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自然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是春天折柳枝做哨子,夏天去河边捉蜻蜓,树上掏鸟蛋。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感觉自然随着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远。唯一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可能就是朋友圈里晒的各种花草百拍了,但从中能认出来的也花草最多也就几十种,无非就是春天迎春、樱花、玉兰,夏天河边垂柳、满墙藤蔓,秋天红叶冬天雪。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逛书店时偶然看到本《自然图鉴》的书,本以为是给小朋友看的,随手翻看下,立刻被书里的绘图和小百科吸引了,发现这书适合所有好奇心,热爱自然的人。《自然图鉴》这本自然小百科,被我果断买走。

《自然图鉴》是日本作家里内蓝写的,里内蓝出生在日本长崎市,毕业于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曾从事PR杂志、儿童读物的编辑工作;后作为自由撰稿人,创作烹饪、旅行等方面的著作和面向儿童的科学读物。

配插图的是,出生于日本新潟县长冈市的松冈达英,东京设计师学院毕业后,从事设计项目的工作,现在是一名职业的自然科学的插图的工作者。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自然图鉴》虽有3百多页,感觉很厚,但都是图文结合,左边文字均由3部分构成,配上右边图示。左边讲,右边图示,令人更加印象深刻。淡绿色的绘图主题,不仅保护眼睛,更能体现“自然”元素。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全书分为6大部分,分别是昆虫;鸟类;哺乳类;爬虫、两栖;鱼、贝;和植物。每部分都会先讲到观察时的用具与服装,观察时的注意事项,通过对动植物观察的深入,展现有效观察方法同时,还给出很多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阅读中的有趣小知识:

昆虫、夜行动物的红色迟钝

我们人类接收光的波长,可以看见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也就是说你从接收到的波长大脑来判断颜色,昆虫、哺乳动物都一样。

通过做实验,在花朵盛开,蝴蝶飞舞的区域,放置间距1-2米的黄、蓝、红、紫、白、绿纸板,我们发现白粉蝶或黑条白粉蝶等粉蝶科完全不会接近红色纸板。

原来,白粉蝶对红光没有反应,原来是因为它们看不见红光等波长较长的颜色。在粉蝶料的眼睛里,没有红色这个颜色,但它们确能看到我们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

不仅是昆虫,夜行的哺乳动物对红光的反应也较为迟钝,所以在夜晚观察动物时,要用红色玻璃纸包覆手电筒才不会吓到动物。

可能有人会抬杠说牛对红色特别敏感,因为斗牛士总拿一块红布。遗憾的告诉你,牛,其实是个色盲,它的世界里只有黑和白,斗牛士的那块红布会让牛兴奋,完全是由于那布是飘着的,你换块白布去斗牛,牛也会兴奋。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鸟类各式各样的脚

相比鸟的翅膀和嘴来说,鸟的脚给人印象比较模糊,可能因为它们移动或栖息的时候我们没机会看清楚。其实鸟的脚一般是有4个脚趾的。有些鸟的4趾都在前面,有些是3前后1趾,有些是前2后2趾,还有一些鸟脚趾间有膜。

脚趾间有膜的,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鸭子,像海鸥、鱼鹰、大雁、天鹅等,脚趾间也都是有膜的。只要是在水里捕食、能在水不里游泳的,脚趾间都是有膜的。

除了水鸟外,几乎所有的鸟都是前3后1趾的,最常见的麻雀、鸡,各种鹰,它们的脚都是前3后1趾。不过这里猫头鹰是个例外,它是前2后2趾。啄木鸟也是前2后2,主要是为了垂直停在树干上。

无论是前3后1趾,还是前2后2趾的鸟,都可以在地止行走,但前4趾的鸟,几乎是没有行走的,比如像白腰雨燕。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有毒的两栖爬行

什么动物会有毒,我们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蛇,其实除了我们知道到蛇类是有毒的,像蟾蜍、雨蛙、蝾螈也是有毒的。

蟾蜍、雨蛙、蝾螈的皮肤有会分泌毒液的毒腺,如果碰了这些动物,再用同一只手揉眼睛,就会引起剧痛。根据毒性不同,痛感也不同。蟾蜍毒液侵入眼睛后会有刺痛,赤腹蝾螈的毒液进入眼睛,会引起剧烈疼痛。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用清水彻底冲洗。

鱼的侧线,绝佳的感觉器官

很多人吃鱼的时候,总说做完后的鱼还是比较腥,后来一些生活小常识里视频里介绍,只要把鱼背上的鱼线去掉,就没有腥味儿了。

所谓的鱼线,也叫侧线。鱼的侧线相当于人类耳朵的感觉器官,猎物或天敌活动的时候,鱼的侧线能快速感觉到水的波动,而且可以掌握比视线还要远的范围。

侧线上那那些小孔,每个孔上都长有细毛,只要一有震动,这些细毛就会朝一个方向倒下,从而感受水波的变化。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长知识的水生植物

植物受土地、水源、气候的影响特别显著,同一区域,离水的远近的不同,植物的种类会有巨大变化,而水生植物的表现就比较明显。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动方,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从字面上很好理解,挺水植物就是茎与叶都伸出水面。浮叶植物就是叶片浮在水面上,漂浮植物是指整个植物都浮在水面上,沉水植物,顾名思义就是整个都长在水下的植物。

水深植物与水的深度有关,随着水深向下,依次是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所以我们可以反过来,根据植物的种类来推测水的大概深度。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通过阅读《自然图鉴》,发现我们虽然生活在水泥城市,但只要你仔细观察,总会发现有趣的动植物。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书里每部分都有小实验和小问答,这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增加了书的可读性。每章的结束后都有漫画小故事,漫画里有讲过的各自观察方法,同时漫画下方会标注这些方法的页码,方便读者再次阅读加深印象。

除了说这是虫,那是鸟,你还知道些什么?自然达人都看这本书

《自然图鉴》的最后单独列出了生物分类、指生物索引,观察笔记的方法,最后那页竟然贴心的附上了测量尺,便于随身携带时对目标观察物的及时测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