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永興坊,又見炊煙起

長安永興坊,又見炊煙起

永興坊恢復開園後,遊客一天天多起來。

長安永興坊,又見炊煙起

永興坊合陽木偶戲演出吸引遊客駐足觀看。

穿過古老的城牆中山門,一片青磚素瓦的仿古建築群赫然出現在面前,它就是聞名全國的網紅美食街區——永興坊。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國的餐飲業按下了“暫停鍵”。鼠年的大年初一,永興坊臨時關閉,本來做好了迎接春節餐飲旺季準備的永興坊各大商戶無奈紛紛關門閉戶,寒冬裡這裡一派寂寥冷清。

兩個多月過去,疫情控制形勢向好。3月20日,永興坊恢復開園。

4月15日正午,記者來到永興坊,只見園區內牡丹花開正好,街區中心廣場上正在表演著合陽木偶戲,街巷間食客遊人來來往往,商戶們臉上重新綻開了笑顏。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為這裡增添了熱鬧的氣氛,空氣中瀰漫著各種美食誘人的香味。人們不禁在心中感嘆:永興坊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有故事的永興坊

永興坊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位於中山門裡的永興坊,東臨順城巷,是唐長安108坊之一。唐太宗時名相魏徵的府邸就在這裡。永興坊旁邊的中山門,是1926年西安之圍解除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由馮玉祥主持修建的。

為了充分彰顯古城歷史底蘊,擴大西安知名度和影響力,2014年底,非遺美食街區——永興坊落成開放。永興坊充分利用千年裡坊深厚的文化底蘊,取陝西民俗文化為精髓,以明清仿古建築群落為載體,打造集民俗休閒、觀光旅遊、美食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特色旅遊名片,充分滿足遊客“一站式咥美陝西”的消費願望。永興坊分為關中巷、陝南街、陝北里、手工作坊、非遺文創街等7個街區,還有永興坊非遺文化中心、原創音樂、非遺劇場、百戲場、108坊戲樓等多個特色表演區域,更匯聚了陝西11個市107個區(縣)的上千種美食,已入駐商戶120餘家。

來自省內各個縣市的非遺美食,帶著濃郁的地方氣息匯聚於此,牢牢抓住人們的味蕾,讓人慾罷不能。大快朵頤後,遊客可以在非遺文創街上的“西安東西”“華清文創”等文創小店選上一個心儀的禮物,給自己西安之行留下一個小小的紀念。

“喝了摔碗酒,財運跟你走;喝了摔碗酒,山都抖一抖。” 2018年,這一攜帶著陝西傳統文化基因的永興坊摔碗酒一抖而紅,抖音播放量達7.5億次。隨著摔碗酒的走紅,永興坊成為古都西安一個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永興坊每年都會舉辦眾多的非遺文化活動,以此向世界發出非遺文化、民俗文化零距離體驗的邀請函。2019年2月19日農曆元宵節,來自馬耳他、白俄羅斯、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亞等8國的駐華大使走進永興坊,體驗和品嚐了漢陰白火石汆湯、陝北子長煎餅、定邊何老大釀皮等美食,與永興坊非遺工匠一起滾元宵、吹糖人、畫糖畫,感受“最中國”的西安年、“最民俗”的永興坊。

自開園以來,永興坊累計接待遊客超過4000萬人次,園區舉辦傳統節日、節氣主題等活動超過3000場次,華縣皮影、陝北說書、秦腔、提線木偶等累計演出26000餘場次,惠民演出百餘場。永興坊已成為境內外遊客來到西安必“打卡”的網紅之地。

春天裡的重啟

“受疫情影響,大年初一開始我們就關門歇業了。店裡所有人員放假回家。本來準備好的各種食材有的處理,有的只能銷燬。”子長煎餅非遺文化傳承人趙延東告訴記者。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一天天變好,大家都期盼著重新開業的那一天。趙延東說,開園前每天都有好幾位老顧客在微信上問他:哪天開業啊?好想再過來品嚐久違的陝北美味。

每一次暫停,只為更好重啟。

3月20日,正是農曆的春分節氣,沉寂了許久的永興坊終於迎來了重新開園的激動人心的時刻。永興坊總經理段曉玉告訴記者,為了迎接這一大家期盼已久的時刻,當日永興坊陝西非遺文化特色街區舉行了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永興坊“好久不見,匠心未變”主題活動,邀請了非遺傳承人代表、文化學者等共同見證。永興坊還為陝西支援武漢的全體醫護人員定向捐贈了1500份總價值30萬元的永興坊陝西非遺大禮包。

開園近一個月了,人氣是一天好過一天。寧強千錘酥鋪子的門口,師傅正在拉抻著麥芽糖。陽光下麥芽糖泛著誘人的金黃色,獨特的手工絕活引起遊客的圍觀拍照。在子長煎餅店,趙延東說,近些天賣出去的煎餅數量只有疫情前的十分之一,但可以感覺到人流量在逐步回升,不但有本地人,也有來自杭州、山西、雲南等省外的客人,大家對於最終戰勝疫情、摘下口罩的那天都充滿了信心。

正在店裡吃飯的李師傅告訴記者,自己是店裡的老顧客了,在家憋了兩個月,煎餅的香味讓他心心念念,永興坊開業後自己會時不時地過來解個饞。店裡的衛生消毒搞得很仔細,所以在這裡吃飯他很放心。

何老大釀皮店的老闆、來自榆林定邊的帥小夥何冬正在店裡忙活。有著一副好嗓子的他先後參加過央視的《星光大道》《黃金300秒》等許多綜藝節目,小有名氣。他後來在永興坊開了家榆林風味的釀皮店。剛開始由於店面的位置靠後,遊客較少,何冬就穿上陝北皮襖,戴上頭巾,紮上紅腰帶,在店門口開唱陝北民歌。這招果然奏效,頓時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前來。“人多時隊伍都排到了巷子口。”何冬笑著說。

每逢永興坊舉辦大型宣傳推介活動都少不了何冬的身影。“永興坊就像是我們的家,只有家好了,我們大家才會好。我們相信,我們會一起共渡暫時的難關,迎來更好的明天。”

好久不見 匠心未變

疫情期間,永興坊苦練內功,在產品升級、管理升級、服務升級等方面提前謀劃佈局。疫情向好後,永興坊推出了企業團餐、匠心預訂活動,用美食“飽”護企業復工復產。

復工後的永興坊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在街區入口處有專人掃健康碼。入口處設置了體溫自動檢測門,十分方便。每家店鋪門口都擺放著免洗手消毒液、測溫儀以及“本店已消毒”的桌牌。店員們皆佩戴口罩和防護帽,規範操作。

為推動文旅企業復工復產,西安市新城區制定《推進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支持措施》,通過減稅、降費、獎補等形式,向轄區文旅企業提供援助支持,提振旅遊市場。自3月20日起,新城區向永興坊定向發放惠民消費券30萬元,面值10元、20元、30元不等,這些優惠券可用於在永興坊的任意商戶進行消費。這一舉措大大激發了人們的消費熱情,為永興坊帶來了更多人氣。

“疫情當下,是危也是機,倒逼餐飲業尋找新的突破口。永興坊品牌一方面把線下永興坊的故事拿到線上來展示,讓更多遊客在線上也能夠一站式體驗陝西文化;另一方面,永興坊用匠心、用惠民回饋百姓。”段曉玉說。

開園後,為了吸引人氣,永興坊啟動了“抗疫展——以藝抗疫,匠心守護”“購好物——送你一個陝西,正宗美味直達”等8大主題活動,推出了各種春日應景美食:薺薺菜、折耳根、香椿芽、苜蓿喚醒味蕾,讓每一口都能品嚐到春天的味道。美餐一頓後,再品一口春日春水煎的春茶,感受悠然愜意的慢生活;欣賞合陽木偶戲、秦腔等非遺演藝的惠民演出,還可以免費體驗一下摔碗酒的豪爽痛快。永興坊的唐夜市也鳴鑼開市,滋啦冒油的烤串,讓疫情之後的城市更多了些許活力與煙火氣。

春日暖陽下的永興坊花開正豔,咿咿呀呀的秦腔在藍天下悠然迴響……生活仍在繼續,永興坊正以嶄新、美好的姿態,迎接新的日子的到來。

(SZ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