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周軍

第十三屆省人大代表

江蘇省灌南縣三口鎮何莊村黨總支書記


帶上紅袖章,化身“戰疫”先鋒


“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年前返村的人太多了,面對嚴峻的防控任務,村裡人手真的很緊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了解決人手問題,周軍積極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功能,動員全村黨員帶上自願者紅袖章,分組逐戶排查返村人員信息和身體狀況。同時帶領志願們當起“疫情防控宣傳員”,走村串戶進行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宣講,說服村民取消停辦婚宴.小孩生日宴.老年人壽宴。

“抗‘疫’不只是遵守上級要求,還要我們為村民出些力。”伴隨著新冠肺炎的擴散,從初三開始,根據防控要求,村裡零散道口全部臨時封閉,只留一個主道口,周軍帶領志願者二十四小時在主道口輪流值班,做好出入人員登記和體溫測量,為村民統一購買生活必須品,傾情保衛家鄉、服務老鄉,確保責任村沒有一個感染病例,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


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周書記在我們村已經當了十年的村書記,他時刻關心著我們每個村民的生活狀況,並給予非常多的幫助,近年來,村裡的道路變寬闊了,溝塘疏通了,河水變得清澈了,村民們的腰包也逐漸鼓起來了。”村民何柄生告訴記者。

進入何莊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幹淨整潔的道路,一排排整齊靚麗的樓房。誰曾想到,如今廣受表彰的美麗富裕鄉村昔日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省級經濟薄弱村。這種鉅變,離不開三口鎮何莊村書記周軍的辛勤工作。

“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2002年,周軍在當地開辦了百草園糧食加工廠,幫助周邊百姓解決賣糧難題,成為當地群眾交口稱讚的創業先鋒。2009年,周軍臨危受命,擔任何莊村支部書記。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2010年,他牽頭引進了連雲港參寶食用菌有限公司,佔地80畝,主要生產白靈菇、杏鮑菇等優質菇類,帶動何莊周邊農民150多人增收脫貧。何莊村作為“十三五”期間省定經濟薄弱村,2016年在省委幫扶工作隊的幫扶下,又積極創辦海虹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衛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等項目,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之路。

近幾年,周軍還緊緊抓住全縣域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大力開展土地整理、植樹造林、河塘清淤清雜等工作,並重點完善了村域內道路、管網、農橋、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何莊村2000多名群眾的城鄉供水一體化難題和生產生活難題。建成村綜合服務中心680平方米,農民文化廣場1200平方米,並配備了便民服務點、農家書屋、電教室、健身器材、黨員群眾活動室等硬件設施。同時建立起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有力促進了生態綠色、集體經濟與基層文化的同步發展。

“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零種植”“零產量”


“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戰疫”“戰貧”“戰毒”三戰三捷

“我們主要是為了保護鄉親們,很多人農村人沒有文化,就聽說大煙殼(罌粟果實)可以治拉肚(民間偏方),就在房前屋後種幾棵......”當前,正處於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生長的季節,為切實抓好抓實禁種鏟毒工作,周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已於3月中旬開始,利用“村村響”廣播每天播放《禁種鏟毒公告》,並按照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地塊的原則,分別對房前屋後、林間地塊、廢棄房屋等進行了地毯式的踏查,同時詳細講解毒品原植物的危害,積極動員群眾參與禁毒工作,增強村民禁種鏟毒的意識,從源頭上遏制種毒違法犯罪行為,確保何莊村的土地上實現罌粟“零種植”“零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