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這些教綜題83%的考生都會做錯

又整理了些高頻易錯的內容,小夥伴們一起看看吧!做做看,你能對幾題?

問題: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

A.社會生產力 B.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考點:教育與社會

提示:決定教育性質的直接因素是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社會生產力。若題幹中沒有提出根本或直接二字,主要考查的就是直接因素,就選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參考答案:A

問題:教師教學的直接依據是?

A.課程標準 B.教科書

瞧一瞧:這些教綜題83%的考生都會做錯

考點:課程的表現形式

提示: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任務、知識的範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教師應將課程標準作為檢查自己教學質量的依據。(注意課標的內涵和作用是高頻考點)

教材是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系統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它是知識授受活動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教科書是教材的主體,是學生獲取系統知識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參考答案:A

問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屬於?

A.形象記憶 B. 情緒記憶

考點:記憶的分類

提示:形象記憶是個體以自己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人有多種感官,每一種感官都可以對接受記憶表象,其中以視覺表象和聽覺表象為主。“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就是對感知過的聲音形象的記憶。這裡不絕於耳的是聲音表象,故選形象記憶。

參考答案:A

問題:幼兒利用掰手指來數數,這是典型的?

A.直覺動作思維 B.具體形象思維

考點:思維的分類

提示:直觀動作思維又被稱為“實踐思維”,是憑藉直接感知,伴隨實際動作進行的思維活動。幼兒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在實際操作中,藉助觸摸、擺弄物體而產生和進行的。例如,幼兒在學習簡單計數和加減法時,常常藉助數手指,實際活動一停止,他們的思維便立即停下來。(參考教材:李迎春主編,心理學)

參考答案:A

問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體現的意志品質是?

A.堅韌性 B.自制性

考點:意志的品質

提示:這是一個爭議的點,兩個選項都有教材依據。建議要是遇上單選的話,解決辦法如下,有自制選自制,有堅韌選堅韌,要是兩個同時出現,優選堅韌性。原因有二,第一,彭聃齡的《普通心理學》是考研參考教材,較為權威,二是堅韌性是意志品質綜合的表現,沒有自覺性、自制性等是無法做到堅韌性的。So,單選優選堅韌性。(具體分析點擊下方鏈接)

參考答案:A

問題:“望梅止渴”屬於哪一類條件反射?

A.第一信號系統 B.第二信號系統

考點:條件反射的分類

提示:望梅止渴就字面意思而言是看到梅子流口水,所以是第一信號系統,而望梅止渴的典故是沒有看到梅子是言語提示又似第二信號系統,有些歧義。具體請參照權威圖書,梁寧建 的《心理學導論》中有相關描述,翻到55頁,教材中明確指出“望梅止渴”屬於第一信號系統的活動。心理學家想的很簡單。

參考答案:A

問題: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相對較易,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相對較難。這說明情緒具有?

A.動機功能 B.組織功能

考點:情緒的功能

提示:

A.動機功能

情緒和情感是動機的源泉之一,是動機系統的二個基本成分。它能夠激勵人的活動,提高人的活動效率。適度的情緒興奮(如緊張焦慮),可以使身心處於活動的最佳狀態,推動人們有效地完成任務。

研究表明,適度的緊張和焦慮能促使人積極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情緒對於生理內驅力也具有放大信號的作用,成為驅使人們行為的強大動力。

B.組織功能

情緒和情感這種特殊的心理活動,對其他心理過程而言是一種監測系統,是心理活動的組織者。積極的情緒和情感具有調節和組織作用;消極的情緒和情感則有干擾、破壞作用。情緒和情感的組織作用表現在促成知覺選擇,監視信息的移動,影響工作記憶,影響思維活動和人的行為表現。

組織功能體現在積極的情緒情感具有調節組織作用,消極的情緒情感具有干擾和破壞作用。感興趣、喜歡都有利於促進學習,厭惡不喜歡會起到干擾阻礙作用,所以學起來比較吃力。所以啊,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你得先愛學習呀!

參考答案:B

問題: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根本不同的是?

A.教書育人 B.為人師表

考點:師德

提示:教師職業區別於其他職業的標示是教書育人,教師職業道德區別於其他職業道德的顯著標志是為人師表。

參考答案:A

問題: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A.學習過程 B.學習心理

考點:教心概述

提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學習過程,教育心理學的核心是學習心理。

參考答案:A

問題:人們根據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規則解決問題,從給予的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的是?

A.常規思維 B.聚合思維

考點:思維的分類

提示:聚合思維也叫求同思維,是人們根據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規則解決問題,從給予的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

常規思維又叫再造思維,是指人們運用已獲得的知識經驗,按現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慣常的方法、固定模式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如運用公式解題。【這兩個概念比較相似,注意咯!】

參考答案:B

問題:知識的過程有知識的獲得、知識的保持和?

A.知識的提取 B.知識的應用

瞧一瞧:這些教綜題83%的考生都會做錯

考點:知識學習的過程

提示:知識的學習是個體獲得知識的內在加工過程,是學習者將言語符號中的知識內化為個人內在認知結構中的具體知識的過程,作為一種間接獲得經驗的心理過程,知識的學習一般經過以下三個階段:知識獲得、知識保持和知識提取。(另一版本:理解、鞏固、運用)

參考答案:A

真題鏈接:

【2012年棗莊市真題】知識的過程有知識的獲得和( )。

A.知識的遷移 B.知識的保持

C.知識的擴展 D.知識的提取

答案:BD

問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體現注意的什麼品質?

A.注意的廣度 B.注意的分配

考點:注意的品質

提示: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是形容人要同時注意很多事物,把注意分配到不同對象上。類似的現象有:“左手畫圓,右手畫方”,“自彈自唱”,“一邊···一邊···”。

參考答案:B

問題:在操作技能形成階段中,表現出多餘動作消失這一特點的階段是?

A.操作整合 B.操作熟練

考點:動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提示:操作整合階段是把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成為定型和一體化的動作。這一階段動作成分間的相互干擾減少。操作熟練階段動作的執行具有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動化,各個動作之間的干擾消失。因此,多餘動作減少是整合階段,多餘動作消失是熟練階段。

參考答案:B

問題:學制在縱向上佔優勢的是?

A.單軌制 B.雙軌制

考點:學校制度類型

提示:作為學校教育系統總體結構,縱向上劃分為學校階段或層次,橫向上由不同的學校類型組成。就學制結構的特徵而言,如果縱向上的學校階段劃分佔優勢,或以學生的年齡來劃分起主導作用,就是單軌制或階梯制;如果橫向上以學生的社會地位、課程內容來劃分,而不是以學生的年齡來劃分,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可能就讀於不同的學校系統,就是雙軌制。So單軌制是在縱向上佔優勢,雙軌制是在橫向上佔優勢。(低頻考點,瞭解即可。)

參考答案: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