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唶嚄來源甚古且還有故事


沙塵唶嚄來源甚古且還有故事

沙塵唶嚄來源甚古且還有故事

在廣州,每碰到趾高氣揚、炫耀自己的人,人們都稱之為“沙塵”、“白霍”。

為什麼有這樣古怪的稱呼呢?

“沙塵白霍”,原本是,“沙塵白醭”。

《廣東俗語考》醭,讀若樸。“白醭”,原指醋、醬油等表面長的白色的黴。言人浮誇虛有其表也。

『廣韻』—音撲。醋生白醭『集韻』酒上白。故浮於表面者。謂之白醭。亦謂之沙塵。

“白霍”也叫”唶嚄”,詹憲慈《廣州語本字》考雲:“唶嚄者,猶言浮誇也;俗讀‘唶嚄’若‘白霍’。粵音念bag6fog3。

《廣韻》“嚄”讀“胡伯切”《聲類》雲:嚄,大笑。唶,大呼。’人之浮誇者,必多言語且大笑大呼,故今謂人之浮誇曰”唶嚄”。

這兩個稱呼還有一段故事的。

從前,廣州西關有一個叫陳沙的有錢佬,曾在外地做過官。俗語有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陳沙刮到民脂民膏,中飽私囊之後,便辭官歸故里,一心一意去享晚年清福。但陳沙不願人家知道他已沒官做,仍然在眾人面前擺威風,專門坐一頂“私家轎”,出入由四人抬著,轎前轎後都掛著燈籠,燈籠上寫著“陳沙”二字,前呼後擁,行人都要退避三舍,彷彿仍然做官時的氣派。凡到之處,人人都要“肅靜”、“迴避”。

有一次,陳沙坐著四人大轎,路過西濠口,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轎子前後的燈籠都被吹走了。轎伕不得不放下轎子跑到屋簷下避風沙。陳沙在轎子裡不敢出來,只好蜷縮著任由風沙塵土撲打,變得面目全非。風雨停了,眾人見他沙塵滿臉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說道:“哈哈!這回陳沙變成‘沙塵’了。”從此之後,對陳沙這類耍威風的人,就以“沙陳(塵)”呼之。

無獨有偶,西關又有一個姓霍的富商,此人本來是俗不可耐,但他卻附庸風雅,常常搖頭擺腦,吟誦一些狗屁不通的歪詩。特別是每當外出時,常常白綢長衫,搖著白紙扇,一步三擺的走著,總要顯示自己是“斯文”格局,與眾不同。路人見了,無不為之側目搖頭,厭惡之至。由於他穿一身白衣服,手搖白紙扇,十分顯眼,所以人們見他迎面而來,就叫道:“‘白霍’來了!”

久而久之,“沙陳(塵)”和“白霍”就成了廣州人常用的貶詞。表示對這些人不屑一顧,嗤之以鼻。(聶巨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