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罵過孩子後,都會後悔!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父母的打擊吧,而且是傷害很深那種,小時候因為學習,父母讓我們去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希望我們能夠成為別人家孩子那樣省心,學啥會啥,自律之極。

長大後,父母希望我們的工作比別人更出色,在自己的領域能夠獨擋一面,去看看別人家的娃已經工作出色,該出國深造的出國,該考研究生的考研,只有自己像是個混日子的啃老族。再後來,又是看別人家的孩子高薪,買房子跟買白菜一樣的買,獎金拿到手軟,把父母安排妥妥地出去旅遊,家裡請保姆,孩子送雙語學校……

似乎怎麼努力,也趕不上父母的標準,自己是妥妥的人生“敗家”,難道就不活了嗎?父母對我們這樣指責的時候,難道就沒有愛嗎?難道就沒有一絲一毫對我們的肯定嗎?

也不是的。譬如現在,我們自己為人父母了。管起自家娃的時候,我們也要求,他們學啥會啥,希望他們全面發展,拿獎拿到手軟,一堂課下來聽不懂,或者懂的比別人慢,就無法接受了,感覺天都蹋下來了。感覺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了,感覺那些培訓班的錢都打了水漂了,感覺孩子太不爭氣了……我們給孩子的壓力,其實並不比父母給我們的少。

我們會說,因為孩子現在的競爭更多啊,牛娃更多啊,但是這樣的循環,會不會讓你讀懂當初父母對你的愛呢。或許在你指責孩子不懂你良苦用心的時候,你能夠體諒到父母對你的諷刺挖苦背後的愛了。你的孩子在你眼裡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只是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啊,你心態崩了啊。

百分之八十的父母,在最開始諷刺、挖苦孩子之後,看到孩子無辜的眼神,都有一種深深的自責和內疚吧。因為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回想起來,我們曾經不是發誓,不要做父母那樣功利性太強的人?我們是不是要立志要和朋友成為朋友型的關係?那麼如今呢?是什麼讓我們更加變本加利。

當我們覺得發脾氣,挖苦孩子也不能改變為孩子的陋習的時候,我們甚至會恐嚇孩子要放棄孩子,也有可能是真心想放棄吧!至少是放開我們自己,不想把自己捆綁在這樣的人生裡。失去自己的愛好,失去朋友相聚的機會,失業自己的樂趣,投入到一場回報甚微的培育孩子學習的路。

我們像當年我們的父母一樣,甚至比他們更加理所當然地覺得,我們犧牲的比他們更多,我們應該能夠在孩子身上看到收穫。這樣的循環,有時候想想,真的不敢想,真的很可怕。

但是這樣的劇情,在我們中國式的家庭裡,總是不斷重演。這就是人生啊!在孩子教育的這件事上,希望我們能夠客觀理智一些,構架的格局更大些,按步就班地推進。當然的時候,也要能夠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肯定。希望曾經在我們兒時心靈上造成的創傷,不要同樣複製粘貼到孩子們身上,與年輕的父母們共勉吧!

每次罵過孩子後,都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