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兵王玉海——一片“兵心”為公益

沂蒙老兵王玉海——一片“兵心”為公益

看望抗戰老兵及參加平邑軍嫂愛心志願者協會活動

“退役軍人創業不易,但還是要將回饋社會作為終極目標。因為退役不能褪色,我們是部隊培養出來的,要始終保持部隊的優良傳統,盡己所能為黨和國家分憂解難,為退役軍人爭光添彩。”

山東省平邑縣退役軍人王玉海,走的正是這樣一條創業路。創業前幾年,他賣過蔬菜、送過外賣……歷經幾番風雨,在事業有起色後,他先後發起創立了平邑軍嫂愛心志願者協會、退役軍人軍嫂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致力於幫助更多的退役軍人過上幸福生活。

不斷“碰壁”中尋找出路

王玉海出生在平邑縣柏林鎮沙石橋村。這裡地處沂蒙老區腹地,人民群眾曾在淮海戰役中勠力參戰和支前。王玉海的外公就當過兵,他是聽著外公的戰鬥故事長大的。儘管父親想讓他也和自己一樣踏踏實實做個十里八村都有名的好廚子,但從小對參軍報國耳濡目染的王玉海,還是想去部隊闖一闖,一直盼著趕快長到18歲,當兵進部隊。

2005年,已經取得二級廚師資格證的王玉海揹著父親去驗了兵,父親拗不過他,終於同意他去參軍。就這樣,王玉海在部隊摸爬滾打了8年,兩次榮立三等功,一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連續5年被評為優秀士兵。

退伍返鄉後,王玉海認為自己在部隊經受了歷練,收穫了成長,想憑此大展身手。可現實不像他希望的那樣一帆風順。起初,在部隊當過炊事員的他,和戰友租了一個小門面房賣盒飯。那時還沒有外賣送餐平臺,王玉海和戰友既當廚師又當外送員,輪流做飯、送餐,經常從一大清早忙到下午兩三點才能喘口氣。儘管如此,掙到的錢也只夠勉強交房租。

後來,王玉海賣過電話卡、蔬菜,但每次都幹得不長久。村裡人在他背後嘀咕:“當了8年兵又咋樣?還不是一事無成?”這話傳到王玉海耳朵裡,他羞愧難當,離開村子到縣城去尋出路。

“那段時間我幾乎要崩潰了,但又有一種感覺:經過一次次碰壁,突破口可能就要找到了。”王玉海說,剛到部隊時,他也有過“水土不服”,班長教戰術動作,別人練習幾遍就會了,他得多訓好幾遍。

“再‘水土不服’,也不能意志上‘缺鈣’,堅持下去就會勝利。”

軍旅文化融入創業之路

2015年的一次戰友聚會中,一位老班長向王玉海建議,如果在平邑縣開一家軍旅主題餐廳,會不會有好的市場?

地處沂蒙老區的平邑縣有悠久的擁軍傳統,歷年來參軍人數都居全市前列,入伍新兵中也不乏一門三代兵的動人故事。當地人還把送子參軍看成和結婚、考學一樣的大喜事,要宴請親朋好友。

王玉海跟家人商量:“我有手藝,咱們這裡又有擁軍傳統,我要是開這麼一個餐館,既可以讓沒參過軍的人瞭解部隊,體驗軍營生活,也可以讓當過兵的人重溫軍旅,豈不一舉兩得?”

家人和幾位戰友湊出資金支持王玉海,幫助他在平邑縣開辦了一家軍旅主題餐館。王玉海精心籌劃軍旅元素的佈局和設計,牆上塗上迷彩色,掛上槍支模型,在空白處貼上戰鬥標語,還在餐館的前廳開設了內務展示廳。餐館服務員也進行了培訓,所有員工都練習站軍姿、喊口號,上班穿著迷彩服。在擁軍氛圍濃厚的平邑縣,王玉海的軍旅主題餐館很快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顧客。

儘管如此,餐館的經營也並非一帆風順,缺少經驗的王玉海遇到過不少難題。每一次,王玉海都會想起他在部隊的那段經歷。那時連隊的廁所很難刷乾淨,可王玉海偏和便池上的陳垢較起了勁,刷子刷不乾淨就改用鏟子,再不行就用鋼絲球一點一點擦。王玉海堅持了兩個月,廁所煥然一新。連長當著全連官兵的面說:“如果每一個人都像王玉海一樣,連隊還不得天天變樣子?”

“部隊生活教育我,只要勤勞肯幹,沒有過不去的坎。”憑著這個信念,幾次面對困境的王玉海都挺了過去,生意越來越紅火。

幫助別人比掙錢更有意義

臨沂市是個兵員大市,退役軍人每年達5000多人。不少退役軍人面臨著就業創業難題,還有一些軍嫂想謀個穩定職業也非易事。

隨著餐館迅猛發展,王玉海成立了餐飲公司。作為一個“過來人”,他開始琢磨著如何能幫助這些退役軍人和軍嫂。

多年的部隊生活,讓王玉海充分了解軍嫂的艱辛與不易。2015年,他發起成立平邑軍嫂愛心志願者協會,旨在發動沂蒙地區的軍嫂開展擁軍優屬活動。協會創辦4年來,會員已達近200人,籌集公益資金40餘萬元,探望現役軍人家屬、抗戰老兵、困難老人、貧困家庭等350餘人次。

藉助協會的力量,王玉海組織發起了多場退役軍人和軍嫂就業創業培訓,培訓退役軍人1870餘人,實現軍嫂上崗就業730餘人。去年5月,他開始著手建立平邑縣退役軍人軍嫂就業創業孵化基地。

王玉海不僅努力幫助軍人軍屬,還不斷拓展公益事業的範圍和幫扶對象。2016年,王玉海遇到不滿18歲的孤兒張善博。張善博還在襁褓中時,母親走失,父親傷心過度病亡,他從小由大伯拉扯大。王玉海得知他的經歷後,建議他去參軍,還自費給他置辦物品,親自送他到部隊。如今,王玉海的餐館中有60多名身患殘疾或家庭困苦的工作人員,“很多時候,扶別人一把,就可能改變他們的後半生。”

採訪臨近結束,王玉海告訴記者:“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比掙錢更有意義。我希望能把創業一路走來的心酸與失敗、快樂與幸福分享給更多的退役軍人,幫助大家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