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一直到十月十五日,安康的市民都可以在安康历史博物馆欣赏一个颇有意趣的摄影展。其摄影主题一是日本京都的风景和风俗,一是陕西安康的自然与人文。

这个展览全称是第二十二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展。

安康历史博物馆馆长施昌成说,这样的交流展在安康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走进展厅,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没有任何陌生的感觉,汉字书法、汉字篆刻、接近或者类似汉唐的服饰与传统建筑和习俗,让人感觉到区别的是摄影者的署名。作品上的标签提醒大家,这是中国与日本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的一次交流。

展厅不算大,展品不算多。百幅左右作品,日本京都摄影作品与中国安康摄影作品各占半壁。让人可以静静地慢慢地感觉这之中似有似无的区别。来自日本京都摄影作品体现的静谧安宁气氛是不是多一些,而安康的摄影作品气氛是不是更为热烈一点?或许从技法而言,安康艺术家们在技法处理上似乎还更胜一筹,强烈形式感形成的画面构图似乎更具震撼与冲击,色彩饱满令人心醉。但是京都艺术家的平和含蓄似乎又展示另一种视角与韵致,温润之美也值得回味咏叹。

再仔细欣赏,景色还是有明显差异。比如《冬天的会津铁道风景》《春天的会津铁道风景》虽然似乎也是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景致,日本的铁路与机车到底显得小巧精致和纤弱一点,更有一种年代感,让人想起山村小镇上的小站风光,还有几乎要俯身到火车车身上的樱花树花叶,都是在中国大陆所少见的样式。

同样,在日本京都的作品中你几乎难以看到宏大叙事,那种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厚重与深远,真是连一点影子都寻不到。而在安康艺术家作品里,无论是天书峡秋色、南宫山云海,乃至石泉老街夜色,都在尺幅之间尽显壮阔波澜。

也许是文化的相似与渊源所致,观看日本艺术家的作品没有丝毫阻隔。但是,我到愿意相信他们进行文化交流和增进民间往来的诚意。

比如他们特意选择了不包含片假名的书法作品,比如他们还特意选择了一幅题名《馒头》的作品,拍摄的是一块纪念碑文字,这是一个叫川岛英子的日本人在1994年建造的碑,纪念给日本传去馒头制作技术并成为日本馒头和点心制作始祖的一个中国人。我想,他们应该是想籍此含蓄表达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依恋。当然,京都府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会长田中彩寿也在贺词中直言,摄影展的目的是希望实现中日两国人民心心相通、彼此理解。传递的是从民间而来朴素真实的日本人民心愿。

这样的展览在安康这样一个稍显偏远的陕西南部小城市进行,让我感觉惊喜。

当然,并没有什么特别意外的感觉,因为近年来在安康这个城市,不仅与日本,还有与欧洲、非洲、美洲的各个层次官方与民间的交流都在越来越密集的发生。这其实从一个小城市的文化活动最好诠释了中国政府向世界扩大开放的决心。

这是中国的未来,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的未来,也是安康的未来!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安康历史上首次国际文化交流展有哪些看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