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机遇是一次偶然,源于一次遇见,创业路程虽艰难,但你不是一个人......

肖云,“肖云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三家村曼卖河。肖云是一个很腼腆的人,不太爱说话,但当有人与他聊起有关竹鼠养殖方面的问题时却能娓娓道来。创业有多艰难,只有创业者自己才知道,肖云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创业之前和创业初期。

一、看《致富经》栏目,有了创业的想法

看电视《致富经》栏目是肖云每天晚饭后必做的一件事,早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里看到一位青年通过养竹鼠圆了脱贫致富的梦。肖云心里一热,看着视频内灵动、可爱的竹鼠便产生了养竹鼠创业致富的想法,便当即四处打听在思茅的竹鼠养殖户,一个月后,终于不负心愿打听到了一个竹鼠养殖场。养殖场离家不是很远,肖云下班一有时间便会到养殖场周围观看一方,但四处封闭紧锁的大门让他无法“窥探”到竹鼠的影子,更别提进一步了解竹鼠的生长生活习性。

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有好几次,他恳请养殖户让自己到养殖场内观看但都被对方拒接了。肖云心想,之前再大的困难都熬过来了,眼下这小小的困难怎么能阻挡得了自己见到竹鼠、创业致富的决心呢?在自己软磨硬泡下对方答应让他见竹鼠,但只是在养殖场外。在养殖场外,他如愿以偿见到了竹鼠,虽然只是一只,但这便不影响当时他激动的心情,看着竹鼠灵动、可爱的样子,便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致富的决心。于是当即决定建一个自己的养殖场,随后一个月内花了35000元买了70对种鼠。2014年5月,肖云成立了“肖云竹鼠养殖场”,从此便走上了这条路。

二、竹鼠大量死亡,情绪一度失控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困难与艰辛只有创业者自己才知道。“2017年是我创业以来最难以忘记的一道坎,至今记忆犹新”肖云说。2017年,因为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竹鼠大量死亡,短短十几天损失了上千只,这对竹鼠养殖刚有点盈利的肖云来是个重创。“每天早上到基地给竹鼠喂食,看到这么多的竹鼠死在箱里...那段时间我很怕到基地,怕这样的事每天都会上演。自己不懂技术,又找不到原因,感觉很有压力”聊天中肖云说。一个人,在顶着多大压力的情况下才会放声痛哭?“当时,我有种想放弃的念头,但当妻子跑到我面前,用她那瘦小而有力的双手紧紧地抓住我的肩膀时,我逐渐冷静下来。一股暖暖似泉水般的力量缓缓涌入我的心里。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幸运的是,半个月后竹鼠死亡数量慢慢减少,养殖场也逐渐恢复到正常。

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以前住的老房子

你要为自己的选择,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一个月后,当肖云把种鼠带回养殖场后才发现自己对竹鼠的生活习性、市场行情,乃至未来销售渠道等方面竟一窍不通,没有足够资金、没有经验,更没有技术,可谓摸着石头过河。要知道,现实的困境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就能解决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创业第一年养殖场没有任何收益还欠下了很多外债。为了照顾好种鼠,肖云按照之前养殖户提供的技术精心饲养竹鼠,夫妻俩每天忙里面外,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竹鼠身上。几个月后终于等到了竹鼠繁育期,而这些种鼠也不负夫妇俩的希望产了大量的小竹鼠,夫妇俩如获至宝对竹鼠更是照顾有加。可奇怪的是,小竹鼠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莫名连续死亡,夫妻俩心急如焚,找了很多方法也没能减少小竹鼠死亡的数量,直至最后只剩下原种鼠70对。看着养殖箱内空无一物,所有的希望和梦想就在转瞬间消失,肖云稍微有点失落,但当他想起自己创业的初衷和养殖箱里还剩下的那70对种鼠,便很快提起信心再次投入到创业中。可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后,同样的时间段、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肖云难免有些灰心,怀疑自己的创业之路,直到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他。

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2015年母亲生病住院,肖云无意间和母亲说起这事,母亲一听便指出了问题所在。荞面会抑制母鼠乳汁的产量,在没有汁水情况下小竹鼠必然会饿死。找到症结所在,肖云便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创业中,扎根到养殖场内寻找新的饲料源,可当时苦于自己没有经验和技术,所有的问题只能靠自己一个人摸索、慢慢解决。很长一段时间里,肖云为了研究竹鼠饲料买了大量有关竹鼠养殖的书来学习,常常一研究便到深夜,再通过自己无数次的实验,最终发现用竹子、甘蔗、玉米和皇竹草最适于竹鼠生长。第二年,第一批竹鼠繁育成功,但鉴于前几次的失败和教训,夫妻俩不敢有所松懈处处小心谨慎。半年后,终于第一批竹鼠养大直至成功销售。从那以后,肖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书来研究,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现在已有一整套全新的养殖技术,把成活率从原来的1%提高到90%,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也保证了竹鼠的肉质和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5000元的婚礼费,我还了四年

肖云和妻子李尼琼从小生活在农村,简单、朴实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十几年前,农村生活条件还很差,稍微有点钱的人家更是少之又少。因农村的生产力低,想在村子附近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难,也很少有人会有到外地打工的想法,很多村子里的年青人一代又一代地在苍老的田地间传承着祖辈的智慧。

夫妻俩结婚那年,肖云向银行借了5000元,本来想尽快把这些钱还清,但因生活在农村想要把这些钱尽快还清是多么不容易。婚后第二年,肖云深感生活压力,于是夫妻俩决定到咖啡加工产上班。夫妻俩省吃俭用,第二年也就是结婚后第四年终于还清了银行贷款,不仅如此还积攒下了夫妻俩第一笔共同财产1万元。之后他们还到通海玫瑰种植基地打工,但因肖云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三个月后便独自一个人来到思茅(普洱),可几经周转也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身上的积蓄已所剩无几,最后肖云决定用种菜、卖菜来实现脱贫致富,于是他花了2000元租了两亩菜地,而这一种便是四年。

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2006年,肖云把事情简单安排好后回玫瑰种植基接妻子和大女儿。“我以为他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没想到……房子是用几块木板搭起来的,没有桌子,没有凳子,一个盆,三个碗,三双筷子,漏风漏雨是常有的事,还好我们是农村来的”李尼琼说。在那简陋的房子里他们一住就是好几年,但李尼琼对丈夫没有任何怨言。有一次,老家亲戚和他们一起吃饭,极差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到很窘迫,没有筷子,他们折了树枝给亲戚当筷子用;没有碗,他们就用唯一的洗菜盆给亲戚碗使。“舅舅,我们家没有桌子、没有凳子,我们都是站着吃饭的”,大女儿说的话让李尼琼至今记忆犹新。

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看别人种地、卖菜能赚到钱,他们心想自己出生农村这事儿不难,但现实便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种地需要体力,卖菜要靠脑子,要懂行情,才能赚到钱”李尼琼说。凌晨,当很多人进入梦乡时,他们一天的劳作就开始了。起床后他们便要急速赶到菜市场选菜进行初次交易,为了能赚到额外收入,他们试着倒卖蔬菜,但因不懂行情几经周转后也卖不出更好的价钱。从凌晨忙到天微亮,短时间休息过后便又忙于菜地,生活每天都在重复但却碌碌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尼琼在朋友的介绍下发现在建筑工地打工一天能挣到30元,工作虽辛苦,但比种菜、卖菜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收益要好很多。

小小竹鼠开启创业致富之门

“我不怕困难,尤其是为了学到一门技术”肖云说。在工地打工那会儿,为了能学到更多技能肖云接触了电焊。因为之前没有学过电焊,要想在短时间内学会这门技术,这对一个人新人来讲是很难的。“刚学电焊那段时间,早上我是睁着眼睛出门的,晚上回来时我是闭着眼睛的,因为我什么也看不见”肖云说。之前没有学过焊接,不知道怎么更好地保护眼睛,脸和眼睛每天都是浮肿的状态。“吃饭是他们喂我。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味觉好像也出了问题”肖云说。

深夜,当所有人都进入梦乡,肖云常常因眼睛疼而难于入睡。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半个多月,幸运的是肖云如愿学会了这门技术,也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同伴和老板的认可,生活条件也逐渐得到改善直到2014年开始创业养竹鼠。

四、坚持和创新,是成功的最大支柱

创业之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难免遇到荆棘和不快,但心态很重要。

“既然选择了,我就会坚持下去,用不同方式接近生活的最佳理想状态”肖云说。又说到“2017年竹鼠出现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也与我不断尝试新的养殖方式、不断变换食物等方面有关,我是一个喜欢不断尝新生活、新理念的人,一成不变会让我感觉生活缺乏乐趣”。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我能看出他对“坚持和创新”两个词语的见解。

不论从事什么职业,既然自己喜欢并选择了,那就不要轻易说放弃,坚持下来你就对了,但也不要盲目坚持,创新能让你的生活和事业拥有更多的激情和乐趣,能带给你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肖云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社目前拥有3间厂房,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合作社社员二十余户,专业养殖场2个,场内存栏三千余只,辐射带动了思茅区、墨江县部分竹鼠养殖户。此外,合作社通过订单形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集中服务,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加强了社员之间合作关系。合作社不仅对生产资料有严格把控,对竹鼠养殖周期和重量上也有严格要求。竹鼠饲养时间要满半年以上,重量不能超过五斤,合作社社员产品全部由合作社统一包装,并且统一用 “肖云”商标远销省内外,还与普洱十二家饭店建立了合作关系,长期供应竹鼠肉。

肖云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有一个“心生态农家乐”,将前端养殖与后期消费结合在一起。让人很诧异的是这么大个养殖基地和农家乐居然没有一个工人,夫妻俩既老板又是服务员。每天上午,夫妻俩忙于养殖基地;下午,他们才开始在农家乐招待客人,来农家乐消费的客人多数是慕名而来。

农家乐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三家村曼卖河山腰处,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景色优美,在二楼还能俯视到山下茶园和城市景观。精致的家常菜,美味的竹鼠肉质,以及二楼舒适的环境,是日常及周末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陈丽红/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