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呢?

实验心理学家培特·约翰森表示:很可能,你并不了解自己的动机。

第一个实验:选照片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约翰森邀请了一些实验者,在他手里的两张照片中间,选择更喜欢的那张。事实上,约翰森每只手都拿了AB两张照片,如果实验者说他更喜欢A,他就把B递给对方,让对方说出喜欢这张的理由。

结果,超过八成的人都没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照片被换了;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比如一位男生选择了女生A的照片,约翰森把女生B的照片递给他,这位男生对着照片解释说,我喜欢女生B是因为她看起来很有活力,耳环也很漂亮。然而,他真正选择的女生A,根本没有戴耳环。

第二个实验:问卷调查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在美国总统大选前,约翰逊做了一系列问卷调查,询问人们支持哪个党派,以及对于关键社会议题的态度。当调查对象填问卷的时候,测试者也偷偷地用完全相反的答案填一份新的问卷,然后以检查答案为借口,换掉对方的答题纸。接下来,测试者询问调查对象,你每个题目为什么会这样回答。

根据最终的结果,有10%的人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接近20%的人从坚定的政治立场变成了不确定。这个比例看起来似乎不大,但是如果应用到真实世界的总统选举中,恐怕会对投票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从这一系列的实验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第一, 我们一直以为我们清楚明白自己的每个决定,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通过观察事实然后自我合理化;

第二,我们应该注意所有和“为什么”有关的问题。大部分时候,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是很模糊的。当你问他:“你为什么还在做这份工作?”请注意,很可能在你提问之前,他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你的提问才让他第一次做出了价值判断;

第三,乐观一点看,这系列实验说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那么固执己见,我们的决策很容易被外部因素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让反对者看到你的观点,并且认真思考你的动机,很有可能,对方会理解和接受你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其实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本身。我们不需要告诉自己做人需要始终如一,改变主意没什么大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