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water發佈《2020年世界水發展報告》

UN-water發佈《2020年世界水發展報告》

圖片來自原文

2020年3月21日,聯合國水機制(UN-water)發佈《2020年世界水發展報告》(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20),報告的主題圍繞“水與氣候變化”展開。報告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水的可用性的影響、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水風險挑戰,並提出未來氣候變化背景下水資源可持續使用的發展建議。

1 氣候變化對水的影響

(1)水的可用性及可持續管理的影響:氣候變化通過水質和水量影響水的可用性,加劇當前的缺水形勢,進而潛在地威脅數十億人衛生設施的人權。在過去100年中,全球用水量增長了6倍,並且由於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和消費方式轉變等因素,全球用水量仍以每年約1%的速度穩定增長。在水質層面,氣候變化引起的高溫、洪水等會對水質造成不利影響。水體的溫度升高、水中溶解氧減少以及淡水水體自淨化能力降低等因素會導致水質惡化。氣候變化引發的水文變化,引起洪水或者乾旱風險,進而導致水、衛生設施和個人衛生基礎設施的風險增加,例如衛生設施系統受損或下水道泵站受淹。將加劇水資源可持續管理方面的挑戰,而在世界許多地區,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已經面臨巨大壓力。季節性缺水區域可能會因為氣候變化的影響導致該地區全年水資源的可用量發生變化。

(2)與水相關的領域影響:氣候變化影響對水資源有高度依賴的領域,比如糧食安全、人類健康、城鄉居住、能源生產、工業發展、經濟增長和生態系統等方面都對水高度依賴,所以上述領域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①氣候變化對與水相關的健康影響,預計主要包括與極端天氣事件(如沿海和內陸洪水)通過食物、水和其他病媒造成的傳染病、死亡和傷害,以及由於乾旱和洪水造成的營養不足或食物短缺。儘管難以量化,與疾病、傷害、經濟損失和流離失所相關的心理健康影響也可能十分重大;②氣候變化造成的與水相關的影響給商業和發電行業帶來風險。水資源短缺可能導致製造業或發電被迫中斷,影響還可能滲透到運營方面,影響原材料供應,破壞供應鏈,並損壞設施和設備;③氣候變化對城市供水系統的影響,一方面包括溫度升高、降水減少和更嚴重的乾旱,另一方面包括強降水和洪水事件的增加。正是這些極端情況使城市空間規劃和基礎設施提供變得更加困難。

2 目前應對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影響的舉措

(1)硬措施與軟措施共同發揮作用。硬措施包括加強蓄水設施、氣候防護基礎設施以及通過引入耐淹和耐旱的農作物品種來提高農作物韌性。軟措施包括洪水和乾旱保險、預報和預警系統、土地利用規劃以及教育、認知等能力建設。如城市規劃可通過科學合理設置排水系統,提供安全收集和儲存洪水的空間,以提高抵禦洪水風險韌性。城市充當著“海綿”角色,減少洪水侵襲並將雨洪作為資源進行利用。

(2)改善通信、監測和預警設施。社交媒體和移動電話服務之類的現代通信方法,為幫助改善通信、監測和預警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保障,推動決策過程中的性別平等主流化和社區參與,並改善機構之間的協調合作。

(3)農業用水管理方面,發展氣候智慧農業。首先是調整現有生產方式(採取防洪和排水措施),以應對水資源短缺和過剩發生幾率的增大。其次是通過採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氣候減緩措施,來使農業“脫碳”。

(4)能源和工業領域首先是降低能源需求和提高能源效率,增加低需水和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諸如太陽能光伏(PV)和風能等。對企業而言不僅是促使廢水再利用和提高用水效率,而且要關注評估其水足跡,並延伸至其供應商的水足跡。

(5)技術創新層面基於衛星地球觀測有助於確定降水、蒸散發、冰雪覆蓋及融化、徑流和水資源儲量的變化趨勢。用於監控耗水量的無線傳感器已經被開發,並且越來越多地被用於遠程計量。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收集處理與水相關信息和數據的連續流來幫助獲取知識,有助於進一步改善水資源管理。

3 展望

鑑於水和氣候在不同經濟部門和整個社會中具有跨領域的特徵,需要在各個層面上解決取捨和利益衝突,以便協商形成綜合和協調的解決方案,採取公平、廣泛參與、多個利益相關方協商的方式開展水治理,將適應和減緩計劃更名副其實地、系統地落實到水投資中,從而使這些投資及相關活動對氣候變化投資者更具吸引力。此外,與水有關的各種氣候變化倡議還可以帶來共同利益,例如創造就業機會、改善公共衛生、減少貧困、促進性別平等和改善生計等。

水與氣候領域之間需要加強合作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學研究領域。氣候變化領域,特別是氣候談判專家,應更加重視水的作用,並認識到水在解決氣候變化危機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水領域也必須同樣地、或是更多地將精力集中於推動水在適應和減緩方面重要性的認識,制定水相關項目的具體建議,並加強措施和能力,以規劃、實施和監督“國家自主貢獻”中與水相關的活動。通過水將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結合起來,是一個多贏提議。首先,它有利於水資源管理以及改善供水和衛生設施服務的提供;第二,它直接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影響,包括降低災害風險;第三,它直接和間接地有助於實現SDG6(水目標)本身外,還將對若干SDG目標(如飢餓、貧困、健康、能源、工業、氣候行動等的實現起到關鍵作用。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資源環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07期,吳秀平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