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证2《红楼梦》是一部调侃调侃雍正的相声集——解交趾怀古谜

薛宝琴的怀古诗隐藏了十个丧葬所用俗物。其中《赤壁怀古》、《钟山怀古》、《青冢怀古》、《蒲东寺怀古》、《梅花观怀古》反面语言写得诙谐、搞笑,且充满了对雍正极度的愤怒与鄙视。诗谜写物与怀古意境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许就是《戚蓼生序》所言的“一声两喉,一手二牍”吧。愿大家的笑声能为我的观点作证!

“。

交趾怀古 其二

谜底:丧事时在墓地吹奏的唢呐

铜铸金镛振纪纲,

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

铁笛无烦说子房。

马援,字文渊。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建武十一年,马援奉刘秀之命任陇西太守。马援到任数年,抚平羌乱,治理金城,功绩赫赫,威震陇西。建武十六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举兵造反,多地纷纷响应。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击交趾。征服交趾后,马援在交趾南,汉南极界立两铜柱,上刻铭文:“铜柱折,交趾灭”。世人多言,这是马援在表功。马援也有文才,其门生爱寄生擅长吹笛,马援为其作歌,取名《武溪深》。建武二十五年,马援于二平岭南途中染病身亡。

唢呐又称喇叭,是中华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开八孔,木制管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哨子、铜管、木质管是发音及控制声音变化的部件。碗起扩音器的作用。公元三世纪,唢呐由波斯(伊朗的古名)、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

铜铸金镛振纪纲——

铜铸金镛:铜制的大钟。这里指铜制的喇叭碗。

振纪纲:“振纪纲”写的是宾客在行祭奠礼时的喇叭。喇叭吹奏伴随宾客行礼的整个过程,宾客行礼毕,喇叭也停止吹奏。在鲁西南一带,据传,旧时如果某个宾客行礼行错,喇叭吹奏手可能改变原来的节奏来取闹,该行为或称“喇叭打”。此行为有“振纪纲”的作用。

这一句话是说:来祭奠的宾客在喇叭声下行礼,喇叭有“振纪纲”的作用。

声传海外播戎羌。——

海外:海:容量大的器皿。这里指墓地。墓地的风水使生气和魂魄“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就魂魄、生气来说,阴宅就是个巨大的容器,是“海”。“海”指墓地,指阴间。“海外”就是阳世间。喇叭奏起,人们认为“海”的主人(墓主人)听到了,这是喇叭声播“海”(阴宅)内。同时,阳世间的人也听到了,喇叭就声传“海”(阴宅)外了。

播戎羌:戎,西戎。西戎是周时对西面的泛称。喇叭是经波斯、阿拉伯传入我国,波斯,阿拉伯是在“西戎“的范围内。所以喇叭声“播戎羌”是确切的。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喇叭是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过来的,(丧事时)在墓地吹奏,阳世间的人听到了,墓主人也能听到。

马援自是功劳大——

马援的功劳大是通过“马援柱”表现的。喇叭吹奏手的思想是通过像柱的铜管和木质管吹出的声音表现的。所以这一句是暗用“马援柱”代指喇叭的铜管和木管。

这一句话说的是:喇叭的铜管和木管是表现吹奏手思想的部件。

铁笛无烦说子房——

铁笛无烦:因为喇叭的铜管和木质管“功劳大”,吹奏出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就不需要再吹铁笛了。

子房:名张良,刘邦谋士。传说汉军围项羽于垓下时,张良用笛吹奏楚曲,唤起楚军的思乡之情,瓦解楚军斗志。

这一句话是说:丧事中的喇叭与传说子房的笛子一样,吹奏的是思亲的曲调。

物证2《红楼梦》是一部调侃调侃雍正的相声集——解交趾怀古谜

欲看雍正秘史,请持续关注本号。

我会逐步向您讲明白,赖爷爷(赖大)为什么不经拼搏就有那么大的大花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