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煤礦的安全說開去之水害


北碚天府煤礦 | 從煤礦的安全說開去之水害

之水害

煤礦災害主要是水、火、瓦斯、垮塌,先從水說起。

講述人:未十心

北碚天府煤礦 | 從煤礦的安全說開去之水害

△磨心坡礦井下水泵房

水害主要是老塘積水和地下陰河穿水,以及山洪爆發引發洪水沖毀地面建築及從平洞倒灌。

所謂老塘就是以前挖完煤後廢棄的煤窯,日積月累,巷道灌滿了水。以後其他採煤巷道挖到了它的下面,老塘裡千百噸甚至上萬噸的積水,瞬間衝了下來,淹沒了下面的巷道,工人們躲避不及,往往就被巨浪吞沒。

再就是挖穿了陰河(地下天然河流和溶洞積水),那陣仗往往比挖穿老塘大得多。一九七幾年地處龍王洞山脈的江北煤礦,在一新開採區“揭蓋”,炸穿了海底溝巨大的天然地下溶洞群巖壁,數以千萬噸計的地下洪流,眨眼間橫掃井下大小巷道,礦井洞口變成了一條高壓水槍,當者披靡,連十幾裡以外的橋樑、河堤都被沖垮,衝了幾個月才慢慢平息。幸虧放炮前將人員全部撤出地面,才未造成人員傷亡。

事後,進去勘察,就見巷道一片狼藉,鋼軌衝成麻花絞絞,鐵板礦車衝成一塊扁鐵。山岩裡洞穴縱橫,大洞上不見頂,遠望不到邊,隨便可容納幾千人活動。往裡走了兩三個鐘頭,越走越膽戰心驚,只好返回。後來那裡建成個地下水庫,用以灌溉龍王洞鄉萬畝農田,也算因地制宜,變害為利。

北碚天府煤礦 | 從煤礦的安全說開去之水害

△建設中的磨心坡放水道(1957年攝)

天府煤礦屬急傾斜煤層,煤炭長得像一個“人”字,越往下挖,水越大,先是採上山煤,井口在下方,水自然流出,採到平洞以下就用人力抽水水泵打水,後來不得不在磨心坡打放水道排水,放水道就成了磨心坡礦的大巷運輸道、通風道,後來,開採越到下部竟比嘉陵江河床還低得多,幾臺大水泵日夜不停的工作,才能將水排到地面,礦井的壽命終於到頭了。

天府的水患是嚴重的,二十來里長的礦區,後槽一線,僅廢棄的小煤窯坑洞就有兩百多個,這些坑洞挖了多遠、多深、多久毫無資料,更無圖紙一說。坑道大多積水、垮塌,以後在它的下方開巷採煤,稍有不慎,挖穿老塘,往往就有滅頂之災。

如1929年,麻柳灣煤礦挖穿老塘水,70餘人淹死;1931年蘆梯溝天泰煤場在下筒坡時突然穿水,井下79人,僅有兩人僥倖逃生。

有經驗的礦工,在工作時就隨時觀察巖壁、煤層有沒有異常冒水珠的現象,顏色、氣味正不正常,如果聽到隱約有“水蜂子”的聲音,可能大難臨頭,必須馬上往上山有出口的地方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解放後,雖然採取了封填、鑽探、排放、水倉、閘門等多種防護措施,但因技術設備有限,加之重產量、輕安全、圖僥倖等原因,水災事故未能杜絕。如1960年楊柳壩礦平洞掘進,曾兩次掘穿石灰岩溶洞水,大量泥石噴出,堵塞巷道150多米,停產近三個月,老龍洞井兩次穿水,死亡8人。我的一個街坊鄰居就是在龍井穿水事故中犧牲,丟下愛人和三個子女,雖說可享受勞保,但造成的心理傷害及生活困難是難以彌補的。


本章告一段落,

如有興趣請聽下回:

《從煤礦的安全說開去之火害》系列。


以史為鑑,但,不以史論今!

書寫北碚情懷!

書寫你心中的北碚!

北碚天府煤礦 | 從煤礦的安全說開去之水害

出品人 | 劉懿鋒

作 者 | 未十心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劃 | 高晨露

講述人文故事 | 寫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鐫刻時代瞬間

新時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