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重點場所、單位、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的通知

關於印發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技術指南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3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將疫情風險降到最低,推動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我們進一步制定和完善了針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的防控技術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2020年4月8日

國務院印發重點場所、單位、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的通知


國務院印發重點場所、單位、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的通知

第一篇 場所篇

一、居家

1.家庭儲備體溫計、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

2.主動做好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建議早晚測量體溫。

3.開窗通風,增加室內空氣流通,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4.家庭環境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5.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勤曬衣被;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6.加強營養,科學飲食,適量運動,保障睡眠,提高身體免疫力。

7.從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後、飯前便後應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8.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後食用。

9.不串門、不聚眾、不聚餐、不相互請吃。

10.生病時儘量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外出時佩戴口罩。

11.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

12.中、高風險地區,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居家隔離人員共同生活時,應做好清潔消毒,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

二、辦公場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加裝體溫監測設備,對進入寫字樓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做好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6.保持公共區域和辦公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做好手衛生,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8.工作人員隨身備用口罩,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

9.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冠肺炎及其他傳染病防控知識。

10.減少開會頻次和縮短會議時間,會議期間溫度適宜時應當開窗或開門。建議採用網絡視頻會議等方式。

11.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2.中、高風險地區,嚴格控制進入辦公場所人員數量,儘可能安排工作人員隔位、分散就坐。有條件的採取居家辦公、網絡辦公、分散辦公等方式。工作人員佩戴口罩。

三、賓館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大堂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做好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客房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

6.保持大堂、電梯口、前臺和客房走廊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公用衛生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8.前臺應設置“一米線”,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離。

9.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有條件時可在大堂、電梯口、前臺等處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0.顧客應佩戴口罩。

11.減少聚餐、培訓、會議、娛樂活動等聚集性活動。

12.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3.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四、商場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商場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對經常接觸的公共用品和設施(如存儲櫃、電梯間按鈕、扶梯扶手、衛生間門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潔消毒。

6.保持電梯、諮詢臺和售貨區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公用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8.應設置“一米線”,提醒顧客排隊付款結賬時保持安全距離。

9.通過管控分流,減少商場內顧客人數。

10.推薦顧客自助購物、非接觸掃碼付費,儘量減少排隊時間。

11.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2.顧客佩戴口罩,乘電梯時注意人員之間保持距離。

13.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5.中、高風險地區,建議商場應縮短營業時間,並控制顧客數量。

五、銀行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銀行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對取號機、櫃檯櫃面、密碼器、簽字筆、點鈔機、ATM機、公共座椅等公用物品設施做好清潔消毒。

6.保持銀行大廳、電梯口和諮詢臺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在大廳內設置“一米線”,排隊取號或ATM機取款時保持安全距離。

8.控制大廳內辦理業務的客戶數量;推薦顧客優先考慮網絡銀行或在ATM機上辦理日常業務;在服務檯或櫃檯配備免洗手消毒劑,提醒顧客加強手衛生。

9.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工作時佩戴口罩,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0.顧客應佩戴口罩。

11.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2.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3.中、高風險地區,建議銀行應縮短營業時間,適時調控進入營業廳顧客的數量。

六、餐廳(館)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餐廳(館)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做好收銀臺、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6.保持大廳、電梯口和收銀臺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洗手間應通風良好,洗手設備正常運行,配備洗手液(或肥皂);有條件時建議在收銀臺配備免洗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8.禁止接待大規模聚餐活動;採取預約就餐,控制用餐人數;減少桌椅擺放或隔桌隔位安排就餐;積極推廣分餐制,餐廳(館)提供公筷公勺。

9.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一客一用一消毒”。

10.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工作服保持整潔,做好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1.上班期間減少扎堆聊天,下班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

12.營業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顧客點餐時應佩戴口罩並減少就餐時間。

13.在用餐場所張貼公告和疫情防控知識海報,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5.中、高風險地區,建議餐廳(館)縮減營業時間,採用外賣打包方式,不提供堂食。

七、理髮店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理髮店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理髮店用於燙染服務的排風機建議在營業過程中長時間開啟。

5.做好收銀臺、座椅、物品存儲櫃和操作檯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6.保持門廳、收銀臺和顧客等候區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備正常使用。

8.理髮工具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公共用品(毛巾、圍布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9.減少理髮店內人員密度,推廣預約服務;保持座椅間距不小於1.5米;提醒顧客保持安全距離,採用非接觸掃碼付款。

10.工作人員應保持工作服整齊乾淨;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時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保持手部清潔,或者佩戴手套,並做到一客一換。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1.顧客應佩戴口罩。

12.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廣播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3.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4.中、高風險地區,建議縮短營業時間,提倡免洗快剪方式。

八、農集貿市場

1.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農集貿市場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頂棚式或露天市場交易區應寬敞通風;室內市場應保持長期開窗空氣流通,或使用排風扇輔助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市場內實行分區經營,做好重點經營區(如宰殺加工區)的隔離防護,嚴禁販賣野生動物。

6.保持市場內清潔衛生,市場產生的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7.公共廁所應做好清潔消毒,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或肥皂)。

8.每天結束經營活動後,應做好地面、檯面、櫃檯(攤位)、貨架、垃圾桶等公共設施的清潔消毒。

9.推薦顧客採用非接觸掃碼付費,購買商品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間距。

10.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有流水條件下按照“六步法”洗手。

11.顧客應佩戴口罩。

12.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如有空調通風系統,則同時對其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3.中、高風險地區,建議農集貿市場縮短營業時間,同時採取限制顧客數量。

九、公園

1.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公園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辦公區域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做好公園內公共設施、座椅座凳、健身器材、果皮箱、垃圾桶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工作。

6.保持公園內清潔衛生,公園產生的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7.公共廁所應做好清潔消毒,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或肥皂)。

8.科學合理制定開、閉園時間,調控入園遊客數量。

9.減少現金售票,實行線上購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購票和支付方式。

10.暫停容易引起人流聚集的活動和項目。

11.根據遊客接待量和工作要求,合理安排一線崗位的上崗班次和上崗人員。

12.工作人員做好手衛生,佩戴口罩,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3.遊客隨身備用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或購買物品時戴口罩。

14.入口醒目位置應設立告示牌或大屏幕,提醒入園遊客、工作人員遵守相關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項,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公園廣播循環播放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15.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6.中、高風險地區,建議公園縮短營業時間。

十、醫療機構

1.制定工作總體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工作責任主體,成立工作組織,完善工作流程,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等。

2.儲備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規範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各部門密切協作,確保消毒、隔離和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3.完善網絡掛號、就診預約功能,並積極推廣。

4.設立體溫檢測點,對進入醫療機構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

5.進入醫療機構的就醫人員應佩戴口罩。

6.診療環境應通風良好。

7.醫療機構所有區域保持衛生乾淨整潔,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垃圾及時清運,並按常規進行物體表面及地面的清潔消毒。

8.加強對重點部門(發熱門診、急診、隔離病房等)環境的清潔消毒。

9.設立分診點,分診點具備消毒隔離條件和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做好預檢分診。

10.病區通風良好,空氣流向由清潔區流向汙染區,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建立空氣負壓病房或者採用循環風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

11.做好就診患者的管理,儘量減少患者擁擠和人群聚集,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以減少醫院感染風險。

12.醫療機構的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由醫療機構安排專人進行,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採取正確的消毒方法,並做好個人防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技術指導。

十一、醫學隔離觀察點

1.建立應急預案,規範防護與消毒流程,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做好個人防護及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

2.做好場所的清潔和預防性消毒,保持環境整潔衛生,每天定期消毒,加強對公共區域內高頻接觸物體表面(如電梯間按鈕、扶手、門把手等)的清潔消毒。

3.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首選自然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4.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紡織物應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建議實行送餐制,儘量使用一次性餐(飲)具,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一人一用一消毒”。

6.加強垃圾的分類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加強垃圾桶等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7.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手套;與被隔離人員近距離接觸時應佩戴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8.工作人員應加強手衛生措施,並做好健康監測。

9.當隔離人員診斷為疑似或確診病例,並轉移至定點醫療機構後,須進行終末消毒;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十二、鐵路客運

1.火車站等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制定應急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火車站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加強對衛生間、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用設施和高頻接觸部位清潔消毒。有條件時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保持候車室和列車車廂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對車輛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8.列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並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的乘客。

9.推薦乘客網上購票,現場購票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10.工作人員和乘客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11.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2.在車站電子屏、列車車廂滾動電子屏和廣播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3.始發或終點或者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車次應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儘可能安排乘客分散就坐。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由鐵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終末消毒。

十三、道路客運

1.客運站等要制定應急預案,規範防護與消毒流程,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做好個人防護及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汽車客運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汽車客運站設置應急區域,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4.客運站和客運車輛要加強通風換氣。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窗通風。適當提高進入服務區停車休息的頻次,對客車進行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增加車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清潔消毒頻次,衛生間配備洗手液(或肥皂),有條件時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客運站和客運車輛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車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7.每次運營前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8.客運站、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客運包車宜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疫物資。

9.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將車廂後兩排設置為應急區域,使用簡易窗簾(蓋布)遮擋,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乘客。

10.工作人員和乘客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11.乘客優先採用網上購票,現場購票排隊或乘車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12.在客運站和客運車輛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3.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包車團組人數限制,控制乘客數量。始發或終點或者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車次儘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四、水路客運

1.水路客運站等要制定應急預案,規範防護與消毒流程,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做好口罩、手套和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客運碼頭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客運碼頭設置應急區域,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4.保持排風系統正常運行,船舶行駛過程中,應使用最大通風量;氣溫適合的,建議船艙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5.客運碼頭增加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清潔消毒頻次,衛生間配備洗手液(或肥皂),有條件時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客運碼頭和船舶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7.船舶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乘客。

8.有條件的船舶內部諮詢臺或服務檯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優化服務流程,簡化餐食供應。

9.船舶每次出行載客前應對船艙、駕駛臺等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定期對座椅等公用設施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10.乘客和工作人員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11.乘客優先採用網上購票,現場購票排隊或登船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12.在客運碼頭和船舶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3.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始發或終點或者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車次,儘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五、民航

1.根據航班(含國際、國內)始發地疫情形勢、航空器是否安裝高效過濾裝置及航班客座率、飛行時間和航班任務性質等指標綜合判斷,將運輸航空航班防疫分為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三級;根據機場運行的航班情況,將機場疫情防控等級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依據不同風險分級實施差異化防控,並根據疫情發展動態實時調整風險分級。

2.加強航空器通風。航空器飛行過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大通風量;地面運行期間,可不使用橋載系統,使用飛機輔助動力系統進行通風。

3.加強航空器清潔消毒。選擇適航的消毒產品,做好航空器清潔消毒。日常清潔區域、預防性消毒頻次等依據航班風險等級、航空器運行情況等確定。當航空器搭載可疑旅客後,應做好隨時消毒、終末消毒等。

4.優化機上服務。按照不同航班風險等級,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開展機上體溫檢測,優化/簡化機上服務,安排旅客正常/分散/隔座就座,設置機上隔離區,明確可疑旅客應急處置流程。

5.加強機場通風。結合航站樓結構、佈局和當地氣候條件,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空氣流通。氣溫適合的,開門開窗;採用全空氣空調系統的,視情全新風運行,保持空氣清潔。

6.加強機場公共區域清潔消毒。低風險機場根據需要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高風險機場每日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旅客聚集重點區域適當增加消毒頻次。機場如發現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可疑旅客,需由專業人員進行終末消毒。機場加強垃圾的分類管理和口罩使用後的回收工作,及時收集並清運。

7.做好候機旅客健康管理。在候機樓配備經過校準的非接觸式體溫檢測設備,為旅客提供必要的手部清潔消毒產品。對所有進出港旅客進行體溫檢測。設置候機樓隔離區,配合當地衛生部門做好發熱旅客的交接工作。

8.機場為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地區的航班設置專門停靠區域,儘可能遠機位停靠。對於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地區的旅客,通過設置隔離候機區域、簡化登機手續、採用無接觸式乘機、設置專門通道、全程專人陪同等措施,嚴防機場內的交叉傳染。

9.加強對民航一線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每日開展體溫檢測,身體不適時及時就醫。指導機組人員、機場安檢人員、機場醫護人員、維修人員、清潔人員,根據航班和機場風險分級,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加強個人防護。

10.民航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重點人員具體防控措施,可按照最新版《運輸航空公司、運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實施。

十六、城市公共汽、電車

1.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為車輛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護物資。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強通風換氣。若使用空調系統,應注意定期清洗消毒。

4.車輛每次出行載客前應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5.車輛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6.乘客和工作人員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7.乘客優先採用掃描購票或付費,登車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8.在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9.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10.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七、城市軌道交通

1.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提前儲備防護物資,做好城市軌道交通恢復營運前的準備。

2.城市軌道交通站宜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疫物資。

3.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4.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儘快就醫做進一步排查。

5.增加城市軌道交通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站廳衛生間等公用設施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有條件時可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加強設備巡檢,保證站臺和列車車廂通風系統正常運行。

7.車輛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8.乘客和工作人員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9.乘客優先採用掃描購票或付費。

10.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廳和列車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1.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12.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八、出租汽車

1.車輛運營前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護物資。

2.每日運營前前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潔消毒。運營過程中保持車輛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3.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勤開窗通風。

4.載客期間乘客和司機佩戴口罩。

5.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時進行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6.增加方向盤、車門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頻次,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7.司乘人員進入公共場所返回車輛後,及時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8.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者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須佩戴口罩。搭乘後,車輛開窗通風,並對可疑症狀者接觸過的物品表面(如:車門把手、方向盤和座椅等)進行徹底消毒。

9.有疑似病人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佩戴口罩。搭乘後,應及時做好私家車物體表面(座椅、方向盤,車窗、車把手等)和空調系統的消毒。

10.出現嘔吐物時,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幹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清除嘔吐物後,再對嘔吐物汙染過的地面、車壁等進行消毒處理。

11.通過車載廣播、汽車座椅背面張貼宣傳海報或提示性標語等方式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十九、私家車

1.車輛出行前宜配備口罩、手套和手消毒劑等防護物資。

2.車輛保持衛生整潔,運行期間做好通風換氣。

3.加強個人防護,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4.司乘人員進入公共場所返回車輛後,及時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5.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者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須佩戴口罩。搭乘後,車輛開窗通風,並對可疑症狀者接觸過的物品表面(如:車門把手、方向盤和座椅等)進行徹底消毒。

6.有疑似病人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佩戴口罩。搭乘後,應及時做好私家車物體表面(座椅、方向盤,車窗、車把手等)和空調系統的消毒。

7.出現嘔吐物時,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幹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清除嘔吐物後,再對嘔吐物汙染過的地面、車壁等進行消毒處理。

二十、回國人員轉運車輛

1.轉運工具應保持整潔衛生,對車輛內部物體表面(如車身內壁、司機方向盤、車內扶手、座椅等)應進行預防性消毒。

2.乘客佩戴口罩,排隊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儘量避免人群聚集。

3.轉運過程中,若出現人員嘔吐,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幹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清除嘔吐物後,再對嘔吐物汙染過的地面、車壁等進行消毒處理。

4.轉運工作服務人員需加強個人防護,轉運過程中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級別及以上的防護口罩、工作服、手套等。

5.若入境人員為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留觀人員、疑似及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工作人員應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6.轉運人員如果為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留觀人員、疑似及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在完成轉運工作後,對轉運車輛進行終末消毒。

7.在完成每次轉運工作後,應對轉運車輛實施消毒。

8.轉運車輛結束運營後,應加強通風換氣。


第二篇 單位篇

二十一、社區

1.制定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方案和突發疫情應對工作方案(明確責任主體、健全組織體系、細化防控措施)。根據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部署、調配,儲備防疫物資並組織應急演練。

2.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實施網格化管理,責任落實到人,指導做好轄區內人員摸排和健康監測工作,儘早發現可疑病例。

3.每日進行社區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可疑症狀,不得上崗,及時就醫排查,上崗前做好個人防護。

4.加強社區內辦公區域、為民服務區域和室內公共活動區域通風換氣。

5.保持社區環境清潔衛生,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垃圾點、公共廁所、電梯間等重點場所每日進行清潔後消毒。

6.減少社區居民聚集,避免舉行聚集性活動。

7.強化聯防聯控機制,及時排查來自高風險地區人員,快速追蹤密切接觸者;做好健康宣教,提高社區居民防範意識。

8.提供居民健康指導,建立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聯繫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協調醫療機構等資源為其提供24小時電話或者線上諮詢服務;為行動不便者,提供必要的上門醫療服務。

9.當社區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0.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的社區採取“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策略,做好病例家庭、樓棟單元、單位辦公室、會議室等疫點的消毒,以及公共場所清潔消毒。

11.出現疫情傳播的社區採取“內防蔓延、外防輸出”的策略,對劃為疫區的社區,應採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員進出,限制人員聚集等。

二十二、企業

(一)低風險地區。

1.復工前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

2.對工作人員每日上班前、下班後進行體溫檢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加強企業內辦公區域、室內公共活動區域和員工生活區的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4.保持企業內環境清潔衛生,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5.公共衛生間應乾淨整潔,及時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

6.加強手衛生,有流水條件下按照“六步法”洗手,不具備流水洗手時,可在諮詢處配備速幹手消毒劑。

7.加強個人洗手等健康行為的宣教,打噴嚏和咳嗽時應用紙巾或肘臂遮蔽口鼻。

8.加強對辦公區域、會議場所、生活設施及其他人員活動場所和相關物品的定時消毒,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頻繁接觸部位應當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9.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備消毒條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採取分餐、錯峰用餐等。

10.鼓勵採取“點對點”專車或包車等方式有序組織員工返崗,不需要對能夠提供健康證明的員工進行隔離。

11.工作人員隨身備用口罩,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

12.做好外來人員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等工作。

13.設置應急區域,當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安排就近就醫。

14.企業一旦發現病例,要開展疫點消毒等工作,根據疫情嚴重程度,可以暫時關閉工作場所,採取居家辦公方式。

15.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減少工作人員直接接觸。

16.減少人員聚集性活動和集體性室內活動,如會議和培訓等。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6項措施外,還應做好以下措施。

17.企業減少外來人員進入。

18.鼓勵採取錯時上下班或彈性工作制。

19.工作人員佩戴口罩。

二十三、建築業

(一)低風險地區。

1.復工前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護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

2.對工作人員每日上班前、下班後進行體溫檢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加強辦公區域、室內公共活動區域和員工生活區的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4.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5.公共衛生間應乾淨整潔,及時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

6.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加強手部衛生等健康行為宣傳,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

7.加強宿舍、辦公區域、建築工地等環境整潔。

8.加強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頻繁接觸的部位清潔消毒。

9.鼓勵採取“點對點”專車或包車等方式有序組織員工返崗。要加強疫情嚴重地區及高風險地區返崗員工的跟蹤管理,做好該員工的健康監測和服務。

10.優化工序銜接,控制施工現場不同作業隊伍人員流動,減少人員聚集;優化施工工藝,做好清潔消毒。

11.加強個人防護,隨身備用口罩,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

12.做好食堂炊具餐具消毒工作。採取分餐、錯峰用餐。

13.設置應急區域,出現疑似症狀人員,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安排就近就醫。

14.發現病例,由專業機構進行終末消毒。

15.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減少工作人員直接接觸。

16.減少人員聚集性活動和集體性室內活動,如會議和培訓等。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6項措施外,還應做好以下措施。

17.實施封閉管理,控制內部人員外出和外來人員進入。

18.增加班次和員工休息時間。

二十四、郵政快遞業

(一)低風險地區。

1.復工前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

2.對郵遞員、快遞員、運輸駕駛員和裝卸工人等每日上班前、下班後進行體溫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可疑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加強郵政快遞企業內辦公區域和室內公共活動區域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4.保持郵政快遞企業內環境清潔衛生,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5.公共衛生間應乾淨整潔,及時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

6.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加強手部衛生等健康行為宣傳,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

7.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

8.加強辦公區域公用物體/設施表面的清潔消毒。

9.加強對內勤人員和一線工作人員宣傳教育。收發快遞時嚴禁脫摘手套和口罩;休息時避免人員聚集;吸菸時請勿交談;儘量不要用手直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鍵等公共物品和設施。

10.監督運輸駕駛員和裝卸工人車輛消毒信息,郵遞員、快遞員工作時佩戴口罩、手套、工作服情況。

11.加大對一線從業人員物資保障力度,為相關從業人員配備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並指導使用。

12.運轉中心需要每天對場地進行消毒。

13.建立好隔離區域,職工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當立即隔離,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14.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減少工作人員直接接觸。

15.減少人員聚集性活動和集體性室內活動,如會議和培訓等。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5項措施外,還應做好以下措施。

16.可設立智能快件箱的管理區域減少人員直接接觸;尚未設立智能快件箱的管理區域,要劃定出特定區域用來收投郵件快件。

17.鼓勵採取錯時上下班或彈性工作制。

二十五、機關事業單位

(一)低風險地區。

1.復工前應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

2.對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在單位入口處對工作人員和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禁止進入單位。

4.加強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加強對食堂、宿舍、衛生間等重點部位的清潔和消毒。

6.鼓勵錯峰用餐,減少堂食和交流。

7.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減少工作人員直接接觸。

8.減少集體性聚集活動如運動會、聯歡會和培訓會等。

9.在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等場所應設置洗手設施和消毒用品,如無洗手設備,應配備速幹手消毒劑。

10.工作人員隨身備用口罩,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將使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打噴嚏和咳嗽後應用洗手液(或肥皂)徹底清洗雙手。

11.粘貼海報,播放宣傳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定向推送防護知識。

12.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安排就近就醫。

13.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3項措施外,還應做到以下措施。

14.鼓勵採取錯時上下班、彈性工作制或居家辦公方式。

15.不提供堂食。

二十六、托幼機構

1.應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工作人員和保育員培訓。

2.對工作人員、保育員和兒童等進行健康監測。做好兒童晨、午檢工作,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3.在入口處對工作人員、保育員、兒童和外來訪問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禁止進入。

4.加強對各類生活、活動和工作場所通風換氣,確保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做好公共衛生間等場所和門把手、樓梯扶手、玩具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6.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如條件允許,可自帶餐具或者使用一次性餐具。

7.加強垃圾分類收集、及時清運,並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消毒。

8.避免舉辦聚集性的團體活動。

9.加強手衛生,保證洗手設施運行正常,洗手液(或肥皂)充足,推行“六步法”洗手。

10.工作人員和保育員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

11.工作人員等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可疑症狀時,應立即停止上崗,避免繼續接觸他人,及時醫療機構就診排查。

12.兒童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時,應立即採取隔離措施,並及時通知家長,帶兒童就醫。

13.設立應急區域。工作人員、保育員和兒童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及時就醫。

14.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二十七、中小學校

1.開學前應做好口罩、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教職員工培訓。

2.加強對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健康狀況監測,落實晨、午檢制度,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3.在學校入口處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禁止進入。

4.加強教室、體育場館和圖書館等重點區域通風換氣。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增加對教室、公共活動區等場所地面和門把手、樓梯扶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頻次。

6.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

7.建議錯峰用餐、自帶餐具。

8.校園垃圾日產日清,對垃圾點每日進行消毒。

9.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減少教職員工直接接觸,優先採取遠程網絡方式教學。

10.學校暫時不組織室內集會或活動。在封閉、人員密集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教職員工和學生應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或消毒溼巾,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

11.加強師生防控知識培訓,開展心理健康援助和疏導。

12.教職員工或學生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學校應當立即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13.由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學生的家長進行聯繫,掌握其健康狀況。

14.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二十八、大專院校

1.開學前應做好口罩、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對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在學校入口處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禁止進入。

4.加強教室、圖書館、宿舍等重點區域通風換氣。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增加對宿舍、食堂、澡堂、洗衣房、公共活動區等環境和門把手、樓梯扶手等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頻次。

6.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

7.建議錯峰用餐,自帶餐具。

8.避免舉辦群體性或聚集性活動,如培訓班、運動會等。教職員工、學生減少外出。

9.校園垃圾“日產日清”,對垃圾點每日進行消毒。

10.在封閉、人員密集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教職員工和學生應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或消毒溼巾。

11.加強教職員工和學生防控知識培訓,開展心理健康援助和疏導。

12.教職員工或學生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學校應當立即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13.由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或學生的家長進行聯繫,掌握其健康狀況。

14.設立應急區域。教職員工或學生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及時就醫。

15.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二十九、養老機構

(一)低風險地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老年人及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監測,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對進入養老院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且無發熱、咳嗽、流涕、腹瀉等疑似症狀的方可進入,並做好出入登記。

4.加強辦公區域和室內公共活動區域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加強老年人居室通風換氣,氣溫適宜時首選自然通風,分體式空調使用期間需定期清洗消毒。

6.加強辦公區域、食堂、室內公共活動區域等清潔消毒。

7.保持養老院內環境清潔衛生,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8.公共衛生間應乾淨整潔,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

9.控制探訪人員數量、活動區域和探訪頻次,對探訪人員進行實名登記。

10.完善健康檔案,加強對老年人原有疾病及症狀監測,提前規劃好就診醫院、時間、乘坐車輛、出行路線、陪同人員、檢查項目等。

11.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

12.老年人在居室內不需要佩戴口罩。在戶外活動時應隨身備用口罩,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及時佩戴。

13.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當及時送定點診療機構救治,並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養老機構內部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3項措施外,還應做到以下措施。

14.無病例的養老機構,老年人身體出現不適或疾病發作,養老機構應當及時與老年人和家屬溝通商量,通過電話求助醫療機構、請醫療機構醫生出診、撥打120急救送醫。

15.在醫療機構就診後返回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員,應當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後方可入住和工作。

16.老年人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狀時,應當立即實施隔離,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及時就醫排查。

17.老年人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的,應當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並對居室、個人物品進行終末消毒,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隔離觀察。

18.新冠肺炎老年人治癒後需返回養老機構的,應當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後方可入住。

19.實行封閉管理,不提供堂食,禁止外來人員探視等。

20.符合民政部制定的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有關要求。

三十、福利院

(一)低風險地區。

1.做好口罩、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工作人員培訓。

2.加強對工作人員、護理人員及兒童的健康狀況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可疑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在福利院入口處對工作人員、護理人員和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禁止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同時注意保持室內溫度舒適性。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5.做好兒童居住房間、食堂或餐廳、澡堂、公共活動區等場所和物體表面的清潔和消毒。

6.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建議錯峰用餐、自帶餐具送餐分餐。

7.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垃圾日產日清,對垃圾點每日進行消毒。

8.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和集體活動,如舉辦節日慶祝或聯歡活動。

9.加強手衛生,確保洗手設施運行正常,並配備洗手液(或肥皂)。

10.工作人員和護理人員應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要對著兒童和嬰幼兒打噴嚏、呼氣,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

11.加強防控知識宣教,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疏解兒童的焦慮恐懼情緒。

12.設立應急區域。工作人員、護理人員和兒童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及時就醫。

13.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4.對於所在地區已發佈開學計劃的兒童福利機構,要提前為就學兒童劃分獨立的生活區域,配備專職人員。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4項措施外,還應做到以下措施。

15.實行全封閉管理,不提供堂食,禁止外來人員探視。

16.護理人員和兒童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症狀(包括髮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不排除有流行病學史的,應當立即在隔離區執行隔離觀察。

17.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的,應當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福利機構須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在當地衛生健康、民政部門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開展排查,實施14天隔離觀察;機構開展全面消殺、規範處置個人物品等相關工作。

18.在醫療機構就診後返回福利機構的兒童及護理人員、返崗工作人員、新接收的兒童和新招錄的工作人員,應當隔離觀察至少14天,無異常後方可入住和工作。對於新接收的兒童和新招錄的工作人員還需進行核酸檢測。新冠肺炎兒童治癒後需返回福利機構的,應當隔離觀察至少14天,無異常後方可入住。

19.對於養育兒童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要確保兒童生活區域保持獨立,除服務兒童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均不得進入。服務兒童的工作人員應為專職人員,不得交叉服務其他民政服務對象。

三十一、監獄

(一)低風險地區。

1.根據監獄情況,預估並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屬地管理和單位主體責任,加強監獄幹警工作人員培訓和罪犯疫情防控知識教育。

2.每天安排專人負責監獄幹警、工作人員和罪犯的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的人員及密切接觸者,須及時就醫排查。

3.監獄實行封閉管理,監獄幹警、工作人員需在隔離觀察14天並經體檢測溫、核酸檢測等確認健康後才可進入監獄、新收押罪犯應提前隔離觀察14天,並經體檢測溫、核酸檢測等確認健康後才可收押。疫情期間暫停面對面會見,實行視頻會見。

4.加強監管區和行政辦公區的通風換氣。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增加對監舍、勞動場所、食堂、澡堂、公共衛生間、公共活動區等場所地面和門把手、樓梯扶手等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清潔消毒頻次。

6.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

7.建議食堂錯峰用餐、自帶餐具。

8.確保食堂、公共衛生間洗手設施運行正常,並配備洗手液(或肥皂)。

9.垃圾日產日清,對垃圾點每日進行消毒。洗手盆、淋浴等排水管道要勤沖洗,確保下水道等的U型管水封隔離效果。

10.採取錯峰放風和休息,人員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減少交流。

11.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和集體活動,採用網絡的方式召開會議或培訓。

12.監獄幹警、工作人員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做好手衛生,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或消毒溼巾。

13.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利用各種顯示屏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鼓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

14.設立應急區域。監獄幹警、工作人員和罪犯出現發熱等症狀時,立即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及時就醫。

15.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5項措施外,還應做到以下措施。

16.實行全封閉管理,不提供堂食。

17.在醫療機構就診後返回監獄的幹警、工作人員或罪犯,經隔離、檢測無異常後方可進入。

18.發現病例監獄,儘快組織開展針對全體罪犯、幹警的症狀篩查,疏散罪犯,建立病人區、隔離區、隔離觀察區和一般區域,抽調監獄行政和後勤等人員組建幹警後備隊,加強通風、清潔消毒;對病人曾經居住過的場所需進行終末消毒,由專業人員負責監獄終末消毒。

19.疫情擴散監獄,進行人員篩查、分區管理,不具備隔離、診療條件的監獄,應當及時將重症病例(確診和疑似病例)轉入重症定點救治醫院,普通新冠肺炎病人(確診和疑似病例)轉入定點收治醫院,並加強就診期間監管。對病人曾經居住過的場所應當進行終末消毒,由專業人員負責監獄終末消毒。

三十二、精神衛生醫療機構

1.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與工作流程,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儲備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

2.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可疑症狀的人員,須儘快就醫排查。

3.在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入口處對工作人員和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禁止進入。

4.與當地具有新冠肺炎診療能力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建立聯絡會診機制;精神專科醫院設立觀察隔離病區,綜合醫院精神科設置應急隔離病室,有條件的機構,設立發熱病區,改造門診和病房隔離區,科學設置醫務人員和患者通道及醫療垃圾轉運通道。

5.各部門密切協作,落實院內感染各項防範措施,確保消毒隔離和防護措施落實到位,所有區域均要注意環境衛生和通風換氣,做好做實病區清潔和消毒管理。

6.採取嚴格的門診和住院限制措施,科學有序開展醫療工作,儘量減少門診患者複診次數,並儘量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並嚴格管理醫院出入口,暫停家屬探視,限制陪診人員數量。

7.新入院的精神障礙患者在隔離病區/病室觀察14天后再轉入普通病區/病室。

8.加強住院患者,特別是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治療和照護,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降低意外行為發生的風險。

9.對住院的精神障礙患者發現有疑似或者確診新冠肺炎的,應當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將患者轉診到定點醫院治療,並及時向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

10.對暫時無法轉出到定點醫院的確診患者,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應當立即設置發熱病區,請具有新冠肺炎診療能力的綜合性醫療機構派員會診。同時,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隔離密切接觸的醫務人員和患者醫學觀察14天,並徹底消毒病房。

11.醫療機構的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由醫療機構安排專人進行,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採取正確的消毒方法,並做好個人防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技術指導。

三十三、醫療廢物處置中心

1.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做好防控與消毒管理,規範防護與消毒工作流程。對本單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應進行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的培訓。

2.做好防護用品及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如防護服、口罩、手套、手消毒劑等。做好工作人員每日身體健康狀況監測與記錄,每日進入工作場所前測量體溫。

3.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運送醫療廢物,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的規定,使用符合相關要求並有明顯醫療廢物標識的專用車輛。

4.運送醫療廢物的車輛使用後,應在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場所內對車廂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應專車專用,不得運送其他物品。

5.醫療廢物轉運箱運送至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後,應就地對其外表面消毒後再進行後續處理。

6.醫療廢物轉運箱內的醫療廢物倒入處理系統的過程中,近距離接觸的工作人員需做好個人防護,應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7.工作場所應加強通風換氣,工作結束後工作人員應對工作場所的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清潔和消毒,並作好記錄。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8.產生的垃圾、廢氣、廢水應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9.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安排就近就醫。

10.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三十四、物業管理中心

(一)低風險地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對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可疑症狀的人員,須及時就醫排查。

3.加裝體溫監測設備,對進入物業管理中心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

4.加強辦公區域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迴風。

5.加強對辦公室、食堂、宿舍、衛生間等門把手等重點部位的清潔和消毒。

6.在食堂和公共衛生間等區域應設置洗手設施,如無洗手設備,應配備速幹手消毒劑。

7.鼓勵錯峰用餐,減少堂食和交流。

8.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減少直接接觸。

9.減少人員聚集,鼓勵以互聯網的方式召開會議。

10.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

11.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或肘臂遮擋口鼻,打噴嚏後應用洗手液(或肥皂)徹底清洗雙手。

12.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安排就近就醫。

13.當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二)中、高風險地區。

除上述13項措施外,還應做到以下措施。

14.增加班次,減少工作區人員密度,不提供堂食。

第三篇 人群篇

三十五、老年人

1.倡導老年人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並注意洗手後及時塗抹護手霜。

2.不與他人共用毛巾等個人用品。

3.保持正常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清淡飲食,均衡營養。

4.每天做好健康監測,定時測量體溫、血壓等,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5.儘量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場所,避免參加聚會、打牌、下棋、跳廣場舞等聚集性活動。

6.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建議佩戴口罩,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7.有慢性肺病、心臟病的老年人應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佩戴口罩。

8.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需長期服藥時,不可擅自停藥,可定期去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開藥,或經醫生評估後開長處方,減少就醫開藥次數,就醫時做好自身防護,也可由家屬代取藥物。

9.需要陪護的老年人,陪護人員應注意自身健康。陪護人員要注意減少外出,如果必須外出要做好自身防護。

三十六、孕婦

1.保持良好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清淡飲食,均衡營養。

2.做好手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3.生活用品單獨使用,不與他人共用。

4.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每日測量體溫和體重,監測胎心,胎動變化有異常情況及時諮詢醫生或就診。

5.網上提前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避免集中候診,儘量縮短就診時間。

6.儘量選擇步行或自駕車外出或去醫院,外出時,與其他人儘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並全程佩戴口罩。

7.回家後,及時更換衣物,洗手洗臉。

8.不參加聚餐、聚會等活動,避免親朋好友探視。儘量不去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的地方。

9.外出運動或鍛鍊儘量避開人流,選擇人少、通風良好的地方(如公園),注意手衛生,避免用手接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10.早孕期、中孕期沒有特殊問題的孕婦,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根據當地疫情形勢,確定產檢間隔時間。

三十七、兒童

1.教育、督促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不亂摸、不吃手、不挖鼻孔、不揉眼睛。

2.保證充足睡眠,清淡飲食,均衡營養。

3.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單獨使用。

4.選擇人少、通風良好的地方(如公園)玩耍,不去室內遊樂場等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

5.外出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家長或監護人和兒童出行必須做好自身防護,給孩子佩戴兒童口罩,回家後及時更換衣物並洗手。

6.家長或監護人可根據當地疫情形勢,電話諮詢免疫接種時間,按通知預約時間前往接種,並做好相關防護;部分疫苗可適當延後接種。

7.低齡兒童的家長、監護人或看護人應做好手衛生,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對著孩子打噴嚏、咳嗽、呼(喘)氣,不親吻孩子,餵食時不用嘴吹食物,也不要嚼過後餵給孩子。

8.低齡兒童的家長、監護人或看護人在照顧孩子時應佩戴口罩。

9.當家長、監護人或看護人出現發熱、乾咳、咽痛等症狀時,應將孩子交由他人照顧,避免與孩子繼續接觸。

10.有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史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接觸史的兒童,應及時向社區和學校報告。

三十八、學生

1.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充足,勞逸結合,減少久坐,適度運動以增強抵抗力,及時調整負面情緒。

2.清淡飲食,攝入食物的種類要儘量豐富,均衡營養,減少生食攝入,生吃瓜果要洗淨。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使用過的紙巾投擲到專門垃圾桶。

4.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單獨使用。

5.儘量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避免參加同學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

6.外出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同時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7.在家接受網絡授課時,應注意用眼衛生,並做好電腦等電子產品表面的清潔消毒。

8.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需報告班主任並及時就醫。

三十九、就醫人員

1.按需選擇就近醫院,提前網上或電話預約掛號,提前瞭解疫情期間醫療機構的就診流程,熟悉科室佈局,就醫結束後不在醫院逗留,減少在醫院停留時間。

2.就醫時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3.做好手衛生,儘量避免觸摸門把手、掛號機、取款機等物體表面,接觸後及時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4.候診和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間距;儘量選擇樓梯步行,若乘坐轎廂電梯,應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過多。

5.首選私家車出行,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與其他乘客保持安全距離,乘坐公交車和出租車時儘量開窗通風。

6.返家後,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下洗手或直接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7.返家後,立即更換外衣,衣物儘快清洗。若在醫院內接觸了有可疑症狀的人,需對外套進行消毒處理,儘量選用物理消毒,56℃煮沸30分鐘或烘乾機80℃以上烘乾20分鐘,必要時可選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

四十、警察

1.外出執勤(如入戶調查、設卡檢查、移動巡查等)時應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有條件時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2.接待訪客、審訊嫌疑人時,做好個人防護,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並要求訪客、嫌疑人佩戴口罩。

3.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4.儘量採取遠程視頻等非接觸會議形式,如需參加面對面會議,應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並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

5.錯時、錯峰就餐,減少堂食,餐(飲)具的清潔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6.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需報告單位並及時就醫,杜絕帶病上崗。

四十一、企業職工

1.做好手衛生,觸摸公共設施或他人物品後及時洗手,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2.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使用過的紙巾投擲到專門垃圾桶。

3.做好辦公區域和休息區域的環境清潔,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個人使用的垃圾桶應在每日下班前進行清理。

4.每週至少清潔一次工位,包括桌面、扶手、座椅等;每週對宿舍進行一次清潔打掃。

5.均衡膳食,勞逸結合,適度運動以增強抵抗力。

6.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作好記錄,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報告單位並及時就醫,杜絕帶病上崗。

7.工作時應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先進行手衛生,摘戴口罩時不要用手觸碰口罩內外表面。

8.採取錯峰、錯時就餐,堂食時減少交談;自帶餐具並做好清洗。

9.下班後不去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場所,如飯店、商場等。

10.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如聚餐、午休聚眾聊天等。

四十二、海關(邊檢、衛生檢疫)人員

1.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瞭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防護措施。

2.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3.工作時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4.每日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按單位要求上報。若出現可疑症狀,應報告單位,並及時就醫。

5.完成人員排查後,及時更換手套,做好手衛生,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搓揉雙手;定期對工作臺、物證查驗設備和計算機鍵盤等進行清潔消毒。

6.儘量採取遠程視頻等非接觸會議形式,如需參加面對面會議,應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並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

7.實行錯時用餐,個人獨自就餐,分流、分餐,避免餐廳人流密集,就餐時不要交談。

8.儘量減少外出活動,不參加聚餐、聚會等聚集性活動。

9.風險較高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等。

四十三、司機

1.持證上崗,並確保身體狀況良好。

2.每日出行載客前應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潔消毒;對車門把手、方向盤和車內扶手等部位每天定期清洗消毒。

3.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4.做好手衛生,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搓揉雙手。

5.工作時應戴手套、穿工作服、全程佩戴口罩,並提醒車上乘客佩戴口罩、減少交流、保持安全距離。

6.休息和排隊等候時應減少扎堆聊天,交流時保持安全距離;適度運動,保證睡眠充足,杜絕帶病上班。

7.有疑似感染者搭乘後,應及時做好車輛物體表面(座椅、方向盤,車窗、車把手、扶手等)和空調系統的消毒。

8.每日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根據社區或用人單位要求報告。若出現可疑症狀,應報告社區或用人單位,並及時就醫。

9.應選擇空曠人流稀少的場所飲食休息,可自帶餐食或選擇外賣打包後在車上用餐。

10.儘量減少聚餐和聚會,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密閉空間。

四十四、快遞員

1.上崗時應統一著裝,並保持乾淨整潔。

2.上崗時應保證身體狀況良好,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立即報告單位,並及時就醫,杜絕帶病上崗。

3.做好手衛生,可用流動水洗手或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4.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按單位要求上報;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應立即報告用人單位,並及時就醫。

5.工作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有條件時,隨身攜帶免洗手消毒劑。

6.工作時避免乘坐廂式電梯,乘坐廂式電梯時注意與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7.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門把手、樓梯扶手、電梯按鍵等公用物品和設施。

8.避免與顧客的近距離接觸和交流,快遞交接優先考慮使用快遞櫃,儘量做到無接觸配送。

9.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儘量不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

10.避免參加群體性聚集活動,如聚會、聚餐等。

四十五、水、電、煤氣等工作人員

1.上崗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工作期間每日進行體溫監測,避免過度勞累,杜絕帶病上崗。

2.工作期間做好手衛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3.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及時就醫並按規定上報。

4.在辦公室時應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扎堆聊天。

5.上門服務前要與客戶電話溝通,上門服務時做好個人防護。

6.工作期間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

7.上門服務時應避免使用廂式電梯,乘坐廂式電梯時注意與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8.儘量不要用手直接觸碰門把手、樓梯扶手、電梯按鈕等公共物品和設施。

9.工作中避免與客戶近距離接觸,儘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縮短交談時間。

10.避免參加群體性聚集性活動,如聚會、聚餐等。

四十六、廚師

1.應持健康證上崗,上崗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杜絕帶病上崗。

2.工作期間加強手衛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3.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棄置於有蓋的垃圾桶內。

4.工作時戴口罩,穿戴工作服、帽和手套,保持個人衛生和工作服帽的整潔乾淨。

5.規範食品加工製作過程,不同類型的食品原料要分開儲存、分開加工;烹飪過程要做到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6.嚴禁宰殺、烹飪野生動物或生病禽畜。

7.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按單位要求上報;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應立即報告用人單位,並及時就醫。

8.做好餐(飲)具、食品加工工具和用具的清潔消毒。

9.上班禁止扎堆聊天,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下班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

10.上下班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儘量減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直接觸摸車上物品。

四十七、保安

1.工作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

2.每日自我健康監測(測量體溫),並按單位要求上報。若出現可疑症狀,應報告單位,並及時就醫。

3.做好值班室、集體宿舍等清潔,保持乾淨整潔,及時清理垃圾,必要時進行預防性消毒。

4.工作期間做好手衛生,有條件時可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5.保持工作服乾淨整潔,定期洗滌,必要時消毒處理。

6.負責測量體溫和外來人員登記的保安人員,與服務對象交談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

7.工作過程中,若發現疑似症狀人員,應及時上報並做好自我防護。

8.減少與他人近距離接觸,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

9.負責醫療或隔離區域的保安人員,應按相關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10.避免參加群體性聚集性活動,不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

四十八、環衛工人

1.垃圾清理和下水道維修過程中應佩戴口罩、手套,避免用手觸碰眼、口、鼻等處,口罩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下水道維修工人還需佩戴護目鏡。

2.工作時注意手衛生,勤洗手,及時清潔作業工具和垃圾收運工具,並定期消毒。

3.在道路清掃期間,如遇棄用口罩、手套等垃圾,應使用作業工具夾起後置於垃圾收運工具內,切忌徒手撿拾。

4.在人群密集的場所作業時,儘量避開人群,錯峰打掃。

5.上崗時,應穿工作服,並定期清洗消毒。

6.攝入食物的種類要儘量豐富,均衡營養,減少生食攝入,生吃瓜果要洗淨,注意食品衛生。

7.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和保證充足的睡眠,適度進行運動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8.上崗前做好體溫測量,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告知主管領導,並及時就醫。

9.在清掃保潔過程中避免與其他人員近距離接觸和交談。

10.下班後儘量不去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場所,如飯店、商場等;避免參加群體性聚集性活動,如多人聚餐等。

四十九、保潔員

1.上崗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工作期間每日進行體溫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應立即報告用人單位,並及時就醫,避免過度勞累,杜絕帶病上崗。

2.上崗時應統一著裝,工作服保持乾淨整潔,定期清洗,必要時進行消毒處理。

3.每日保潔工作結束後,及時對抹布、噴壺等清潔工具進行清洗消毒處理。

4.人員密集的場所,應錯峰進行清潔。

5.攝入食物的種類要豐富,營養均衡,充足睡眠。

6.保潔會議室、辦公室、衛生間等室內環境時,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桌面、扶手、座椅、公用設備等)增加清潔消毒頻次,並作好記錄。

7.在處理垃圾時,如遇棄用口罩等垃圾,切忌徒手撿拾。

8.工作時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手套等,使用消毒劑時做好相應化學品的個人防護。

9.工作中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避免參加群體性聚集性活動,如多人聚餐等。

10.就餐時應避免聚集,減少交流,餐具需清洗消毒。

五十、服務員

1.上崗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工作期間每日進行體溫監測,避免過度勞累,杜絕帶病上崗。

2.上崗時應統一著裝,工作服保持乾淨整潔,定期清洗消毒。

3.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棄置於有蓋的垃圾桶內。

4.為顧客提供服務時,儘量避免與顧客直接接觸,減少與顧客的交流時間。

5.工作期間加強手衛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6.均衡營養,適度運動,保證睡眠充足。

7.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應立即報告用人單位,並前往醫療機構就診,杜絕帶病上崗。

8.工作期間建議佩戴口罩,與他人交談時儘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

9.就餐時建議自帶餐具,餐廳打包帶走,儘量避免堂食,如在食堂就餐應錯峰,就餐過程中減少交流,並縮短就餐時間。

10.避免參加群體性聚集性活動,如聚會、聚餐等。

國務院印發重點場所、單位、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的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