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同志的愛情,即使如同蔡康永先生般睿智豁達,也不能用“陽光”來形容,頂多說是“月光”下,如水銀瀉地,朦朦朧朧,影影綽綽,似乎美麗卻總帶著些“鬼魅”不可捉摸,不知什麼時候太陽出來了,光和影的組合消失殆盡。

這應該是對同志愛情最好的描述了,每次人們在提起同志的時候總帶有一股意味深長的笑意,這樣的笑意是對同志極大的侮辱,在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之前會高談闊論愛情自由,同志在以為有希望之後卻又避之不及,人啊還真是最雙標的生物啊。

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同志群體想比較異性群體最大的優勢體現在無論是那種年齡段的同志都會被人喜歡,而不存在人老珠黃等怨婦心理。對於兩個歲數相差懸殊的男人來說,他們為了交流會採取什麼樣的規則呢?他們兩個人面對面,沒有盔甲,沒有傳統語言,沒有任何把他們相互交往的意義固定下來的東西。

他們是平等的不會為歲數、閱歷、社會地位而受到禁錮,除了愛做的事情以外,他們不得不發生一種可以越過所有形式的關係,實力懸殊的兩人能夠獲得最融洽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互補的。

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曾經有一位粉絲留言說道:他和他的男友最近正在鬧分手,他的男友已經60歲了他們相差20歲,何其有幸在一起7年,卻也沒有逃過7年之癢,最後他發現自己花了7年時間照顧的那個頻繁起夜的男人竟然比自己還要吃香,在自己無人問津的時候反而是已經耳順之年的他身邊永遠都環繞著20多歲的小夥子。

還記得前段時間有一個採訪的視頻,記者問一個青年,如果有一個富婆花一百萬養你,你同意嗎?青年理直氣壯的說不用說富婆,富翁也行啊,錢不錢的不重要,主要是好這口。雖然這個視頻最終的目的是譁眾取寵可青年的眼睛其實並不乾淨。

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阿亦從小都在接受著尊老愛幼的教育,愛幼我想大部分人都做到了,至於說尊老,對待長者我們要保持尊敬,在這樣的教育下戀老變成了一件禁斷的事情,它所帶來的刺激不亞於亞當的禁果,原本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長輩變成胯下之臣,這樣的心理就成感不可謂不巨大。

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就像是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梗,我是你永遠得不到的爸爸,此“爸爸”非彼爸爸,這句話本身就帶有很深的性暗示,爸爸這個稱謂在家本位的中國社會中本是頂樑柱的存在,是頑強堅韌的存在,可當這個詞語組合成為了這樣的語句就變得十分曖昧了,天然帶有的禁慾的色彩就像是隔著毛玻璃去看一團火一樣,能夠感受到熱量卻又看的不夠真切,像是很多同志在大和諧時也喜歡用這樣的詞語來抒發感受,對此征服與被征服都是一種極大的心理享受,但其實這樣的稱呼在那樣的環境中其實是有悖人倫,阿亦對此不作評價。

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戀老還有一種情況是人們越是恐懼什麼,越是想要去毀滅什麼。在五千年的文化歷程我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財富,但也有很多封建禮教的糟粕,看不起你的永遠都是你的父親,他們太望子成龍了,所以往往會做的比較極端,無仇不成父子這便是中國家庭最常見的景象。

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恐懼很多時候會扭曲一個人的精神價值,當一個子侄輩的人掌握了主動權,他們會通過各種的方式來佔盡上風和便宜,比方遊戲中的稱謂和感情中的玩弄,這樣的人試圖通過掌控父輩人的情感和慾望來構建摧毀恐懼的方式,只是這樣的方式根本就是掩耳盜鈴,差別只是不被人們察覺而已。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種人他們沉默的行走過四季,即使在通過玩笑的方式來表述表情時,也會顯得刻意和尷尬。這樣的人愛起來不會洶湧澎湃只會如同涓涓細流般走過石身上的青苔,這樣人如果戀老那便會是他們對於缺失的感情追求。

同志要知道的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呢,戀老只是內心需求的方式

這類人不善言談是心裡最苦的人,他們的渴望都會隱藏在內心中。他們的成長環境中或是缺少一個成熟強壯的男人的保護,使得他們最缺失安全感覺,當他們在某一人的身上獲得這樣的情感寄託時便會 死心踏地的潤物無聲。

戀老其實只是同志多元文化中的一種類型,它的存在說明了某一類人的心理需求,這也是同志文化中海納百川的體現,希望在未來同志文化能夠成為一個正大光明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