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用文字,記錄你我身邊的故事。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

“你咋這沒出息?”

“你看看人家XXX,哪裡跟你一樣?”

“學習一點都不專心,你是要氣死我嗎?”

“我怎麼生出你這麼個兒子?”

“隨便你要怎樣?我以後都不會管你了。”

是不是你也經常說這些話來罵你的小孩兒?甚至可能比這些還過分,還難聽的話你也說過?

可你知道嗎?這些話,可能會讓你的孩子膽怯、懦弱,甚至自卑。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我高估了我在你心中的位置”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一位14歲少年留下一封“絕筆信”後離家出走,5天后遺體在河中發現。(原新聞可以看 發佈的 )

而在他的“絕筆信”中,寫著一句話讓人觸動的話:“對不起,是我高估了我在你心中的位置……我恨你。”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這位輕生的14歲少年,用短短的幾句話表達了他對家庭的失望,以及對其父親的“恨意”。

看到這個新聞後,我腦海中首先反映出來的是,我平時是怎麼對待我兒子的?

不知道在他幼小的心靈下,是不是也有一絲絲對我的“怨恨”?

可能談不上“恨”,但我想我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可能說過很多“刺痛”他的話。他不會跟我說,但我知道那些話並不好聽。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哪裡像個7歲的人?”

我兒子上一年級,成績還行,但就是學習的時候不專心。

而每次只要看到他學習的時候不專心,我就會非常冒火,然後就會開始用一些不好聽的話來批評他。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優秀的、出類拔萃的人,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

而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不比別人的孩子差,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給他們進行培訓和教育。

各種補習班、各種興趣班、各種活動,把孩子的所有休息時間都佔得滿滿的。

“我們小時候沒條件,現在自己條件稍微好一點,當然要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我認識的家長几乎都會有這樣的說法。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而我是個特例,我自認為我兒子在我的“特殊”教育方式之下,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他註定將會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

甚至有時候看到家長把他們的孩子送去學英語什麼的,我內心還會“嗤之以鼻”般蔑視。

“英語也好,識字量也好,那些都是遲早能學會的。”我是這麼認為的,“現在學的英語,以後還是會忘。孩子在這個年紀,應該培養思維和習慣才是對的。”

我堅信著自己的看法,不接受任何人的反駁。

但是我卻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兒子是否樂意接受我的這種教育方式?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有次我去學校接他放學,看到他跟同學一起在地上趴著“匍匐”,我心裡一股火就燃了起來。

我走過去一把把他提起來,吼道:“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哪裡像個7歲的人?”

我以為我那個“不平凡”的兒子不應該做出這種“平凡”的舉動出來,所以內心非常的失望。

“為什麼要在地上爬?”我大聲質問。兒子只是低著頭,怯生生地不敢說話。

看著他膽怯的樣子,我心裡的氣更大了,拽著兒子就走。

第二天兒子才跟我說了為何要在地上爬的原因:“王XX(他同學的名字)是在教我他在參加夏令營時,教官教他的‘戰術’技巧。”

我才明白,我自認為的那些“平凡”項目,兒子內心是渴望想要參加的。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兒子也只是個“平凡人”,他也有很多好奇的、喜歡的東西,只是那些東西被我的意志給抹掉了而已。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我無法成為你想要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在很努力,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沒有辦法真正理解“努力”的含義是什麼。

所以他們在努力成為父母想要他們成為的那個樣子。

聽話懂事、尊重師長、學習專注……這些都是家長們想要的孩子。

可孩子他們自己並不知道這些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他們的心裡只會想成為一個能夠讓父母誇獎,或者不被父母批評的樣子。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作為家長,教導孩子去做一些正確的事情是沒問題的,但是在教導過程中,往往我們喜歡用“不能做什麼”來代替“你能做什麼”

看似兩句意思差不多,但給孩子內心帶來的反應卻是大不相同。

“你能做什麼”是一種鼓勵;而“不能做什麼”則是一種警告。

當家長把“不能做什麼”常掛在嘴邊時,孩子就會一直接受到“警告信息”,慢慢的,他就會變得畏手畏腳。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常用“不能做什麼”教導出來的孩子,他每次想要嘗試某個事情時都會條件反射般去看父母的眼睛——是否允許他這麼做。

有些家長把這種“察言觀色”當成一種“懂事”的表現,其實那並非就是家長理解的懂事,而是一種膽怯。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在某次兒子學習不認真,被他媽媽批評的時候。兒子突然說出了一句話,讓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那天是週末,我給他安排了一個上午的學習時間。他一邊學習的時候一邊玩弄鉛筆,剛好被他媽媽看到了。

於是他媽媽就用了本文開頭的那些類似語言來罵兒子。

結果兒子被罵得著急了,回了一句:“既然你們都那麼不滿意我,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

這句話讓他媽媽哭笑不得,但卻讓我感到了害怕。

之後我問兒子那句話是什麼意思時,他跟我說:“我無法成為你們想要的孩子,因為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每次都會忘記。”

他的意思是,同樣的錯誤在犯第二次的時候,自己總是會忘記這是錯誤的舉動。

此時此刻,我終於承認,兒子就是一個平凡的人。

“你看看你這幅樣子”:孩子的膽怯,可能是父母言語造成的

最後

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孩子撫養成人。

除了身體上的健康成長以外,也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以及精神引導。

可能孩子的頑皮、不聽話等行為會讓我們感到氣憤,但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語言。

相對於動手打孩子帶來的傷害,言語上的傷害會觸達到孩子的內心深處。

我之所以害怕我孩子的那句“你們為何要把我生下來”,其實就是發現我們的言語已經讓孩子內心產生了傷害。

如果在這樣的心態下成長起來,那麼可以想象得到兒子將會有多麼大的心理陰影。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一個“不平凡”的人,他們其實真的就是普通平凡人而已。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一句:在批評孩子之前,先掂量一下你即將說出的話是否會對孩子帶來傷害!

—END—

本期話題:你經常對你的孩子說“你不能做什麼”還是“你能做什麼”?

我是大俠知陽,一個7歲孩子的爸爸,專注於新媒體運營和教學,“新媒體人之家”創建人。如果大家對新媒體有興趣想要學習,那麼可以直接私信我或加入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