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感染新冠后轻症5天内最具传染性!

医界君

4月1日,德国慕尼黑、柏林和英国剑桥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Virological assess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2019》一文。

上面是研究论文开头部分的截图,方便有兴趣者找原文阅读。

该研究拿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做对照的方式,显示了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的许多不同。

文章有力支持了新冠病毒无症状者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该文章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新冠病毒的三大重要发现。

第一大重要发现:

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出现轻微症状后的五天内,病毒可在病人的咽喉以及肺部活跃复制。而且,在患者的整个病程中,这五天最具有传染性。在患者出现症状9天后,尽管患者的样本里还能够验出相当高的病毒量,不过再也不能成功分离出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出现症状9天后,即使核酸检测是阳性的,但是,该患者很可能已经没有传染性了。

我们知道,同样作为冠状病毒的SARS病毒。SARS病毒感染者,一般在出现症状7-10天后,患者样本中检测到的病毒量才会达到最高峰。

也就是说,SARS病毒感染者,一般在出现症状7-10天后传染性才达到高峰。

新冠病毒很特别,在出现症状的5天内,患者样本中的新冠病毒RNA量就到达巅峰值。而且峰值可以高出同样病期SARS病毒感染者样本浓度的1000倍!

这个重大发现,就能说明为什么新冠病毒能有如此惊人的传染力。

第二个重大发现,就是在新冠肺炎患者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RNA ,并不一定就表示患者具有传染性,并不一定表示该样本中具有感染活性的新冠病毒。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是不是具有传染性,和以下因素有关:

1、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患者出现症状的前5天最有传染性。但是,患者出现症状9天后,就算样本中核酸阳性,也没有了传染性。

如果这点被证实,我们许多出院病人,只要发病到出院已经超过9天,即使他的样本核酸检测阳性,也没有必要隔离了。

2、患者样本中的病毒量。

研究者认为患者样本中病毒浓度1000000copies/ml或可作为取代PCR阴性反应作为的传染性的指征。

如果这个观点可证实,那么,很多临床已无症状又已完成隔离10天以上的确诊病患就能至少离开负压隔离病房。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医疗资源。

3、不同检体采集来源不同,传染性也不同。

很多不同检体中都能发现COVID-19病毒核酸,但样本的传染性不同。

如果测得同样的病毒核酸量,痰液的传染性最高也最持续,相较之下、粪便中PCR病毒量虽能测得、但均未能分离出活性病毒。

因此、呼吸道保护、也就是戴口罩,仍可能是预防COVID-19感染的最重要关键因素。

4、抗病毒抗体阳性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

患者血清中出现抗病毒抗体,不代表病毒已经消失,只能表示抗病毒抗体转阳后有助于患者体内病毒量下降加快。

要留意的是,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不一定代表他的体内新冠病毒量减少。

这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仍旧会有很强的传染性。

第三个重要发现,是可使用SARS-CoV抗体进行免疫萤光法IIF 及 IgG/IgM抗体量测定COVID-19病人产生血清转换。

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受到抗原(包括细菌、病毒、甚至自身肿瘤细胞等)刺激后会产生抗体,我们从免疫细胞(B细胞)开始产生抗体算起,将血清中无法检测到抗体至能够检测到抗体的这个"转换点"定义为血清转换。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用SARS的检验试剂方法,可以检测COVID-19。

这也是新冠肺炎病毒早期被检测机构检测为“SARS病毒”的原因。

新冠病毒感染者,感染7天时,用SARS的检验试剂方法检测到约50%的人新冠病毒阳性, 感染14天可用SARS的检验试剂方法检测到新冠病毒阳性。研究也显示其他4种Co-V抗体间也具有共通性。

这篇研究结果三大重要发现,有很重大的意义,参考文章来看,目前新冠病毒的临床诊疗决策以及防疫措施,需要一些改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