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虫一蚁不忍伤,一丝一缕不能贪。《菜根谭》(63)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民物立命,为天地立心矣。

这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一点慈悲恻隐的心头之念,就是使百姓生存、万物生长的根基;一种“君子有所不为”的敬畏之心和高尚情操,是支撑天地的基石。所以君子对待即使是一条虫、一只蚂蚁那样的微小生物,也丝毫不忍心伤害它们;君子爱财而取之有道,即使一丝一线的财物,如果不是自己的,君子也不会据为己有。如此便能够让百姓享受安乐的生活,使万物生灵能够顺利生长,在天地间树立一种顺应自然的精神。

两点感悟与君分享:

1、不忍伤害一虫一蚁是谓仁。

“仁”的结构中左边是一个“亻”,代表自己,右边是一个“二”,代表身边的别人,仁的要求就是不仅要考虑自己,更要考虑别人,经常考虑别人或则事事都要考虑别人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换位思考。

孔子强调仁,不仅要考虑别人,还要考虑别的生物,“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孔子仁慈的具体体现,不用大网捞鱼,因为大网捞鱼容易使鱼类灭绝,不用弓箭扑捉归巢之鸟,因为鸟儿鸟巢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幼鸟,这种仁爱思想与今天我们倡导的“命运共同体”何等相似。“一虫一蚁,不忍伤残”的道德情操说明我们的先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在倡导“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不贪一丝一缕是谓廉。

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知道该干什么很重要,知道不能做什么更加重要。特别是在人生顺风顺水,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人要更加小心谨慎, 极处易生变,人生即无常,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处在位高权重时不要太看重自己,要经常在“廉洁”方面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能因为收受别人的一瓶酒、一条烟、一张卡而“湿身”。

古语讲:“得意而忧,逢喜而惧”。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飞黄腾达,都要适可而止,否则,会招来祸端。在苦心经营,努力寻觅而无所得时,突然发现你若期待的那份成功就在不远处,也许我们会庆幸当初我们的坚持,走好今天的路,更要看清明天的方向,此即“得意回头,佛心莫弃”。

一虫一蚁不忍伤,一丝一缕不能贪。《菜根谭》(63)


一虫一蚁不忍伤,一丝一缕不能贪。《菜根谭》(63)


一虫一蚁不忍伤,一丝一缕不能贪。《菜根谭》(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