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與目標相匹配時,舒服就是很好的體驗

細雨說: 改變不是放低身價去迎合,而是打破框架求生機。體會一種心境,是為了讓我們學會找尋答案。有時侯真的是心境決定了,我們在過什麼樣的生活。世界總是按照你心中的樣子呈現。從無序思維到有序,從無意識到有意識,跳出來就不會很盲目。變通,考驗的是靈活性,有時候它是一種小技巧,有時候成為一種大智慧。看誰來用,又怎麼去用。

行動與目標相匹配時,舒服就是很好的體驗

1.不去行動,人永遠不知道想與做之間的距離有多大。

2.比起有目的的想有目標的想,更容易讓人走向開闊與明朗。

3.知道怎麼秀給自己看的人更容易快樂。

4.獨立成趣,就要另闢枝頭不與群芳爭豔。

5.風花雪月,既不用刻意也無法模仿,它就是自然的給予,很真。

6.善待每分每秒中的思緒,因為一旦行動就會產生因果。

7.有時候看似巧合的事情,細想其實命運早有伏筆。

行動與目標相匹配時,舒服就是很好的體驗

8.身體的痛無不在暗示著我們要保有意識的清醒。

9.瞭解疼痛,是為了不再混沌;瞭解恐懼,是為了不再害怕。

10.人一旦放棄擔憂與害怕心就容易平靜。

11.說與美麗的自己相遇,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誰,不然是沒辦法相認的。

12.碎片化的訊息不是學習,只能是知,不能成為識。莫讓無聊來擠佔活著的寶貴時間。

13.文字不是用來譁眾取寵的工具,而是鼓勵自己前行的權杖。

14.精神是精神,靈魂是靈魂,不一樣:按舊有習慣反應的行為是精神;按當下感受創造的行為是靈魂。需要是精神,知道需要啥,是靈魂。因為迷失,所以人需要了不需要的,不是很需要的成了必需。

15.人學習知識的三個階段:一是知(知道存在);二是識(認識結構);三是智(學會轉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