泛积累工作素材,提供检查线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基本确定疑点甚至直接锁定涉税问题。

案例一:检查人员在对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5年-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案头分析,《资产负债表》显示:该单位“其他应付款”长期保持较大余额,经检查发现,该余额为计提应支付给其上级单位的费用(相当于“提成”或“好处费”),自2015年起,由于相关政策趋紧,其上级单位与被查单位脱钩,不再收取费用,但被查单位依旧计提相关费用,并在税前扣除,未做纳税调增,同样,经检查确认,最终少缴较大数额税款。

案例二:检查人员在对某有限公司2015年-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案头分析,《资产负债表》显示,该单位预收账款有较大余额,且账龄较长。检查人员将此作为疑点,随后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单位于十年前转让一块土地,签订了转让协议并收取了款项,但由于其他原因,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将土地使用权交付给另一方,但该公司财务部认为已经转让,所以,合同签订次月起就不再申报缴纳土地使用税。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人员陆续调整工作岗位,这件事情被遗忘,直到被查才知道公司名下还有这块土地,相应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未申报缴纳。

“套路”二:聊天

聊天也能聊出涉税问题吗?是的,能!……

税务检查有哪些“套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